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個成語——尾大不掉。活著就為了爭權奪利呀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來啊,造作啊

一天一個成語——尾大不掉。活著就為了爭權奪利呀

【成語名字】尾大不掉

【成語拼音】wěi dà bù diào

【成語解釋】掉:搖動。尾巴太大,掉轉不靈。舊時比喻部下的勢力很大,無法指揮調度。現比喻機構龐大,指揮不靈。

【成語出處】《左傳·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近義詞】尾大難掉

【反義詞】揮灑自如,精兵簡政,指揮若定

【成語造句】

1. 馬南邨《燕山夜話·陳絳和王耿的案件》:“上邊用人行政沒有精明強幹的宰相和他的寮屬認真負責,下邊的地方官吏則為所欲為,實際上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2. 如果當初知道他心懷不軌,就不會如此相信他,今天也不會弄得尾大不掉。

3. 做事要注意防微杜漸,今天的縱容可能造成明日尾大不掉的窘境。

4. 很多問題積重難返,已成尾大不掉之勢。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楚靈王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他的弟弟公子棄疾。

公子棄疾南征北戰,建立了不少的軍功。為了表彰棄疾建立的功勳,楚靈王把蔡國的大部分土地都賜給了他,並且封他為蔡公。但是過了不久,楚靈王又感到不太放心,特地派人把大夫申無宇請進宮來請教。

楚靈王問申無宇說:“我把棄疾封為蔡公,你怎麼看?”

申無宇說:“選擇兒子沒有像做父親的那麼合適,選擇臣子沒有像做國君的那麼合適。當年,鄭莊公修建了櫟城給公子突,結果鄭國卻因此兄弟相殘;齊桓公加封小谷城給管仲,結果管仲一直到現在還在造福齊國。

我聽說有五種大人物諸如太子、母弟、公子、公孫、累世正卿這樣的大族,不宜安置於邊境;有五種小人物諸如低賤、年少、疏遠、弱小、新進這樣的出身,不宜放在身邊

所謂親近的人不應該封在外面,寄居在此的人不能留在家裡面。現在棄疾地位尊貴,而放置在外;鄭丹是鄭國棄臣,卻安置在內,君王恐怕要多加戒備啊。”

楚靈王又問:“國都之外另有大城,你怎麼看?”

申無宇說:“在鄭國的京地、櫟地殺了曼伯;在宋國的蕭地、亳地殺了子游;在齊國的渠丘殺了無知;在衛國的蒲地、戚地趕走了獻公。

這樣看來,都是因為大城權利太大,而無法控制,最後叛變而遭到殺害或出逃。俗話說:樹枝大了一定折斷,尾巴大了就不能搖動,這個道理,君王你是知道的。(原文是:‘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他意在提醒楚靈王,封棄疾為蔡公、國都之外另建大城均有很大的隱患,切不可冒險行事。

申無宇走後,靈王又想了一下,認為公子棄疾是自己最寵信的弟弟,一向忠順,又屢次為國家建立了功勳,受到特殊的封賞,肯定不會背叛自己,還是決定將弟弟分封到蔡國去做諸侯。

沒過幾年,棄疾勢力越來越大,這時楚靈王的虐政引起國內動亂,棄疾率陳、蔡之師破楚都郢,他當然不是來保護楚靈王的,而是取而代之,當上了楚國國君,就是歷史上的楚平王。

後來,人們就總結出“尾大不掉”作為成語,用來比喻部下勢力非常強大,不聽從上級的調動和指揮。現在多用來比喻機構龐大,指揮不靈。

一天一個成語——尾大不掉。活著就為了爭權奪利呀

歡迎轉發

一天一個成語——尾大不掉。活著就為了爭權奪利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