霸王項羽到底有多厲害?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區)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勇猛好武,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率軍渡河援救趙王歇。鉅鹿之戰,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領軍滅亡秦國。自稱西楚霸王,定都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大封滅秦功臣將領,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

霸王項羽到底有多厲害?

作為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項羽是一位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評價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擴展資料宿遷學者給項羽"正名":項羽本來是成功的英雄

在兩位學者看來,項羽是一個言行如一的君子和大丈夫,他的承諾他都做到了,所以他是一個真正成功的英雄。

楚漢戰爭最後階段,霸王項羽兵敗到東城時,對跟隨著他的貼身侍衛說道:“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決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一部《項羽本紀》,對項羽多有褒揚之意,唯獨對於項羽這番話語頗有微詞。

在兩位學著看來,項羽此時已經完全意識到自己在楚漢戰爭中落敗的真正原因。他多次重複“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這個說法,極其準確地總結了自己最後敗給劉邦的根本原因。

“天之亡我”說的是天意,天意就是順天時而為。歷史發展到了秦始皇的天下一統階段,天下的野心家和政治家們都看懂了一統天下的好處,唯獨項羽卻仍然懷念舊國,並希圖通過自己的努力,恢復分封天下的舊時代,豈不是逆天意而動。

如果項羽的本心不是恢復六國舊制,而是順乎天意,志在奪得天下一統,傾盡全力掃除一切障礙,窮追猛打,那麼可以想見,劉邦不是他的對手。

項羽的反思,在他和虞姬告別前那首著名的《垓下歌》中就已經顯示出來,所謂“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這個“時不利兮”的慨嘆,絕不能簡單地理解成項羽對於時運不濟的埋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