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出徵之時,漢武帝送去了十車好肉,霍去病為何不吃?

前言

《後漢書》記載:"上位遣太官賚數十乘,既還,重車餘棄良肉,而士有飢者。"這句話說的是漢武帝在霍去病出徵之時,以個人名義送去了十車好肉,但是霍去病並且沒有吃這十車好肉,那麼為什麼到最後這些肉放到爛了也沒有人吃呢?

霍去病出徵之時,漢武帝送去了十車好肉,霍去病為何不吃?

漢武帝

根據史書的記載,霍去病精《孫子兵法》等各種兵書,小小年紀變其勇氣與謀略於一身,而史書也給了霍去病極高的評價,並且霍去病經常征戰沙場,書中的記載是:"輜重人重,吸食於敵。"也就是說霍去病一直是帶有少量糧草的,他的糧草大多是從匈奴手上奪得的,這樣既可以使國家減輕負擔,又可以損害匈奴的戰力,霍去病多次帶兵齊襲漠北,相比於戰功而言,難道霍去病真的就不配這肉嗎?

霍去病出徵之時,漢武帝送去了十車好肉,霍去病為何不吃?

(匈奴騎兵)

第1, 《漢書》記載:'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蹴鞠也。'這句話說的是霍去病年紀上小,因為在童年的時候,自己的姨母便嫁入宮中,所以自己從小都是過得十分富足,屬於正八經的富人家的孩子,而在塞外的戰場上,即使是戰火紛飛,霍去病依然是保有自己的個性,喜歡玩蹴鞠,從這裡的記載可以看出霍去病並不理解戰士們的辛苦,畢竟從小就是高高在上,怎麼懂得人間疾苦呢?

霍去病出徵之時,漢武帝送去了十車好肉,霍去病為何不吃?

(大漢騎兵)

第2, 前面我們提到過霍去病多次帶兵擊潰匈奴,用的是閃電戰的戰法,閃電戰,顧名思義就是出乎敵人的意料,速戰速決,當時匈奴多為騎兵,而霍去病也組建了騎兵隊,在騎兵之中拉上十車肉,實在是對戰力的損耗,這樣的累贅,即使是肉也不能要,從這一點來看,霍去病是為了大局考慮,為了戰爭的勝利考慮,所以漢武帝的一片好心只能腐爛掉,也絕對沒有時間吃。

霍去病出徵之時,漢武帝送去了十車好肉,霍去病為何不吃?

(霍去病)

第3, 霍去病為了給君王展現出一個不體恤將士的形象,自古以來武官軍權過大,必將引起皇帝的猜忌,即使漢武帝看重霍去病,那麼也不例外,古往今來,死於'功高震主'這一罪名的武官並不在少數,所以霍去病並不能夠將這些肉分給將士,因為這是漢武帝以自己個人名義送給他的肉,如果他分給了將士,那麼教師們概念的就不是皇帝的恩情,而是直接給他們肉的人的恩情。將士們一旦過於感念自己軍隊的首領,那麼很容易被軍隊的首領所操控,這是皇帝所擔心的,所以要打消皇帝心中的疑慮,那麼這些肉就要放到那裡不能吃。

霍去病出徵之時,漢武帝送去了十車好肉,霍去病為何不吃?

(霍去病封狼居胥)

那麼霍去病最終的結局如何呢?

《漢月天驕》中:'驃騎將軍,長驅六舉,電擊雷震,飲馬翰海,封狼居胥,西歸大河,列郡祁連。'這一段描述可以說是肯定了霍去病的功績,其中描述了霍去病的6場戰爭以及歷史重要事件,對霍去病有一個整體的鮮明的反應。

漢武帝送給霍去病人的十車肉,由於他並沒有吃,也打消了漢武帝心中的疑慮,使得霍去病得以保全性命,並且他的後代也得以保全,即使後來,漢武帝誅殺武將之時,衛家遭到誅殺,漢武帝卻沒有殺掉霍去病的後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漢武帝此時十分的信任霍去病及他的後人,更何況霍去病早已經死了,已經構不成任何威脅了,不如給他們一個名聲,這樣也可以讓其他人知道皇帝還是有恩情在的。

小結

自古以來,皆是伴君如伴虎,古代君王權力至上,能坐在至高之位,必然是踏著屍山血海爬上去的,皇帝很容易對臣子產生懷疑,而此時臣子要做的便是表明自己的忠心,尤其是武將,大多數的武將,不善於權謀,很容易就會被陷害至死,漢武帝時期衛家便是一個例子,所以獲取並能夠在君王無情的情況之下將自己的家族保存,並且萌陰至二十六年之後也算是一個能人了。

霍去病出徵之時,漢武帝送去了十車好肉,霍去病為何不吃?

(霍去病)

縱觀整個歷史,霍去病在漢武帝時期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我們漢族抵禦匈奴的入侵立下了汗馬功勞,只不過最可惜的是霍去病英年早逝,早早便離開了人世,這也有可能是漢武帝沒有誅殺霍去病這一脈的原因,英年早逝,武將早早離去會是許多人心中的遺憾,漢武帝心中估計也有私心,想要為其保全這一脈,不得不說,從這一點來看,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感情也是比較深厚的。而霍去病也曾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漢月天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