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可能是史上最操心的老父親

小時候開學,父母多半是開心的,終於可以把熊孩子送去學校了。

上大後的開學,意味著一年甚至更久都不能回家,我們開開心心地奔向新生活,而父母可能會失落、傷感好一陣子。

有一位老父親,在兒子出國留學後,日思夜想,牽腸掛肚,寫了上百封信,千叮嚀萬囑咐,小到生活瑣事,大到終身大事、做人做事之道,真真是操碎了心。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溫了一遍。」

「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這位父親就是傅雷,這些信是傅雷夫婦寫給當時在國外的兒子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後來被傅雷次子傅敏選編而成《傅雷家書》。

從1954年傅聰出國,到1966年傅雷夫婦自殺離世,12年間,他們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愛和牽掛都寄託在一封封家書中……

傅雷:可能是史上最操心的老父親

▲傅雷

以下是《傅雷家書》中的12封信,信中不只有溫暖的親情,也有寶貴的人生智慧。

傅雷:可能是史上最操心的老父親

譯林出版社

2016-5-1

兒子走後第二天,想他……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


孩子,你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著笑臉”!教人怎麼捨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責備簡直消釋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注:傅雷家教極嚴,傅聰小時候經常被責罵和體罰。)

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媽媽說。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注:1954年開始,傅聰赴波蘭參加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並在波蘭留學,1月16日全家在上海火車站送傅聰去北京準備出國。)

兒子走後第三天,想他想他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九日晚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溫了一遍。可憐的孩子,怎麼你的童年會跟我的那麼相似呢?我也知道你從小受的挫折對於你今日的成就並非沒有幫助;但我做爸爸的總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錯誤……這些都是近一年中常常想到的,不過這幾天特別在腦海中盤旋下去,像惡夢一般。可憐過了四十五歲,父性才真正覺醒!

今兒一天精神仍未恢復。人生的關是過不完的,等到過得差不多的時候,又要離開世界了。分析這兩天來精神的波動,大半是因為:我從來沒愛你像現在這樣愛得深切,而正在這愛得最深切的關頭,偏偏來了離別!這一關對我,對你媽媽都是從未有過的考驗。

園丁以血淚灌溉出來的花果遲早得送到人間去讓別人享受,可是在離別的關頭怎麼免得了割捨不得的情緒呢?

跟著你痛苦的童年一齊過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藝術的壯年。幸虧你得天獨厚,任憑如何打擊都摧毀不了你,因而減少了我一部分罪過。可是結果是一回事,當年的事實又是一回事:儘管我埋葬了自己的過去,卻始終埋葬不了自己的錯誤。

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樣的擁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與熱愛呢!

你走後第二天,媽媽哭了

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晚


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裡,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可是不敢說,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往的,不願意回顧的;我們嚕哩嚕囌的抖出你尿布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憎厭。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

儘管將來你我之間離多別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溫暖的,不孤獨的。我相信我一定會做到不太落伍,不至於惹你厭煩。也希望你不要以為我在高峰的頂尖上所想的,所見到的,比你們的不真實。

年紀大的人終是往更遠的前途看,許多事你們一時覺得我看得不對,日子久了,現實卻給你證明我並沒大錯。

你走後第二天,媽媽哭了,眼睛腫了兩天: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淚。我們可以不用怕羞的這樣告訴你,也可以不擔心你憎厭而這樣告訴你。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恥的事。何況母親的眼淚永遠是聖潔的,慈愛的!

傅雷:可能是史上最操心的老父親

傅雷夫婦

學問第一,藝術第一

真理第一,愛情第二

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四日上午


我一生任何時期,鬧戀愛最熱烈的時候,也沒有忘卻對學問的忠誠。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這是我至此為止沒有變過的原則。你的情形與我不同: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更要戰戰兢兢,不負國人對你的期望。

我想你心目中的上帝一定也是巴赫,貝多芬,蕭邦等等第一,愛人第二。既然如此,你目前所能支配的精力與時間,只能貢獻給你第一個偶像,還輪不到第二個神明。你說是不是?

如何選擇終身伴侶

一九六O年八月二十九日

對終身伴侶的要求,正如對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樣不能太苛。

事情總有正反兩面:追得你太迫切了,你覺得負擔重;追得不緊了,又覺得不夠熱烈。溫柔的人有時會顯得懦弱,剛強了又近乎專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實際,能幹的管家太太又覺得俗氣。只有長處沒有短處的人在哪兒呢?世界上究竟有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撫躬自問,自己又完美到什麼程度呢?

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本質的善良,天性的溫厚,開闊的胸襟。有了這三樣,其他都可以逐漸培養;而且有了這三樣,將來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風波也不致變成悲劇。

聽爸爸的話

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九日補

(此信為傅雷妻子朱梅馥所寫)

親愛的聰:你的信,字跡雖是草率,可是寫得太好了,我們大為欣賞,一個人孤獨了,思想集中,所發的感想都是真情實意。你所賞識的李太白、白居易、蘇東坡、辛稼軒等各大詩人也是我們所喜歡,一切都有同感,亦是一樂也。

等到你有什麼苦悶、寂寞的時候,多多接觸我們祖國的偉大詩人,可以為你遣興解憂,給你溫暖。……

爸爸一空下來,還要為你千思百慮的操心,替你想這樣想那樣,因為他是出過國的,要把過去的經驗儘量告訴你,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周折。他又是樣樣想得周到,有許多寶貴的意見,他得告訴你,指導你,提醒你,孩子,千萬別把爸爸的話當耳邊風,一定要牢牢記住,而且要經過一番思索,我們的信可以收起來,一個人孤寂的時候,可以不時翻翻。

我們做父母的人,為了兒女,不怕艱難,不辭勞苦,只要為你們好,能夠有助於你們的,我們總儘量的給。希望你也能多告訴我們,你的憂,你的樂,就是我們的,讓我們永遠聯結在一起。我們雖然年紀會老,可是不甘落後,永遠也想追隨在你們後面。

傅雷:可能是史上最操心的老父親

朱梅馥和傅聰、傅敏

希望你體會我的苦心

一九五四年九月四日


聰,親愛的孩子!多高興,收到你波蘭第四信和許多照片,郵程只有九日,比以前更快了一天。看照片,你並不胖,是否太用功,睡眠不足?還是室內拍的照,光暗對比之下顯得瘦?又是誰替你拍的?在什麼地方拍的,怎麼室內有兩架琴?又有些背後有競賽會的廣告,是怎麼回事呢?通常總該在照片反面寫印日期、地方,以便他日查考。

大家對你的欣賞,媽媽一邊念信一邊直淌眼淚。你瞧,孩子,你的成功給我們多大的歡樂!而你的自我批評更使我們喜悅得無可形容。

要是你看我的信,總覺得有教訓意味,彷彿父親老做牧師似的;或者我的一套言論,你從小聽得太熟,耳朵起了繭;那末希望你從感情出發,體會我的苦心;同時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訓,不管出之於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於熟人生人,都得接受。

別因為是聽膩了的,無動於衷,當作耳邊風!

減少社交

一九五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晨


最磨折人的不是腦力勞動,也不是體力勞動(那種疲乏很容易消除,休息一下就能恢復精力),而是操心!孩子,千萬聽我的話。

平日你不能太忙。人家拉你出去,你事後要補足功課,這個對你精力是有妨礙的。還是以練琴的理由,多推辭幾次吧。要不緊張,就不宜於太忙;寧可空下來自己靜靜的想想,念一二首詩玩味一下。切勿一味重情,不好意思。工作時間不跟人出去,做成了習慣,也不會得罪人的。

人生精力有限,誰都只有二十四小時;不是安排得嚴密,像你這樣要弄壞身體的,人家技巧不需苦練,比你閒,你得向他們婉轉說明。這一點上,你不妨常常想起我的榜樣,朋友們也並不怪怨我。

先學做人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你現在手頭沒有散文的書(指古文),《世說新語》大可一讀。日本人幾百年來都把它當作枕中秘寶,我常常緬懷兩晉六朝的文采風流,認為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高峰。

《人間詞話》,青年們讀得懂的太少了;肚裡要不是先有上百首詩,幾十首詞,讀此書也就無用。我個人認為中國有史以來,《人間詞話》是最好的文學批評。開發性靈,此書等於一把金鑰匙。

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是humain(humain,此為法文字,即英文的human,意為“人”),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沒成為XX家XX家以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XX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貢獻。

永保赤子之心

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赤子之心這句話,我也一直記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父親只想做你的影子

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

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

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

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我做父親的只想做你的影子,既要隨時隨地幫助你、保護你,又要不讓你對這個影子覺得厭煩。

寧天下人負我,毋我負天下人

一九五六年十月三日晨

親愛的孩子,你回來了,又走了;許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變化等著你,你是不會感到寂寞的;我們卻是靜下來,慢慢的回覆我們單調的生活,和才過去的歡會與忙亂對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虛,——昨兒整整一天若有所失。

爸爸已經進入人生的秋季,許多地方都要逐漸落在你們年輕人的後面,能夠幫你的忙將要越來越減少;一切要靠你自己努力,靠你自己警惕,自己鞭策。

儘管人生那麼無情,我們本人還是應當把自己儘量改好,少給人一些痛苦,多給人一些快樂。說來說去,我仍抱著“寧天下人負我,毋我負天下人”的心願。我相信你也是這樣的。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