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忍不住發火吼娃怎麼辦?自責內疚都沒用,不如用這4步彌補

“真希望孩子能快點開學!”

一直強調安全第一,聲稱“即使幼兒園開學了,我也不會把孩子送去上課”的朋友,突然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的確,這個超長假期已經持續兩個多月了,如果繼續這麼和孩子四目相對下去,爆發戰爭也是遲早的事情。

這不,今天一大早,我就在等電梯時,聽到一個媽媽在吼孩子。要不是那個媽媽看上去太兇,我真想攔一攔。

總是忍不住發火吼娃怎麼辦?自責內疚都沒用,不如用這4步彌補

我很看不慣吼娃,一是知道吼了也沒用,還會破壞關係;二是吼娃會給孩子做出錯誤示範,讓孩子不知如何正確處理矛盾。

原本你希望用“吼”來震懾孩子,結果越吼越生氣,到最後教育孩子變成了情緒發洩

而孩子呢,並不理解你是怎麼了,還以為是你自己心情不好拿他出氣呢,更不可能改正錯誤了。

更致命的是,如果孩子因此受到你的負面情緒影響,變得膽小怕事;又或者學會了在衝突中用“吼”威嚇別人,影響正常社交,那可就糟了。

總是忍不住發火吼娃怎麼辦?自責內疚都沒用,不如用這4步彌補

最近我一個朋友就告訴我,她家兒子最近經常頂嘴,對自己大喊大叫。一旦家人的行為讓他不滿意,他也會靠吼來傳達自己的想法。

這個孩子會這樣做,我覺得很正常,因為他從小就是被自己的媽媽吼大的,“吼”是他唯一習得的解決衝突的方式。

不過話說回來,在和孩子溝通時,想要做到完全不吼,也不現實。就算能做到,把自己憋出內傷,也不值得。

所以,與其後悔自己又吼了孩子,不如事後做好補救,減少對孩子的傷害,同時用自己作為反面教材,和孩子一起精進衝突管理能力。

總是忍不住發火吼娃怎麼辦?自責內疚都沒用,不如用這4步彌補

那麼吼完孩子,我們要怎麼做呢?

第1步,按下暫停鍵,給自己和孩子一點時間,冷靜下來

一般我們都是在氣頭上時,才會對孩子發火。此時,一定要按下自己情緒的暫停鍵。

只有在暫停的時候,大腦才會思考,才會開始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恰當,是否有更好的處理辦法。

孩子也一樣,當孩子處於憤怒中時,不論我們說什麼,孩子都不會聽進去,徒勞無功。

我們可以跟孩子明說:“我現在很生氣,需要冷靜一下,等一會兒我們再談這件事情好了。”

而在幫助孩子冷靜時,可以說:“我知道,你也感到生氣、委屈,你也需要時間冷靜一下,那我們過一會兒再討論這件事。”

總是忍不住發火吼娃怎麼辦?自責內疚都沒用,不如用這4步彌補

但是,特別要強調的是,按下暫停鍵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語氣。如果表情和語氣都特別生硬,會讓孩子誤認為是冷暴力和威脅。

比如,如果你是板著臉對孩子說:“哭吧,哭吧,等你哭夠了,我們再說。”或者說:“我現在在氣頭上,等一會兒再收拾你。”

雖然你這樣說的本意,是讓彼此都冷靜一下,可是在孩子看來,這只是你下一步要好好收拾他的預告片。

這樣一來,孩子反而會受到更多的驚嚇,或者是感覺更不服氣,讓溝通更加無法進行下去。

總是忍不住發火吼娃怎麼辦?自責內疚都沒用,不如用這4步彌補

第2步,承認自己的錯誤,開口向孩子道歉,並請求原諒

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吼孩子”這個行為本身是不對的,是需要向孩子道歉的。

但是,我們看到,很多家長在吼過孩子之後,雖然也會愧疚,也想開口向孩子道歉,可就是抹不開面子。結果就衍生出了兩種看似道歉,實則敷衍的方法。

  • 第一種,主動打破僵局,先服軟和孩子說第一句話,或者突然表現得對孩子很好。

比如喊孩子吃飯,和孩子談心,或者給他買玩具,讓他做之前不允許他做的事情等;

  • 第二種,把道歉和說教、講道理摻到一起,把一部分責任推到孩子身上,好讓自己不那麼尷尬。

比如,最常說的話是 “剛才吼你是我不對,但是,如果你不犯錯,我也不會大吼大叫……”

總是忍不住發火吼娃怎麼辦?自責內疚都沒用,不如用這4步彌補

這兩種道歉法,雖然會讓家長感覺不那麼尷尬,但卻特別沒有誠意,都會讓親子關係陷入僵局。

正確的道歉方法是,只說自己身上的責任,承認自己的錯誤,並解釋自己是為了哪一種行為而道歉的。

比如:

  • 大聲吼了孩子一句,便就“吼”這一行為道歉——“剛才吼你是爸爸/媽媽不對,爸爸/媽媽向你道歉”;
  • 對孩子說了難聽的話,就對“說難聽話”本身道歉——“剛才故意貶低你,是爸爸/媽媽做錯了,對不起”;
  • 對孩子無端發火了,便就“發火”行為道歉——“剛剛衝你發火,是我不好,沒有控制好情緒,有話應該好好說”。
總是忍不住發火吼娃怎麼辦?自責內疚都沒用,不如用這4步彌補

孩子對於大人的感情,其實比我們想象的要深。如果我們能主動道歉,孩子就能感受到尊重和愛,也會原諒我們。

同時,孩子也會看到,原來爸爸媽媽也會犯錯,原來爸爸媽媽是這樣對待錯誤的,也就能學會處理矛盾,明白道歉的價值。

但是,一定不能裝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用和平的假象掩蓋衝突矛盾。即使衝突好像解決了,吼孩子的影響依然存在。

要知道,道歉不會削弱父母的權威,反而給孩子傳達出一種自信、正直和有擔當的良好形象。

總是忍不住發火吼娃怎麼辦?自責內疚都沒用,不如用這4步彌補

第3步,接納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引導孩子說出來,防止情緒堆積

如果有人惹了你,衝你大吼一頓,然後又向你道歉,說自己情緒太激動了,請你原諒。你會立刻原諒他,並讓自己的心情立刻變得好起來嗎?

你口頭上說一句“我原諒你了”是有可能的,但是心情立刻恢復如初,這是不現實的。

孩子也是如此。哪怕我們已經道歉了,孩子的情緒也不可能立刻好起來,心裡也還是充滿了委屈、憤怒、害怕等負面情形的。

此時,如果你再說一句:“我都已經道歉了,你還想怎麼樣?”這可能真的讓孩子的情緒出現第二次大爆發。

總是忍不住發火吼娃怎麼辦?自責內疚都沒用,不如用這4步彌補

正確的做法是,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和感受。我們需要提醒自己:孩子是一個人,不是我們的玩具,不是我們說一句“你必須高興起來”,他就能高興起來的。

在這種觀念下,我們再開口和孩子梳理情緒,語氣也會變得更柔和些,孩子也更願意接受我們的引導。

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是指讓他用口語把自己的內在狀態傳達出來

這一步,在平時,在孩子有各種情緒狀況時,就要教會孩子,讓他學會先描述情境,再表達感受。

總是忍不住發火吼娃怎麼辦?自責內疚都沒用,不如用這4步彌補

具體的,我們在平時可以先做出示範,“幫他說”。

比如:

  • “哇!你收到了小朋友送你的禮物,很高興對不對?”
  • “小明把你的禮物弄壞了,你很生氣,是不是?”
  • “奶奶要和你分開了,你很傷心,對不對?”

當我們這樣說的時候,孩子就能夠理解,要如何描述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當他再遇到類似情況時,就能夠說出來了。

總是忍不住發火吼娃怎麼辦?自責內疚都沒用,不如用這4步彌補

現在回到“吼”孩子之後,我們和孩子的溝通交流上。如果孩子已經學會了情緒表達,就讓他自己說出來;如果沒有,我們就幫他說出來。

比如:

  • “爸爸/媽媽剛才吼你時,你是不是很害怕呀?”
  • “爸爸/媽媽對你發了火,你是不是感覺很委屈?”
  • “剛才你捂起了耳朵,也衝媽媽大吼,是不是特別生氣啊?”
  • ……

當我們這樣提問時,實際上是幫孩子把他的情緒和感受說出來。不管孩子是否會對此做出回答,他的情緒都能得到緩解。

總是忍不住發火吼娃怎麼辦?自責內疚都沒用,不如用這4步彌補

第4步,積極反思,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再溝通孩子的錯誤

反思是學習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個人成長過程中,還是能幫我們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在吼孩子的問題上,其實我們是有選擇的。只不過,我們打著教育的幌子,表現得好像是孩子逼得我們不吼不行似的。

好好反思一下:

讓你發火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到底是因為孩子?還是生活中積攢了太多的不如意和委屈?

如果真的是因為孩子的行為,那麼是不是有更好的溝通方式,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如果是因為生活中積攢了太多的委屈,你是不是要調整一下生活方式呢?是不是要在適當的時候偷懶?是不是要更愛自己一點?是不是要給自己的壓力找到出口呢?

……

當能夠這樣進行反思的時候,就能找到真正讓自己發火的原因,才有可能忍住脾氣,做到不吼孩子。

總是忍不住發火吼娃怎麼辦?自責內疚都沒用,不如用這4步彌補

但是我們都知道,收斂脾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不妨先告訴孩子你的決心,承諾你會努力改變,並尋求孩子的幫助和意見。

可以問問孩子,在討論孩子的錯誤時,

他希望大人怎麼做?

又或者,可以讓孩子監督和提醒,比如在大人快要生氣時,告訴大人“冷靜下來”,或者大叫“暫停”。

當有了這樣具體的方法之後,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如果只是簡單說一句,“我下次保證不吼你了”,孩子肯定是不會相信的。

在解決完情緒問題後,記得要回到原點,重新討論孩子的錯誤行為。這一步是要讓孩子知道,該解決的問題還是要解決的,不能因為有了衝突就掩蓋掉。

總是忍不住發火吼娃怎麼辦?自責內疚都沒用,不如用這4步彌補

很多家長都知道吼媽不好,可就是做不到不吼。所以我們才需要不斷的提醒自己,在一次次的實戰中,提升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

如果實戰失敗,也不要著急,可以利用我以上介紹的4個步驟,平復彼此的情緒,彌補親子關係,與孩子建立信任和更好的關係。

對於本文,不妨收藏備用,必要時翻開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