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长征》|生命承载的万水千山,无不令人怦然心动

夜读《长征》|生命承载的万水千山,无不令人怦然心动

所有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红军官兵,心里无不向往着没有苦难的生活,这种向往令他们不畏艰险、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尽管他们倒下的时候、鲜血流尽的时候,每个人都年轻得令我们心疼不已。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夜读《长征》|生命承载的万水千山,无不令人怦然心动

分散在这片国土上不同区域内的红军,无不是在根据地遭到敌人毁灭性的“围剿”或是在军事指挥发生失误的情况下,被迫开始长征的。如何一次次地在绝境中突围、在巨创中重生,如何一次次地进行严峻的自我纠正、自我修复,长征考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和意志,历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和军事智慧,并最终促使中国共产党形成高度的团结一致,开始独立自主地领导武装力量,独立自主地开创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夜读《长征》|生命承载的万水千山,无不令人怦然心动

分散在这片国土上不同区域内的红军,在各自经历了千难万险的长征后终于集结在一起。尽管总兵力损失将近四分之三,但是集结在一起的红军都是经过了艰苦卓绝的生命历练与意志洗礼的。红军的敌对者永远没有明白的是,他们要“剿灭”的并不是一群“匪”,而是伫立在人间的一种信仰、一种主义、一种理想,世界历史上迄今还没有用杀戮手段将一种信仰、一种主义乃至一种社会理想彻底剿灭的先例。那么,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之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必将是一支不畏一切艰难险阻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夜读《长征》|生命承载的万水千山,无不令人怦然心动

分散在这片国土上不同区域内的红军,历尽苦难和牺牲转战大半个中国,令之前从未见过共产党人和工农红军的百姓了解到他们的政治信仰与社会理想:反对剥削和压迫,建立公平和平等,而工农革命将给予劳苦大众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长征为中国共产党和他领导的工农武装赢得了相当广泛的社会民众基础,在紧接着到来的抗日战争中,当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时,这种基础让中国共产党受到了全国绝大多数民众的信任与拥护,并为中国人民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政治保障。

夜读《长征》|生命承载的万水千山,无不令人怦然心动

长征是黑暗天际间进裂出的一道照彻大地的光亮。

回首长征,我们始知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什么是不屈的意志,什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英雄主义。

无疑,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不败皆源于此。

具备了这样的精神,中国革命才得以取得胜利。

具备了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才得以历经苦难而生生不息。

具备了这样的精神,中国就有希望争取到光明灿烂的未来。

长征永存人类史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