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森林火災如何逃生?乾貨來了!教你防患於未“燃”

預防森林火災

其實森林草原防火

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關於森林防火小知識

你又知多少?

答應我

認真看完這篇推送

不僅能防患於未然

更能get到森林火災逃生技能

話不多說

上乾貨

如遇森林火災如何逃生?乾貨來了!教你防患於未“燃”

如遇森林火災如何逃生?乾貨來了!教你防患於未“燃”

什麼叫森林火災?

凡是失去人為控制,在林地內自由蔓延和擴展,對森林、森林生態系統和人類帶來一定危害和損失的森林氣候都稱為森林火災。

森林火災有哪些種類?

根據森林火災燃燒部位、性質和危害程度,可將森林火災分為地表火、樹冠火和地下火三大類。

1. 地表火:最常見的一種林火,指火從地表面地被物以及近地面根系、幼樹、樹幹下皮層開始燃燒,並沿地表面蔓延的火災。

2. 樹冠火:是指地表火遇到強風或遇到針葉幼樹群、枯立木或低垂樹枝,燒至樹冠,並沿樹冠順風擴展。

3. 地下火:地下火一般容易發生在乾旱季節的針葉林內,火在林內根系、土壤表層有機質及泥炭層燃燒,蔓延速度慢,溫度高,持續時間長,破壞力極強,經過地下火的喬木、灌木的根部燒壞,大量樹木枯倒。

森林防火”十不要“

(一)不要攜帶火種進山

(二)不要在林區吸菸、打火把照明

(三)不要在山上野炊、燒烤食

(四)不要在林區內上香、燒紙、燃放煙花爆竹物

(五)不要煉山、燒荒、燒田埂草、堆燒等

(六)不要讓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區內玩火

(七)不要在野外燒火取暖八、不要乘車時向外扔菸頭

(八)不要乘車時向外扔菸頭

(九)不要在林區內狩獵、放火驅獸

(十)不要讓老、幼、弱、病、殘者參加撲火搶險

怎樣控制生產性火源?

生產性火源包括燒荒、燒墾、放炮採石等用火。控制這些火源,主要是嚴格執行野外生產性用火審批制定。森林防火重點期嚴格控制生產性用火,凡因生產需用火的單位或個人,必須按規定權限經過當地政府或森林防火辦事機構的批准,嚴格遵守“六不燒”規定,即領導不在場不燒;久旱無雨不燒;三級以上風不燒;沒開好防火線不燒;沒組織好撲火人員不燒;沒準備好撲火工具不燒。

森林火災有哪些危險和後果?

(一)森林火災不僅能燒死許多樹木,降低林分密度,破壞森林結構;同時還引起樹種演替,由低價值的樹種、灌叢、雜草更替,降低森林利用價值。

(二)由於森林燒燬,造成林地裸露,失去森林涵養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將引起水澇、乾旱、泥石流、滑坡、風沙等其他自然災害發生。

(三)被火燒傷的林木,生長衰退,為森林病蟲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環境,加速了林木的死亡。森林火災後,促使森林環境發生急劇變化,使天氣、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態受到干擾,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幾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復。

(四)森林火災能燒燬林區各種生產設施和建築物,威脅森林附近的村鎮及危及林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同時森林火災能燒死並驅走珍貴的禽獸。森林火災發生時還會產生大量煙霧,汙染空氣環境。此外,撲救森林火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影響工農業生產。有時還造成人身傷亡,影響社會的安定。

森林火災防護措施和逃生技能

森林火災脫險自救方法炎熱夏日裡,有很多朋友喜歡到各地的名山大川旅遊避暑,掌握一定的森林火災常識和技能對於保全生命財產安全是非常有必要和有益的,同時這對於提高當地的森林消防安全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災,應當盡力保持鎮靜,就地取材,儘快作好自我防護,可以採取以下防護措施和逃生技能,以求安全迅速逃生:

1. 在森林火災中對人身造成的傷害主要來自高溫、濃煙和一氧化碳,容易造成熱烤中暑、燒傷、窒息或中毒,尤其是一氧化碳具有潛伏性,會降低人的精神敏銳性,中毒後不容易被察覺。因此,一旦發現自己身處森林著火區域,應當使用沾溼的毛巾遮住口鼻,附近有水的話最好把身上的衣服浸溼,這樣就多了一層保護。然後要判明火勢大小、火苗延燒的方向,應當逆風逃生,切不可順風逃生。

2. 在森林中遭遇火災一定要密切風向的變化,因為這說明了大火的蔓延方向,這也決定了你逃生的方向是否正確。實踐表明現場颳起5級以上的大風,火災就會失控。如果突然感覺到無風的時候更不能麻痺大意,這時往往意味著風向將會發生變化或者逆轉,一旦逃避不及,容易造成傷亡。

3. 當煙塵襲來時,用溼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躲避不及時,應選在附近沒有可燃物的平地臥地避煙。切切不可選擇低窪地或坑、洞,因為低窪地和坑、洞容易沉積煙塵。

4. 如果被大火包圍在半山腰時,要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通常火勢向上蔓延的速度要比人跑的快的多,火頭會跑到你的前面。

5. 一旦大火撲來的時候,如果你處在下風向,要做決死的拼搏果斷地迎風對火突破包圍圈。切忌順風撤離。如果時間允許可以主動點火燒掉周圍的可燃物,當燒出一片空地後,迅速進入空地臥倒避煙。

6. 順利地脫離火災現場之後,還要注意在災害現場附近休息的時候要防止蚊蟲或者蛇、野獸、毒蜂的侵襲。集體或者結伴出遊的朋友應當相互查看一下大家是否都在,如果有掉隊的應當及時向當地滅火救災人員求援。

校對 |李瑤校審| 陳亞莉責編| 蔣唯一

主辦| 九寨溝縣融媒體中心

新浪微博 @微九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