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節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2月19日前後,太陽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

雨水節氣,標示著降雨開始、雨量漸增,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進入雨水節氣,我國北方陰寒未盡,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很冷;南方則開始春意盎然。

《爾雅》中曰:“天地之交而為泰。”天地和同,聯手“釀造”雨水,所以春之水為泰。“春”字體現陽光,“泰”字體現雨露,皆是萬物所需。甘雨時降,萬物以嘉。

古人有“望杏瞻榆”的習俗,望著杏花開,看著榆錢落。所謂“杏花春雨江南”,只寫了杏花開時的唯美,沒有寫杏花開後的繁忙春耕。中國現存最早的農學專著《氾勝之書》中說:“杏始華榮,輒耕輕土弱土,望杏花落,復耕。”

而當榆樹結莢時恰好趕上下雨,就可以開始忙著種豆子和穀子了:“三月榆莢時,有雨,高田可種大豆”。“三月榆莢時雨,高地強土可種禾。”

花開管節令,鳥鳴報農時”。雨水節氣,在南方被稱為“可耕之候”,就是可以春耕了。

雨水三候:

一候獺(tǎ)祭魚:雨水時節,“此時魚肥美,獺將食之,先以祭也”,是說水獺把它捕獲的魚都在岸邊碼放好,嘚瑟一下,但在想象豐富的人們看來,這如同祭祀時整齊擺放的供品一樣。


二候候雁北:所謂候雁北,說的是鴻雁向北遷飛,途經此地。九九歌謠中“七九河開,八九雁來”的“八九雁來”正是候雁北。大雁從越冬地向度夏地飛去,途經我們的觀測地,或許會在本地“服務區”歇個腳,加頓餐,喝口水。

三候草木萌動:雨水開始,草木有些在地下萌芽,有些在地上萌發,彷彿是天人相遇的洋洋喜氣。從此,大地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節氣養生】

五行中肝屬木,在味為酸;脾屬土,在味為甘。中醫認為肝主生髮,故春季肝氣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養生不當容易損傷脾胃,從而導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在雨水節氣之後,隨著降雨有所增多,寒溼之邪最易侵擾脾胃。同時溼邪留戀,難以去除,故雨水前後應當著重養護脾胃。

雨水節氣中,地溼之氣漸升,且早晨時有露、霜出現。所以針對這樣的氣候特點,飲食調養應側重於調養脾胃和祛風除溼。脾胃能消化五穀,是氣血生養之源,所以此時要多吃五穀雜糧。

春季肝旺而脾弱,飲食上宜少酸多甜,可多食大棗、菠菜、荸薺、甘蔗、茼蒿、山藥等。風多物燥的天氣易使口舌乾燥,宜食果蔬及湯粥,如枸杞粥、紅棗粥、銀耳粥等,調補脾胃亦可用白菊花、決明子、西洋參等。雨水後,春風送暖,致病的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故春季傳染病常易暴發流行感冒。每個人應該保護好自己,注意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養生推薦】紅棗枸杞茶

功效:紅棗性溫味甘,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枸杞性味甘平,滋補肝腎、養肝明目、消除疲勞。

常喝紅棗水對於經血過多而引起貧血的女性可起到改善面色蒼白和手腳冰冷的補益功效。

原料:枸杞子一大把,紅棗5-6顆。

調製:把枸杞、紅棗放到一起,煮沸之後,燜5分鐘,在開火煮至沸騰,起鍋前加入少許冰糖,快速攪拌均勻,待降溫後加入一勺蜂蜜。

小貼士:若擔心紅棗會上火,可以去了核之後再熬滾。

雨水時節,春雨滋潤著大地,願雨水沖走你的愁煩,雨絲捎去你的思念,雨點滿足你的心願。雨水節祝你: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當下的我們,還處在另一場疫情的“風雨”中,謝謝那些為我們撐傘的人!陽光總在風雨後,有你們,雨定會停,天定會晴

《初春小雨》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詩意節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詩意節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春雨》

--唐·李商隱

悵臥新春白袷衣,

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

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

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鐺緘札何由達,

萬里雲羅一雁飛。


詩意節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詩意節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

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

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

猶及清明可到家。


詩意節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詩意節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雨水》

--長卿

卿本仙婕帳中花,

奈何二月不還家。

鴻雁聲聲傳消息,

輕轉飄灑滿天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