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晨訊】互聯網醫療:破局之路,行則將至;工控:疫情不改復甦

【國金晨訊】互聯網醫療:破局之路,行則將至;工控:疫情不改復甦

【國金晨訊】互聯網醫療:破局之路,行則將至;工控:疫情不改復甦


國金晨訊0409來自國金證券研究所00:0018:19

2020年4月9日


固收 哪些城市人口在流出?——固定收益簡報


醫藥 破局之路,行則將至——互聯網醫療行業深度


電力設備 疫情不改工控復甦趨勢,行業有望低開高走——工控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鋼鐵 華南區域核心標的,兼具彈性與分紅——韶鋼松山公司深度


醫藥 商譽減值影響年報利潤,Q1恢復健康增長——安科生物公司點評


醫藥 公司業績符合預期,特比澳快速放量——三生製藥2019年報快報點評


醫藥 業績符合預期,門店穩步擴張,加盟店提速——益豐藥房2019年報點評


醫藥 核心業務持續放量,口腔醫療景氣度依舊——美亞光電2019年報點評


傳媒互聯網 會員業務加速發展,Q1業績預增約10%——芒果超媒20Q1業績預告點評


食飲 瓜子堅果齊開花,盈利能力穩步提升——洽洽食品年報點評報告


半導體 經營效率提升,SiP業務高增長可期

——環旭電子年報點評


機械軍工 一季報預增,期待半導體大硅片突破——晶盛機電點評

哪些城市人口在流出?——固定收益簡報


周嶽/張麗平

周嶽


總量研究中心

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


在信用債投資中,城投債與地產債是投資者關注度較高的兩個品種,而地產和城投都與所在地的發展情況息息相關。對於一個城市來說,人口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經濟發展離不開人,房產需求也離不開人,人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分省份看,18、19年,東北三省,北京常住人口出現負增長,江蘇、湖北、上海、內蒙古、天津常住人口增速為正但低於全國總人口增速;從城市等級方面看,對比17、18年人口增速,一線城市人口增速明顯下滑,二線城市人口增速則有所提升,三四線城市人口增速均低於全國平均人口增速;從主要城市群人口變化情況看,珠三角城市群對人口吸引力較高。

地級市中,有43個地級市常住人口增速為負,103個地級市常住人口增速為正,但低於自然增長率,當地人口仍為流出。


風險提示:部分地區數據缺失,計算出現偏差。


【國金晨訊】互聯網醫療:破局之路,行則將至;工控:疫情不改復甦

破局之路,行則將至——互聯網醫療行業深度


曾秋林

曾秋林


醫藥健康研究中心

醫藥研究員助理


行業觀點:

產業鏈卡位成形,可持續商業模式是破局關鍵;多案例分析,拆解互聯網醫療企業發展路徑;聚焦互聯網醫院,行業拐點再現;重構政策推進預期,機遇與挑戰並存。


投資建議:

我們看好互聯網醫療的成長空間與發展潛力。2020年伊始,互聯網醫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用突出,成為後疫情時代醫療投資趨勢演變主題之一。在醫保支付端政策的加速落地使行業有望迎來投資邏輯重構拐點。建議關注在商業模型與創收路徑逐步清晰化,並逐漸形成自己競爭優勢的公司。相關港股標的包括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

在上游醫療信息化行業中,建議關注互聯網醫療業務佈局領先的頭部企業,相關公司包括衛寧健康、創業慧康、萬達信息。


風險提示:

監管變動風險;政策落地進度低於預期;行業競爭加劇;業務發展及盈利能力提升低於預期;創新業務發展不及預期。


疫情不改工控復甦趨勢,行業有望低開高走——工控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鄧偉/姚遙

鄧偉


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

新能源與電力設備研究員


行業觀點

工控行業在近兩年共經歷三個階段。

疫情不阻行業“破繭成蝶”,“工控三重底”邏輯仍在。

Q1民營工控領軍企業份額提升,外資工控企業3月復甦明顯,一季度國內工控訂單大概率下滑15-30%。

宏觀、政策及產業共同拉動內需,我們預判二季度及全年工控行業增長。

中長期來看,疫情將對自動化行業產生3點積極影響。


投資建議

從行業中長期發展看: 我們認為工控行業增速有望是全年最低點,全年行業季度增速和相關龍頭公司業績增速有望逐級向上。我們重點推薦工控各細分領域具備技術優勢、渠道資源、先進理念的優質龍頭公司:匯川技術、信捷電氣,建議關注:宏發股份、柏楚電子、鳴志電器等。


風險提示

製造業資本開支不達預期;工業出口影響時間更長;海外供應鏈風險;


【國金晨訊】互聯網醫療:破局之路,行則將至;工控:疫情不改復甦

華南區域核心標的,兼具彈性與分紅——韶鋼松山公司深度


倪文禕

倪文禕


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

鋼鐵行業高級分析師


1)廣東地區最大鋼企之一,建材為主。受到2019年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影響,實現歸母淨利潤18.24億元,同比下降44.8%。

2)廣東地區供需缺口大,為鋼材淨流入區域,鋼價溢價明顯,高於行業平均200元/噸左右,公司作為廣東地區重要鋼企率先受益。

3)預計2020年行業供需繼續雙增,供略大於求,而公司今年噸利潤或僅小幅下降,有望繼續跑贏行業。

4)噸鋼淨利躍居全部上市公司第五,擁有不錯的盈利改善彈性,19年年報重啟現金分紅,股息率接近4%。

5)預計公司2020-2022年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6.12億元、16.48億元、16.67億元,同比增長-11.6%、2.3%、1.1%,對應PE分別為5.7倍、5.6倍、5.5倍。給予20年6倍PE,目標價4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疫情對生產及下游需求的持續影響;鋼鐵置換產能釋放再超預期。


【國金晨訊】互聯網醫療:破局之路,行則將至;工控:疫情不改復甦

商譽減值影響年報利潤,Q1恢復健康增長——安科生物公司點評


袁維

袁維


醫藥健康研究中心

醫藥研究員


業績

公司公佈年報,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7.13億元,同比增長17.17%;實現歸母淨利潤1.24億元,同比下降52.71%;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05億元,同比下降61.16%。經營活動淨現金流2.96億元,同比增長2.8%。


點評

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德美聯、蘇豪逸明受市場競爭、政策變化等因素影響導致經營業績未達預期(蘇豪逸明營收同比下降7%,淨利潤下降13%;中德美聯營收增長35%,淨利潤下降48%),公司依據會計準則計提商譽減值和無形資產減值金額合計19896萬元,導致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東的淨利潤出現下滑。如果還原這部分減值的影響,2019年度歸母淨利潤為32343萬元,同期增長22.9%。


預計公司2020-2022年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3.87、4.69、5.61億元,同比增長211%、21%、20%。如將公司計提商譽減值和無形資產減值還原,公司同比增長20%、21%、20%。


風險提示

疫情影響生長激素新患拓展和新產品推廣;新產能落地晚於預期,產能緊缺繼續制約公司發展;市場競爭加劇;新產品研發申報進度遲於預期等。


公司業績符合預期,特比澳快速放量——三生製藥2019年報快報點評


王麟

王麟


醫藥健康研究中心

醫藥分析師


事件

3月30日,公司發佈2019年業績快報,整體業績符合預期,核心品種特比澳快速放量。收入約53.2億元,同比約16%;毛利率約82.6%,同比提升約1.7%;公司正常化歸母淨利潤約13.9億元,同比增速約19.4%。


評論

核心品種受益醫保繼續放量,特比澳快速放量增速超預期,益賽普增速穩定:

化藥業務增速較快,蔓迪快速放量有望成為大品種:

公司在研管線不斷豐富,新品獲批在即,對外合作穩步推進。


估值與盈利預測

公司業績穩定增長,給予2019-2021三年EPS分別為0.39/0.59/0.71元,PE分別為20.0/13.1/10.9倍。


風險提示

益賽普銷售放量不達預期;益比奧銷售競爭激烈,增速不達預期;國健在建轉固影響現金流風險;研發管線不達預期,賽普汀獲批進度不達預期


【國金晨訊】互聯網醫療:破局之路,行則將至;工控:疫情不改復甦

業績符合預期,門店穩步擴張,加盟店提速——益豐藥房2019年報點評


王麟

王麟


醫藥健康研究中心

醫藥分析師


業績

今日,公司發佈2019年報業績,實現收入、歸母利潤、扣非歸母分別為102.8億、5.44億、5.37億元,分別同比增約48.7%、30.6%、40.9%;公司零售版塊毛利率約38.6%,同比提0.31%;整體業績符合預期。


點評

門店擴張穩步推進,加盟店數量同比提升:

財務數據整體平穩,業績符合預期:

公司併購整合能力凸顯,預計未來進一步併購可期: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公司具備優秀的併購整合和運營能力,考慮到公司未來外延及新增門店擴張,我們預計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別為1.90/2.49/3.29元,對應當前股價PE為49.9/38.1/28.8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外延併購不確定性;資金成本提高風險;處方外流規模低於預期風險;藥品質量風險;執業藥師監管趨嚴風險;互聯網衝擊風險;醫保支付價對於藥店品種價格存在負面影響風險。


核心業務持續放量,口腔醫療景氣度依舊——美亞光電2019年報點評


曾秋林

曾秋林


醫藥健康研究中心

醫藥研究員助理


事件

美亞光電發佈2019年年報。


點評

2019年全年總體業績實現穩健增長,單四季度符合預期。公司核心業務板塊表現優秀。展會團購活動形成的CBCT訂單轉化是2019年全年高端醫療影像業務的重要驅動,業務結構持續優化。2019年公司主要業務板塊毛利率繼續提升,協同業務結構優化下,綜合毛利率穩中有升,整體盈利質量仍維持在較高水平。創新驅動,無論是傳統色選機業務還是新興高端醫療影像設備業務均實現產品的持續升級,形成豐富的產品梯隊,可有效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拓寬營銷思路,渠道優勢與執行力突出。口腔數字化勢在必行,維持口腔醫療服務行業景氣度判斷。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預計公司2020年至2022年EPS分別為0.94元、1.11元、1.30元,對應當前股價分別給予估值P/E 42.3倍、35.9倍、30.6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口腔醫療需求波動;色選機行業需求放緩;境外不確性等。


【國金晨訊】互聯網醫療:破局之路,行則將至;工控:疫情不改復甦

會員業務加速發展,Q1業績預增約10%——芒果超媒20Q1業績預告點評


焦杉/楊曉峰

焦杉


消費升級與娛樂研究中心

傳媒互聯網行業研究助理


業績簡評

公司2020年4月8日公佈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歸母淨利潤為4.3至4.9億元,同比增速在2.9%至17.2%。


經營分析

多部劇集和綜藝熱播,流量增長明顯,帶動會員收入和運營商業務進入加速期。芒果TV 1Q20前10名劇集累計播放量為150.67億,同比增長291%;;前10名綜藝累計播放量為95.63億,同比增長66.9%。受疫情影響,單季度廣告招商短期內稍顯疲軟,但用戶基數上升後預計為後續廣告長期發展奠定基礎。2Q20預計上線9部劇集和11部綜藝,不乏重磅節目可期。


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1.57/16.03/18.21億元,分別對應2019-2021年PE 54/39/34倍。我們按照SOTP分部估值法,預計整體市值915億元,對應目標價51.43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政策監管風險;付費會員數增長不及預期;限售股解禁風險


【國金晨訊】互聯網醫療:破局之路,行則將至;工控:疫情不改復甦

瓜子堅果齊開花,盈利能力穩步提升——洽洽食品年報點評報告


寇星/盧周偉

寇星


消費升級與娛樂研究中心

食品飲料行業高級分析師


業績

洽洽食品發佈年報,公司19年實現營業收入48.37億元,同比+15.25%;歸母淨利潤6.04億元,同比+39.44%;基本每股收益1.19元,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7元(含稅)。


點評

聚焦瓜子堅果主業,收入增長超預期;堅果毛利率提升助力整體毛利率改善,淨利率水平持續優化;設立滁州子公司,擴大堅果產能佈局。

預計公司2020-2022年收入分別為55.3/62.6/70.1億元,同比+14.3%/+13.2%/+12.0%;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1/8.4/9.7億元,同比+18.4%/+17.1%/+16.4%;對應EPS分別為1.41/1.65/1.92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33/28/24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疫情影響超預期、原材料價格變動、食品安全問題


【國金晨訊】互聯網醫療:破局之路,行則將至;工控:疫情不改復甦

經營效率提升,SiP業務高增長可期

——環旭電子年報點評


鄭弼禹/張純

鄭弼禹


創新技術與企業服務研究中心

半導體行業研究助理


業績簡評

環旭電子發佈2019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收372億元,同比增長10.9%;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7.0%;實現扣非後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為10.4億元,同比下降12.5%。


經營分析

存貨、應收賬款下降,經營性現金流改善

一次性因素致費用率上升, 2020年公司的管理費用率有望下降。

2020年1-2月受新冠疫情影響,使得前兩月合計營收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4%。隨著公司全面復工,公司的營收情況有望逐月改善。

AiP、TWS耳機、智能手錶、UWB等新品為2020年業務增長提供保障


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2020-2022年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14.7億元、16.6億元和18.6億元,維持“買入”評級及31元的目標價。


風險提示

肺炎疫情持續時間超過預期;行業競爭加劇;SiP新訂單不及預期


一季報預增,期待半導體大硅片突破——晶盛機電點評


王華君/姚遙/趙晉

王華君


高端裝備製造與新材料研究中心

機械軍工首席分析師


業績

公司發佈一季報業績預告, 2020Q1實現歸母淨利潤1.26-1.39億元,同比增長0-10%,整體經營情況穩定,按計劃推動在手訂單的交付、驗收工作。


點評

在手訂單支撐2020年業績,國內外疫情對公司影響有限。半導體業務進入收穫期,持續受益於大硅片國產化進程,帶動公司估值提升。光伏設備新中標14億元,210mm光伏硅片迭代拉長設備需求景氣週期。

預計2019-2021年淨利潤6.4/9.2/12.0億元,同比增長9%/45%/30%,EPS為0.50/0.72/0.93元,對應PE為41/28/22倍。給予公司2021年30倍PE估值,6-12月目標價28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光伏行業政策風險;硅片價格下跌導致單晶硅擴產低於預期風險;半導體設備持續獲得訂單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