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面试最重要的是简历?错,盲目选择赛道才是大忌


求职面试最重要的是简历?错,盲目选择赛道才是大忌

作者 | 罗sir

今年的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动荡是前所未有的,基于此,应届生们;你们不仅是在见证历史,你们更是在创造历史,宏观上的难,不代表个人没有努力的空间。

很多人会把这次疫情过于平淡化,但罗sir想说的是,这次疫情带来的影响可能早就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正面临“全球大流行病”的肆虐。这是百年一遇的冲击,其生命与财富破坏的后果甚至可能大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和。

你可能会反驳,但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约1500万人死亡,2000万人受伤,财产损失约2700亿美元。

二战约5500-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财产损失约4万亿美元。

新冠病毒冲击下,全球195国总资产320万亿美元,1个月跌去了140万亿美元,几乎是千年来人类所积累财富的一半;在生命威胁上,若按目前每日新增感染速度增长,不排除“新冠病毒”数十天内可能感染全球40亿人口,进而导致4000万-8000万人口死亡的可能性。

尽管这种说法有夸大的嫌疑,但新冠疫情下的经济重创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对于应届生们,你们正在参与这次百年难遇的全球历史事件,任何人想在这次疫情中独善其身都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次疫情下,你们的求职路线还应该向往年那样吗?或者说,这次疫情下,你们的求职路线应该作何改变呢?

求职面试最重要的是简历?错,盲目选择赛道才是大忌

01

择业与方向选择

今年的就业或多或少在宏观上会比往年要难一些,基于此,很多应届生或者求职者往往在这种时候会选择一些招聘需求量大的行业。

比如贷款、房地产等行业每年对招聘的需求都是非常大的,但对毕业生们来说,第一份工作至关重要;数据表明,大部分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在第一份工作上的选择,对自己往后的职业赛道和路线都是息息相关的。

换句话说,你的第一份工作,不仅仅只是图应付了事,更不能因为今年疫情的关系,就离自己预计的职业目标差距过远。

具体来说,在职业方向选择上,应该具备哪些标准和特质呢?

前新东方老师古典曾在《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一书中说过:你的职业选择有多重要?假设你与别人同时进入两个行业,一个是夕阳行业一个是朝阳行业,这两个行业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即使是一个没有什么经验的毕业生在朝阳行业内也会在三个月内达到一个“脱胎换骨”的水平。为什么?就因为该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迭代,这种差异长期来看是巨大的。

我的建议是,在职业选择上,受到宏观疫情的影响,你可以降低自己的薪资甚至是福利待遇,但你对赛道的选择,不应该改变。

1.选择风口

小米创始人雷军的“风口论”之所以备受推崇,究其原因还是个体的力量在宏观市场下是微不足道的。

即使你能力和专业度再强,但我相信你依然无法去改变某些宏观带来的影响。技术的发展带来商业的创新和效率的革命,即使是从前的传统行业依然要抓住新技术的尾巴,这对个人来说,同样应该如此。

选择风口、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就是选择热门的行业。近年随着5G的推出,车联网、人工智能和直播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的“风口”,这是求职者可以选择的赛道。

选择大于努力,这并不是一句鸡汤或者口号,只有你深刻明白这个道理和背后的逻辑,你才能去践行它。

2.前期薪资真的没那么重要

起点高,很多时候并不意味着你的职业天花板就更高。现在大部分求职者陷入的一个误区就是,过分追求第一份工作的薪资和福利待遇。

求职者既要双休又要员工福利还要不加班工资高,这样的工作就算是有,那么显而易见它的职业天花板一定是不高的。

前面我们说到选择风口,既然是风口行业,竞争力和效率这两个指标几乎能够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加班能够带来更多的效率,但加班本身就是意味着效率。

前期薪资不重要,但未来的职业发展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建议是,如果薪资对比同行业的薪酬上下浮动在20%,我认为都是可以接受的。

薪资的高低不同等于你的职业天花板,只取决于你自身的竞争力有多强。

求职面试最重要的是简历?错,盲目选择赛道才是大忌

3.专业不对口不可怕,不学习才是最可怕的

罗sir有一位朋友,本科读的是工程造价,读了两年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行业,或者是建筑行业势弱,但由于沉没成本的效用,朋友还是坚持读完了工程造价。

但本科读完了之后朋友坚持去考研,自学机器学习。

很多毕业生会面临这样一个艰难的选择,大学读完了找工作才发现这个专业不行,或者是自己完全不喜欢这个专业。

怎么办?

如果你真的喜欢,学习就对了。互联网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今天的知识获取比任何时候都要廉价的多;只要你愿意付出时间去学习,你几乎能够学到任何你想学习的知识。

专业不对口不可怕,不学习才是最可怕的。学生时代的学习是系统性的学习,进入职场则更多需要你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把效率最大化贯彻到底。

听书、看电子书、看书评,都是可以让你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吸收最为精华的结论。当然,这种弊端也很明显,这会让我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或者多面性,你要学会如何取舍,如何区分,这很重要。

【罗sir说】:选择大于努力不是一句口号,但以金钱作为职业选择的唯一标准也显然会让你产生管窥之见;在面对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这的确会让你付出更多时间成本去追赶别人,但最终的回报我相信能够令你满意。

赛道选择是一回事,但公司就真的是大公司一定就比小公司好吗?

显然,这个答案并不具有普适性。

02

如何判断公司好坏?

单纯地看这个问题,不管是拿市值还是拿竞争力来比较,在同等行业的公司中,大公司或者说头部公司的确是更优也更好。

大公司能够给你最好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在职场天花板上也拥有着更高的发展空间。即使如此,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

大公司的数量不会比小公司更多。

这意味着,大公司的招聘需求量每年如果在一百人的话,那么更多的小公司招聘需求可能在一千人甚至更多。

要知道,中小企业带动的就业人口至少占到了80%以上。

从这一点来说,大公司的进入门槛要求更高,这会导致更多的人依然会选择一些小型公司。

另一点来说,每年从头部公司离开创业的企业高管们也并不在少数。小米、美团、滴滴、BAT都有高管陆续离开建立自己的事业。

那么求职者在选择公司投递简历的时候,如何甄别公司孰优孰劣?或者说,如何选择一家优秀的公司从而加入其中,实现双赢?

求职面试最重要的是简历?错,盲目选择赛道才是大忌

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在投递简历时筛选。

前面罗sir说到择业和方向上的选择,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关于“如何选择公司”这件事。

现在基本我们招聘都是用手机APP来完成,行业不用说,前面已经提到了;就公司来说,我认为我们选择公司的时候可以用求职软件上的智能筛选来帮助我们初步挑选公司。

1.进入融资阶段

不管是天使轮还是A轮或者是几轮,但凡进入过融资阶段的公司都是被私人投资或者投资机构所看好的公司。

这种经历过融资阶段的公司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进入:

  1. 商业模式和技术壁垒这两者之一得到资本市场的肯定
  2. 有钱,得到资本注入,这是现代公司最重要的事情,这意味着有一定的现金流
  3. 有资源,资本方在某种程度上会给予公司一些资源,这包括技术对接或者销售方对接
  4. 更合理的公司管理结构和效率革新

融资就意味着资本方看好公司的商业模式或者技术优势,这也就意味公司有钱、有资源、还有科学化的管理结构;这几点,恰恰是今天的很多小公司所不具备的优势,也是最为致命的点。

2.看公司口碑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吃喝玩乐才有消费者评论,借助于互联网的信息公开透明,当你认为这家公司不错的时候,我建议你再去看看这家公司的贴吧或者上看准网、职友集等点评公司的网站。

你可以在这上面更为直观的看到员工对该公司的评价,这有助于你了解公司的优缺点,这不仅是你进入公司的衡定标准,也是你面试的时候对公司的一个掌握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你要分辨这其中哪些只是主观评价、哪些才是客观评价,哪些是事实、哪些只是他们的情绪观点。

在这类评价公司网站中,有一些人的评价也的确不够客观,这仅仅只是你参考的意见,而不应该是绝对标准。

求职面试最重要的是简历?错,盲目选择赛道才是大忌

3.别被“公司外表”欺骗

很多求职者在跟罗sir沟通的时候,都会提到一点,那就是该公司的办公环境。

例如“我看到那家公司的办公地点,我就直接走了。”又或者是“那家公司的办公环境太low了,真的真的不匹配我的气质”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

我的建议是,先别急着走。经济学告诉我们,当企业的成本过多花在某项上的时候,那么势必在别的项目中就会减少成本的控制,因为企业总体的利益是为了盈利,而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而已。

哪怕有的企业的确是在高大上的5A写字楼,但也请相信,要么是实力强大、要么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又或者是为了客户或者是提升自身的企业形象而已。

根据这个原理呢,其实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信息。那就是企业的办公环境高或者低,本质上都是为了盈利。

换句话说,一个企业如果能在房租这项成本上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那么企业就能在别的地方扩大自己的开支。

这个地方可以是员工的薪资、又或者是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等等。

总而言之,千万别被企业的“外表”所欺骗。更为理性的方法是,先进去,了解面试之后再做打算,来都来了,沉没成本也是成本。

这样的公司,我相信一定会有;而罗sir自己也曾碰见过这样的公司,办公地点在一家毫不起眼的医院楼上,而之所以这样选择,公司的理由也很简单,办公地点一是因为员工都是纯销售需要在外,另一方面客户也不太会往公司跑。

且这家公司在他们所从事的领域中,福利薪资待遇都算是数一数二,算是非常良心的企业了。

【罗sir说】:判断公司三要素:融资、公司口碑、和千万别被“公司外表”所欺骗。

求职面试最重要的是简历?错,盲目选择赛道才是大忌

结语

今年的“金三银四”求职季与往年的确大不一样,今年的旅游业、酒店业和餐饮业等第三产业都受损严重,这对该行业的求职者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但与此同时,直播、手游等依托于线上的公司却大放异彩,市场永远是把双刃剑,我们个人所能做的终究十分有限,关键就在于“黑天鹅”事件带给我们的不确定性。

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关键还是提高我们自身的“免疫力”。

借用最近网上很火的一段话:

当坐在同一列车上,有人感染,有人安全,这是机体免疫力;

同样的隔离,有人一年吃喝不愁,有人一星期就金钱拮据,这是财务免疫力;

同样是待在家里,有人读书、学习、空中课堂等很自律,有人睡觉、看电视、玩游戏,混混沌沌过一天,这是价值免疫力;

这场天灾,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对所有人的体质、阅历、认知、人性、良知、勇气、思想、灵魂、价值观等,都是一场赤裸裸的甄别与筛选。

所以,战胜意外与不幸,我们最重要的选择是提升自身的所有免疫力。

终生学习,这本身就是免疫力。

最后,祝各位求职者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求职面试最重要的是简历?错,盲目选择赛道才是大忌

作者:罗sir,你的每一步,都不应该毫无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