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又和三家银行实现扫码互认

支付宝又和三家银行实现扫码互认


支付曝光台讯:备受关注的条码支付互联互通迎来实质性进展。


三家大行开启互认互扫试点合作


4月2日,平安银行与蚂蚁金服宣布,双方开启二维码互认互扫试点合作,实现手机银行扫描支付宝收款码的支付功能。在试点地区,客户打开平安口袋银行App,扫描支付宝收款二维码,选择平安银行借记卡即可完成支付。


平安银行此次实现平安口袋银行APP扫描支付宝收款码的支付功能,是响应央行要求、落实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重点举措,也是践行“支付为民”、提升客户支付服务体验的具体动作之一。二维码支付的互认互扫,对于提升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性、规范性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和作用;同时,给商户、客户两端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收付款体验。


此次平安银行与中国银联、支付宝合作,实现互相扫码支付后,还将继续在支付技术上积极寻求突破,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与银联和行业各方共同努力,助力推动体验更佳、范围更广、安全便捷的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


而就在一天前的4月1日,招商银行与蚂蚁金服宣布,双方开启二维码互认互扫的合作。合作达成后,对于双方用户来说,未来使用招商银行手机银行App和支付宝App,都可以扫描对方的商家二维码,完成支付。对于双方商户来说,无需更换二维码即可受理更多支付工具。


三天前,3月30日,工商银行官方微信“工银信用卡微讯”发布消息称,工商银行与银联、支付宝合作,率先实现工银e生活与支付宝主扫支付功能,成为首家与支付宝实现二维码互认互扫的商业银行。3月31日,工商银行与蚂蚁金服联合宣布,双方开启二维码互认互扫的合作,合作已在杭州、重庆、广州等多个城市率先试点,之后将逐步推广到更多城市,工商银行也成为首个与支付宝达成二维码互认互扫合作的国有大行。


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将全面落地


3月26日,中国银联福建分公司官方微信号就推送了“红pay绿”使用“云闪付”App扫描微信支付付款码可获得红包的内容,这是继今年1月,中国银联联合财付通、商业银行在部分试点城市开展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业务后,福州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全面实现用户通过“云闪付”App扫微信“收款码”完成付款。


支付宝又和三家银行实现扫码互认


此外,3月31日,在网联平台上线三周年之际,网联成功完成人民银行标准条码互联互通“付款扫码”(即C扫B)多机构的生产交叉验证,标志着人民银行条码互联互通各项功能技术验证工作基本完成。


近年来,监管和业界一直在推动加快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标准,以使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银联等开发的二维码等扫码支付可以互联互通。


早在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银发【2019】209号文件,《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第三章第十四条明确提到“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蚂蚁金服也在表示,蚂蚁金服正在积极推动与更多银行的二维码互认互扫合作,利用自己的技术积累,推动中国移动支付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不仅移动支付,在智能理财、场景金融等许多领域,也正在积极与银行深度合作,希望为用户和小微企业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相信不久的将来,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将全面落地!


为什么要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


手机App和商户条码标识无法互认互扫,用户需要进行手机App切换,影响消费者支付体验。


缺乏标准规范也容易滋生伪冒、诈骗的条码交易,增加了大众信息泄露、资金损失等方面的风险。


市场参与主体需要支持多套接口、分别对接,增加了设备与人员投入成本。


缺乏统一标准也容易引发支付费率无序竞争和套码套利的行为,造成条码支付市场的混乱。


中小支付机构将迎来更多合规有序的发展空间。


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推进工作


支付宝又和三家银行实现扫码互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