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策略專題分析:剖析全球原油格局

一、 高盈觀點

1、上證點評

上證指數上週開盤2964.58點,最高3008.31點,最低2962.84點,收盤2964.18點,周漲幅0.2%,上週策略中提到,當週股指很有可能“先揚後抑”,若行情再現縮量反彈,短線投資者可考慮擇機降低倉位,方向上,依然是回調到位或業績超預期的:大科技、大金融、大消費、大基建。

實際走勢中,上週一、週二延續上行並突破3000點整數關口,但市場整體成交量能有限,最終得而復失,而這兩天完成了上半周先揚部份,下半周在多方利好之下,盤面該漲不漲,最容易走弱。滬指已經是近百次衝擊3000點上下了;在這個心理關口附近,市場資金觀望情緒濃厚,而最新公佈的經濟數據表現不佳但對沖政策有待確定。

週末消息面上:週五,證監會就創業板再融資規則辦法徵求意見。主要內容有:取消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連續2年盈利的條件;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調整定價鎖定機制,由36個月和12個月縮短至18個月和6個月;適當延長批文有效期,從6個月延長至12個月。此次徵求意見稿變化很大,全面鬆綁了上市公司再融資要求,發行條件大幅放寬,取消了2年盈利要求,鎖定期減半,而且發行價格可以打8折,這既有助於上市公司的緩解資金壓力, 也能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這個政策勢必影響深遠,但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落地。

大殺器。11月8日,證監會表示,證監會擴大股票股指期權試點工作,按程序批准上交所、深交所上市滬深300ETF期權,中金所上市滬深300股指期權;此次滬深300股指期權和ETF期權的獲批,意味著更多的機構資金在有了更好的對沖工具的情況下,可以從容的進入A股市場,包括社保基金、養老金、保險資金、公募、私募等上萬億資金。A股機構化的趨勢越來越明確,新的做空工具來了,此次金融期權產品的大擴容,對沖基金的春天來了,尤其是私募對沖基金,能有效提升對沖基金策略的有效性。而且期權的擴容將增強正股活躍度,間接增加交易手續費,利好券商。同時期權的大擴容,有助於穩定市場波動。將促使更多的外資進入國內市場。

10月CPI同比增3.8%,國家統計局消息,中國10月CPI同比增3.8%,預期3.4%,前值3%;中國10月PPI同比下降1.6%,預期降1.6%,前值降1.2%!10月份環比看,豬肉價格上漲20.1%,佔CPI環比總漲幅近九成。10月CPI和PPI的剪刀差進一步擴大,其中CPI同比漲幅超預期,豬肉影響很大,CPI上漲趨勢或會持續到明年上半年,這毫無疑問對央行的貨幣政策是個大考驗。受內外需求偏弱影響,PPI缺乏上漲動力,延續負增長,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

操作策略上:受中美貿易趨緩以及人民幣升值影響下,可關注造紙、航空、紡織、汽車零部件等有望受益的出口型板塊;而“區塊鏈概念”也有第二波崛起的機會;另外,如消費電子、醫藥醫療等兼 “大科技”+“大消費”雙重概念的板塊也值得關注。  



本週策略專題分析:剖析全球原油格局

本週策略專題分析:剖析全球原油格局

本週策略專題分析:剖析全球原油格局

本週策略專題分析:剖析全球原油格局

二. 資金流向基本分析

A. 滬深股通資金(單位:億元)

本週策略專題分析:剖析全球原油格局

B.上週資金關注行業

本週策略專題分析:剖析全球原油格局

操盤關注

一、市場要聞

1、證監會擬修改A股再融資管理辦法,取消創業板連續2年盈利及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高於45%的條件;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鎖定期由36個月和12個月縮短至18個月和6個月,且不受減持規則限制;批文有效期從6個月延長至12個月。

2、證監會正式啟動擴大股票股指期權試點工作,批准上交所、深交所上市滬深300ETF期權,中金所上市滬深300股指期權。上交所擬於2019年12月上市交易滬深300ETF期權合約。此次滬深300股指期權和ETF期權的獲批,意味著更多的機構資金在有了更好的對沖工具的情況下,可以從容的進入A股市場,包括社保基金、養老金、保險資金、公募、私募等上萬億資金。

3、證監會就科創板再融資審核規則徵求意見,擬進一步縮短審核時限至2個月,進一步簡化非公開發行審核程序,非公開發行無須提交上市委審議;對符合要求的小額非公開發行規定簡易審核程序,暢通科創板上市公司再融資渠道,提高再融資效率。

4、MSCI表示,作為11月份半年度評議的一部分,12只科創板小盤股被納入MSCI中國全指數,1只標準市值科創板股票以及12只科創板小盤股被加入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目前由於科創板股票尚未進入陸股通名單,科創板股票尚不能進入MSCI中國或MSCI新興市場指數。跟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指數基金體量大,未進入這一指數意味著外資主要的被動增量資金或暫不會流到科創板股票處。

5、阿里巴巴計劃在11月最後一週在香港上市,籌資100億至150億美元,將在週四尋求香港上市委員會批准。

二、板塊利好

1、新能源汽車政策利好集中釋放

11月7日,工信部表示正牽頭編制《2021年-2035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目前正處於徵求意見階段。特斯拉通過官方微博首次公佈了中國製造的Model 3照片,而這直接源於上海超級工廠進度“超預期”地進入了試生產階段。國務院印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各地區要保障內外資汽車製造企業生產的新能源汽車享受同等市場準入待遇。

與此同時,比亞迪宣佈,豐田汽車公司與比亞迪就成立純電動汽車的研發公司簽訂合資協議。新公司將於2020年在中國正式成立,豐田與比亞迪各出資50%。業內人士表示,基於對能源政策、科技進步、產業化進程的研究,長期看好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前景。

2、外資不斷抄底,“核心資產”不容錯過

MSCI全球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A股權重將分別提升0.22%和1.44%,據保守估算,此次擴容將帶動跟蹤資金合計約315億美元,約合2200億元人民幣。美股的核心資產是大家熟知的“FAMGA”,即臉書、亞馬遜、微軟、谷歌和蘋果,由科技公司獨領大旗。

反觀A股,疊加外資持倉的偏好,則似乎是由消費、醫藥、科技和金融四類擁有“長牛特徵”的板塊,構建成了中國的核心資產。

三、個股大事

1、年底退市警報拉響,多股“生死時速”求保殼

Wind數據統計顯示,此前連續兩年虧損且預計2019年繼續虧損的個股,多達11只,包括7只*ST股票和4只創業板股票。不少上市公司抓住最後時機,各顯神通花式保殼。

7只*ST股票中,*ST保千、*ST龍力、*ST凱迪已經被暫停上市,這三家企業2019年預計虧損金額均超過20億元,剩餘4只*ST個股除*ST仰帆外,2019年預計虧損金額均超過億元,若無法在2019年扭虧,將大概率暫停上市。

創業板個股中,目前樂視網和千山藥機已經被暫停上市,若2019年再度虧損,明年退市概率極高。考慮到樂視網前三季度虧損超過100億元和目前的債務狀況,退市已經是大概率事件。盛運環保、華誼嘉信則發佈了公司股票可能被暫停上市的公告。

其中*ST信威目前風險居前,公司前三季度虧損接近160億元,在最後一個季度實現扭虧的難度非常高。

2、浪潮聯姻百度,欲用“大數據+AI”賦能健康醫療

浪潮集團與百度於8日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的合作領域落在了各自非主業的健康醫療上。按照協議框架,雙方將基於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構建健康醫療服務新模式、新業態,加快人工智能+健康醫療應用和服務落地,賦能健康醫療產業鏈。

3、牧原股份:未來一年投入不超210億元養豬

牧原股份公告,擬與華能信託合資設立經營生豬養殖項目的標的公司,未來1年內華能信託投資總規模預計不超100億元,牧原股份投資總規模預計不超110億元。

各標的公司設立後,牧原股份確保在華能信託對各標的公司實繳出資到位之日起滿1年內分別將華能信託投資資金全部投入到標的公司及其各子公司的生豬養殖項目建設中;資金閒置期間可用於牧原股份短期補充流動資金,但補充流動資金使用時間不得超過1年。

四、限售股解禁

Wind數據統計顯示,本週(11月9日-15日),將有45家公司總計50.93億股限售股解禁,以本週五收盤價結算,解禁市值約合510.69億元,較本週解禁市值略增。

本週策略專題分析:剖析全球原油格局

限售股解禁數量超過1億股的上市公司共13家,其中首創股份解禁股數量達到8.65億股,為本週限售解禁股數量之首,兆馳股份、富森美解禁數量均超5億股緊隨其後。

解禁市值超過10億元的上市公司合計有13家,其中富森美外,北新建材、海興電力解禁市值均超50億元。

本週策略專題分析:剖析全球原油格局

五、新股日曆

本週7只新股申購,週一、週二、週三分別2只,週四1只。八方股份週一上市。

本週策略專題分析:剖析全球原油格局

六、本週財經日曆

本週策略專題分析:剖析全球原油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