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靠"抠门"名垂史册,节俭起来令人心疼

皇帝,九五之尊、富有四海,拥有尊贵的身份,皇帝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平常稍微再浪费一点,也在情理之中。

天子尚俭,是百姓之福,但是凡事都有个度,天子太过节俭,发展成道光皇帝这样,就未必是好事了。

一直有传闻说道光皇帝"抠门"成性,他到底能有多抠呢?

做皇子时初露端倪

那么道光皇帝是不是以前挥霍浪费,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直到自己当了皇帝才发现各类支出如此繁复,由此提倡节俭的呢?

历史并非如此,早在道光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非常注重节俭了。

道光帝靠

(少年道光帝 剧照)

嘉庆二十三年,道光随父亲到沈阳故宫祭祖的时候,嘉庆帝曾经叫来道光帝,并命人将皇太极、努尔哈赤当年打仗的东西取出来,拿给道光看。

嘉庆帝说:"你看,当年先帝打下江山多么不容易!那时候穿着破布衣服,用着简陋的工具征战四方,先祖创业艰难啊!我们要好好守护大清的江山!"

道光皇帝深受感动,一想到先祖的苦,不禁鼻头一酸,于是他发誓要当个节俭的皇帝,不搞奢靡浪费。

回家以后,他还把今天的经历说给了自己妻子听,妻子也非常感动,两人一合计,当即将自己屋内的华丽的陈设搬了出去。

又打发太监出去买了两个烧饼,在家里用热水就着烧饼,简单的解决了晚饭,并且,吃过立刻上床睡觉,这样又可以省下点灯的费用…

道光帝靠

(火烧)

道光带头节俭

在道光的意识里一直有一种责任感,就是百姓的日子过的不好,是因为自己这个做皇帝的做的还不好。

那么,不够好,该如何改进呢?道光说了:我这个做皇帝的要带头省吃俭用,省出来的给老百姓用!节俭,就是道光心中救济天下苍生的良方。

历代皇帝的起居用度,都是用四海之内最好的,道光不一样,他就用最普通的生活日用品,吃东西也只吃最省钱的那几种、衣服最起码要一个月一洗,除了龙袍不打补丁,其他的破了就"缝缝补补又三年"。

道光如此节俭,但他竟然想不到,历朝历代虽有一些朝代是因为铺张之风过剩才亡了的,但历史上又有哪个朝代是靠节俭把国家发展起来的呢?

传说有个姓曹的大学士,因为也是那种一毛钱都要好好规划的性子,跟道光一样抠门,两个人脾气相投,经常一起议政,当然,说的不是怎么改革、打仗,而是家里如何运转能更加省钱。

道光帝靠

(道光年间铜币)

谁能想象,堂堂皇帝所关注、谈论的竟然是一些家庭妇女所关心的事情,那这个国家能好的了吗?

如此木讷的思维,这么小的气度和格局,道光确实不是帝王之才。

严格要求身边人

道光皇帝对自己的要求已经到了苛刻的地步,俗话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道光对身边其他人的要求会不会稍微好一点呢?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道光年间,宫中太监全部都穿着粗布衣服,要是哪个太监穿了新衣服,一旦被道光皇帝发现,一定严惩不殆。

道光皇帝还会对自己的官员要求严格,上朝的时候,他总会对穿着光鲜亮丽的官服的官员侧目提醒,眼神中流露出厌恶的神色。

道光帝靠

(道光帝 画像)

在道光的高压下,那个时候的官员不敢置办新衣服,只敢穿着旧衣上朝,若是能身穿浑身四五个补丁的破旧衣服,没准还会得到皇帝的称赞和嘉奖…

道光皇帝不只对太监、官员抠门,对自己的妻子照样抠门。道光会亲自考察各嫔妃的吃穿用度,一旦有人奢侈浪费,就可能被降级、罚俸,严重的还可能被打入冷宫。

他还甚至命令后宫嫔妃人人必须会一些针线活,皇上的衣服破了,就交给后宫给自己缝补,这样就不用多花内务府的钱了……

道光这样疯狂的缩减宫中的吃穿用度,宫中人人苦不堪言,况且,道光把自己的精力都花在了"开源节流"中的节流中,再怎么节俭,不懂得开源,终究是穷死的命。

道光首次开荤

道光不准过各种节日,但道光对自己这个同样厉行节俭的皇帝非常愧疚,感动于她为自己所做的各种,于是想破例为皇后办个寿宴。

生日宴会当天,来参加的王公大臣都惊呆了:皇后生日盛宴,皇帝竟然只在桌子上摆着打卤面,每人一晚生日面来祝寿…

道光帝靠

(道光帝与皇后 剧照)

后来大家才知道,为了这次生日,道光皇帝特批宰了两头猪,这已经是道光能接受的最盛大的宴会阵容了吧。

乾隆一生六次南巡,吃穿用度都是用能搞到的最好的,在邻国之中,那时候的大清国力多么强盛,乾隆为母亲祝寿请路边捧花送迎的老人"群演",能花费白银十万两!

道光帝靠

(乾隆年间 太后大寿图)

比比看,道光的爷爷乾隆皇帝多么奢侈!道光从小也是见惯了大富大贵的呀,一个生在盛世的皇帝,能做到如此节俭,真让人难以理解。

节俭是优良品德,但也不能太过节俭,以致影响正常生活啊!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过分强调节俭,把金钱放到一个过高的位置上,实际上不利于各种资源间的相互转化。

如果道光只是一介农夫,这样管理自己的小家庭是没什么问题的,但这样管理一个国家就显得太过拙劣了。

道光善良,善良的有些木讷,道光虽然当了皇帝,决定一些军国大事,但他的思维还简单的像个十岁的小孩子,这样又如何面对复杂的官场、世界呢!

后人都用"循规蹈矩"一词来评价道光皇帝,也就是说,他太乖了,难以对复杂的形势做出及时的反应,不懂变通,只知道守祖制、守祖制,最终耽误的国家的发展。

道光皇帝一生克俭,却没能留下节俭美名,反倒招惹了后世一身的骂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