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传奇:热爱催化奇迹,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文/橙木

图片/网络

2019年只剩下32天了,又到了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回顾风里来雨里去的这一年,细数逆境和委屈,满满都是辛酸泪!

励志传奇:热爱催化奇迹,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我们的故事

每年的年终都是跳槽高峰,想想也难怪,辛辛苦苦忙了一整年,总觉着工作成效达不到预期,前景渺茫,收入差距大,距离愿景遥遥无期。我们究竟是该悬崖勒马,还是狠心走人?纠结着,纠结着,就陷入了跳槽的思考与抉择......

跳槽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1、发现知识和经验盲点

我们习惯了原企业的工作模式,而每个企业都有特定的风格和模式,我们融入一个新的企业,肯定要学习新的思想和新的工作理念,这个过程会带动我们收获很多新知,刷新我们未知的、不全面的、陈旧的知识,有利于我们积累新的宝贵经验。

2、接触新的管理模式

我们在原企业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对原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要求已经接受和顺应,换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首先要适应的就是新企业的管理模式。每个公司都有针对企业特点设置的管理模式,这个模式靠企业的文化和经营理念支撑,企业制度设置有的比较人性化,工作气氛比较轻松;有的则刻板严苛。若是新企业的管理模式让我们如获至宝,即兼有企业文化的特点,又特别符合人性化,那我们开展工作单从心理层面讲,首先是愉悦的。

3、积极调用兴趣感知

我们通常接触到一个新的环境,本性会积极的调用脑细胞去感知新鲜有趣的那些点、面、体,有了兴趣的感知也就有了前行的动力,这些积极因素能够驱使我们带着激情投入工作。

励志传奇:热爱催化奇迹,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跳槽会带给我们哪些弊端?

1、难觅高起点职位

人一般从上一家企业辞职,都希望能找到一个比上一份工作起点高一些的工作,否则跳槽就失去了挑战。除非是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或是能给新企业带来极具吸引力的资源,否则,在短期内想找到更好的职位是有一定难度和风险的。

2、资源积累荒废

我们在原企业里积累的客户资源会因此流失,工作方法和特定流程,到新的企业或许用不上,你正式任职之后,需要重新摸索新的工作流程和体系构建。

3、深度工作不可控

初来乍到新企业,必将要重新开始适应该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模式。这个过程可长可短,需要根据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分别考量。所以说,新的工作什么时候能进入深度的心流状态,

也是不可控的。

励志传奇:热爱催化奇迹,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综上所述,我们再来重新思考一下跳槽之后的情境:

1、换到一个新的企业我们就真的能胜过当下吗?

2、新的企业我们就一定能解决之前遇到的工作瓶颈吗?

3、在新企业里我们就能心无旁骛、撸起袖子好好干工作了?

还真不一定!

那我们让思维升级:人为什么要工作?

有没有感觉一下子被这7个字给问住了?是啊,我们为了什么而工作?看似简单的问题,好像答不上来了!

  • 为了赚钱养家?
  • 为了不当一个闲人,被别人瞧不起?
  • 为了能和社会接轨,知人情世故吗?
励志传奇:热爱催化奇迹,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那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高晓松的母亲曾对他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什么是苟且?什么又是属于我们的诗和远方?

苟且一词出自西晋文学家陆机的《五等论》,“为上无苟且之心,群下知胶固之义。”苟且的意思是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马马虎虎。生活中我们所说的苟且,也就是做事没有热情,态度不够认真。

许巍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中唱到:在临别的门前,妈妈望着我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然而我们人生中的那片海在哪里呢?我们要如何去寻找,并且不顾一切呢?

励志传奇:热爱催化奇迹,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吧。

有这样一个尖子生,他在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了一家工业公司,这家公司原本是行业内比较优秀的企业,谁知在他工作不久,公司就陷入拖欠工资,濒临倒闭的境遇。

当时二十出头的他,对自己的职业深感迷茫,觉得自己的运气怎么这样差。跟他同时进入公司的大学生们纷纷跳槽,去了别家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只有他一个人孤零零的留了下来。

那些同事对他整天不是同情,就是嘲笑他:大学期间学习成绩那么好,现在却选择这么一家破企业,估计连老婆也找不到了!

他顶着巨大的屈辱,内心苦苦挣扎。看到同事们一个个都在为自己的前途开拓,而自己只能每天独自龟缩在即将倒闭的公司里,一度绝望!精神崩溃!

励志传奇:热爱催化奇迹,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内心苦苦挣扎

这个年轻人就是稻盛和夫,他是日本的传奇人物,他是一位科学家,同时他还是一位企业家。27岁时他开始创业,赤手空拳40年间创建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78岁时还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的会长,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公司神奇般的扭亏为盈,创造出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最高利润率的奇迹。1984年他创办了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传授经营哲学,截止目前,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经超过了9000人。

他是怎样从一个备受职业煎熬、苦苦挣扎的年轻人,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业绩惊人、成功卓越的企业家的呢?

励志传奇:热爱催化奇迹,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日本传奇人物:稻盛和夫

热爱本职工作

稻盛和夫认为,一个人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工作,换再多的工作也很难让自己满意。首先,人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对工作的态度和做出的成果才有可能得到周围人的肯定,从而让自己发自内心的感到满足,产生自信。

这些肯定和自信,会变成你下一步继续努力工作的动力,激励你投入更多的工作热情,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工作造就人格

没有下过一番苦功夫、付出最大努力的事情,从何谈喜欢?人对事情从不喜欢到喜欢,需要扭转心态。当今社会,讲以人为本,人不断追求自我,以自我为出发点,对人对事首先以内心的自我意识为评判标准。一个人一个心性,只考虑“我是不是喜欢”,而不去想“我应不应该”。

人常忽略了对应该做的事情,全然专注去做,精益求精做到极致,其实这也是在耕耘自己的那一亩心田,是在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假如我们做任何事,都拿出勇气不逃避,用真挚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那就是在提高我们的心性。

励志传奇:热爱催化奇迹,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工作造就人格,提升心性。

极度认真地工作

当时充满职业困惑的稻盛和夫,决定在没有更好出路的当下,不再发牢骚,先埋头好好工作。他当时在公司的工作是研究最尖端的新型陶瓷材料,他把心思全都集中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把锅碗瓢盆搬进了实验室,废寝忘食的工作,晚上就睡在实验室里,全身心地研究实验。

在旁人看来,他对工作的态度,实在是有些悲壮,然而他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边翻阅词典,一边实验钻研。

这种极度认真地工作,让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年仅25岁的毛头小伙子,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成功合成了“镁橄榄石”。要知道在当时,只有美国的通用电气一家公司有这项技术。稻盛和夫用自己的行动验证了一句话:你付出过什么,生活就会回报你什么。

励志传奇:热爱催化奇迹,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成为“自燃型”的人

物质分为“可燃型”、“不燃型”“自燃型”三种,人也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一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还有一种是不用点火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

稻盛和夫就是这样一个不需要点火就能熊熊燃烧的人。他认为要成为“自燃型”的人,除了热爱自己的工作之外,还要有明确的目标才行

面对工作,不能等着别人吩咐了才去干,而应该在别人吩咐之前就自发的去干,这才是一个积极主动工作的人该有的态度。

不认真思考,就什么都实现不了。他把对工作的思索过程,渗透到他的“潜意识”

里,即使在意想不到的场合,他的“潜意识”也能给他触及事物核心的启示,帮助他解决困扰已久的工作难题。

持续地渗透,不断树立高的工作目标。纵使当时他觉得是自不量力的梦想,高不可攀的目标,他还是在心里牢牢立下这些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在同行里展示他的这些目标。

他为此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拼了命地工作,将这种努力变成了一种持续的力量。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凭借着这种力量,成就了非凡的自己。

橡皮擦不掉错误

当京瓷还是小企业的时候,有一次,稻盛和夫向财务部长提出很多财务方面的问题,由于他提的问题都是“财务报表怎么读”、“复式记账方式”等非常幼稚的常识性问题,这令财务部长大伤脑筋,一边勉强回答,一边满脸不悦。人家看他是个外行,便不把他放在眼里,看在他是上司的面儿上,才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答他。

可稻盛和夫恰好是个搞不明白就誓不罢休的个性,他对财务部长连连追问,搞得财务部长非常窘迫。最后竟然在他的再三追问下,财务部长竟发现了自己的数字有误,那些数字起初是用铅笔写的,如果有错就用橡皮擦掉,重新写上去。财务部长因自身的工作疏忽连声道歉,赶紧拿起橡皮擦去错误的数字。谁知他这一擦,惹怒了稻盛和夫大发雷霆,狠狠地批评了这位年长的财务部长。

我们平时大多时候也有这样的习惯,写错了就用橡皮擦掉,或是用笔直接划掉,重新再写。可是稻盛和夫非常厌恶这种做法,在他的经营哲学里,认为做事不能抱有“错了改改就行”的想法,这样会导致小的失误频繁发生,其中可能隐含着无法挽回的重大失误的风险。

他追求的是“完美主义”,平时做事就要用心,该注意的地方必须细心,不允许出差错。他奉行的是只有始终贯彻“完美主义”才能提高质量,才能提升人的自身素质。

励志传奇:热爱催化奇迹,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做到比好更好

杜绝感性烦恼

近几年,日本每年自杀的人数都超过3万人,大多数情况都是受困于感性的烦恼。应对失败,懊恼、后悔根本无济于事,积极的做法是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京瓷成立初期,松下电子是企业唯一的客户,不久以后,松下公司对零部件供应商在产品价格、质量和交货期等各个方面都越发苛刻,京瓷也是深受影响的企业之一。为此,稻盛和夫还跟松下的采购员起过争执,不满之情接近于憎恨。

后来他经过深刻反思,在特殊时期应当把困难的任务当做是自己发展的机会,而不是采取愤恨、卑屈等消极的态度。

针对松下电子这唯一的客户订单,他怀着深切的感谢之心,激励自己应该抓住这次磨炼的机遇,适应市场的变化。最终他绞尽脑汁,找到了解决削减成本的办法,如期完成了松下电子约定的价格和质量的订单。

日航重建成功势在必然

稻盛和夫接受政府的邀请,已是快80岁的高龄。他曾多次拒绝邀请,但考虑到国家经济的重生,为保住日航员工的饭碗,同时为了维持飞机的便利性,最终接受了政府邀请,就任日航公司会长的职务。

他的无私奉献和以身作则,感动了全体日航员工。他出任会长期间不拿一分钱工资,全身心投入工作当中,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一周七天的时间全部在宾馆里度过,晚饭经常是吃两个饭团就打发过去了。

试想一下,稻盛和夫可是正如我们的父亲、祖父一样的年纪,对工作如此拼命,并且不要任何的报酬,这样感天动地的行动,对日航的员工来说,是莫大的激励。

最终,稻盛和夫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带领日航公司迅速扭亏为盈,创造了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利润率最高的奇迹。

励志传奇:热爱催化奇迹,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稻盛和夫用他70多年的拼命工作和事业逆袭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热爱催化奇迹,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在这个浮躁的当下,他向我们揭示了年轻的一代人对现有工作所持有的普遍态度,类似“不喜欢”、“没前途”等形形色色的问题存在的本质。

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不受困于感性烦恼。与其频繁地更换工作,不如积极地改变心态。认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的工作理念和经营哲学,对我们在未来方向的思考与抉择上,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看过稻盛和夫的传奇励志故事,再结合当下自己的工作状态,重新审视一番,自己的事业及人生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不是变得清晰明朗了一些呢?


我是橙木,我是一个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持续学习者。很高兴与你分享我所学到的知识和感悟的人生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