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啟發新的創業方向企業危中自救不悲觀


“自救者,人恆救之”,新冠疫情之下,沒有企業可以獨善其身,選擇“退”可以理解,選擇“進”需要勇氣。疫情期間,深圳前海微蜂創聯創始人姚剛一直在思考:如何轉危為機,疫情給企業指明瞭哪些創業方向?在將近兩個小時的交流中,早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的姚剛告訴記者,作為一家專注通訊技術及無人機研發的企業,公司未來將在無人機防疫抗災、航空器視頻全息投影等文娛消費領域投入資源、加大研發力度。(記者毛麗娟)

疫情啟發新的創業方向企業危中自救不悲觀

“和前些天不同,最近政府催促我們復工了,這意味著停工不再遙遙無期。”接通電話時,姚剛語氣裡少了一絲焦慮、多了一點期盼。“這段時間的防疫控疫對正常工作難免造成影響,我們的同事想回香港處理公司的銀行賬戶、處理公司的財報也去不了,因為回到香港得隔離14天。”姚剛表示,有些需要面對面處理的事做不了,只能沉下心來想想公司的未來發展,從危機中去發現新的機會。

疫情啟發新的業務方向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方方面面合作的加快,人流往來頻繁,姚剛發現大家對跨境大巴上搭載WIFI的要求越來越高,便捷快速是基本要求,而以往在3G、4G環境下,WIFI難以滿足大巴上三四十個人同時使用。5G基礎設施逐漸完善的當下,姚剛抓住機會和港中旅談合作,雙方擬簽署合同在港中旅的數百輛跨境大巴上安裝新WIFI設備,便利兩地民眾暢享信息服務。“運營跨境大巴的還有環島、永東巴士等公司,我們希望將服務也拓展到他們的跨境巴士上。”姚剛說。

“疫情過後,人們對公共衛生、公共健康會更加關注,我們團隊還計劃為跨境大巴研發一款具紅外測溫功能的攝像頭,AI功能可以幫助找出車內體溫不正常的乘客、預防疾病傳播。”姚剛指,除了攝像頭,無人機也可以在防疫抗災領域發揮更多用途,現在的紅外體溫監測儀、交警的智能頭盔可以監測近距離內的高溫者,整合前沿技術,無人機則可以實現遠距離監測人體體溫、從密集人群中識別出體溫不正常的個體,這樣的產品可用於重大集會、演唱會、電影院等場所。

疫情期間,不少城市的高速出入口都粘貼有二維碼方便車輛登記出入信息,受疫情的啟發,姚剛判斷,無人機投影完全可以接管這一業務,用於文化娛樂表演的無人機投影屏可以顯示電子二維碼、顯示指引類文字、圖像、箭頭,人們在車內用手機掃一掃天上的電子二維碼就可輕鬆登記並瞭解各類信息,內容比紙質二維碼更加豐富。

切入文娛體育表演市場

近幾年,微蜂創聯團隊首創的航空器視頻全息投影系統在珠三角嶄露頭角,成為一些重要賽事、旅遊景點、企業司慶的合作伙伴。這支成員主要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的團隊開發了基於無人航空器集群的星空視覺表演產品,產品利用視覺顯示技術,從燈光點陣到視頻投射,不僅是夜空中酷炫的聲光秀星空廣告,將來還可以形成星空巨幕、編創星空舞臺劇。

此前,廣州億航智能表演的多場無人機燈光秀已經令市場對無人機編隊飛行表演有了一定的瞭解,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姚剛介紹:“無人機燈光秀市場從無到有,技術也會隨市場的需要而不斷改進,公司計劃不斷開發新技術,滿足文娛體育市場的需要。”

姚剛透露,接下來,微蜂創聯打算從三個渠道切入文娛體育市場,其一是地方政府主導的旅遊小鎮,去年開始,國家開始提倡夜間經濟,夜間燈光工程對引進航空器視頻全息投影系統有需求;其二是與大型主題公園合作,作為技術提供方給園區提供航空器視頻全息投影設備;其三是切入2022年杭州亞運會預熱活動,合作方將選定全國標誌性建築進行燈光影像表演,微蜂創聯的無人機視角表演產品將參與其中。

他稱,文娛體育表演市場挺大的,接下來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開發新技術、開發新品,這其實要付出很高的成本,一個飛艇編隊的成功背後是四倍的試錯成本,試驗的時候砸壞兩個、配件兩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