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蒙古族的打穀場節

蒙古族的打穀場節


打穀場節


四子王旗——蒙古族的打穀場節


打穀場節,蒙語稱為“烏圖如模塔裡呼”,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是從興畜節演變而來的。在東部從事農業的巴林旗等蒙古人,常在打穀以前擇吉日舉行,對打穀場上使用的工具都要擦一下,並誦唸祝辭,用各種食品供祭,從事打穀勞動的蒙古族人要叩頭,然後互相敬酒聚餐,後進行各種文體活動。

蒙古族

四子王旗——蒙古族的打穀場節


蒙古族是主要分佈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遊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此外,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佈,鄂溫克族和土族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族的分支。


四子王旗——蒙古族的打穀場節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


四子王旗——蒙古族的打穀場節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儘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誌。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而且音樂、舞蹈也在藝術上居於相對顯赫的地位。


四子王旗——蒙古族的打穀場節


蒙古族是一個熱情好客、講究禮儀的民族。同輩人相遇互請安,說聲“門德”(問好),遇長輩先請安,騎馬或坐車路遇先下馬(車)後請安。這種禮節男女老幼皆宜,只是男子請安,單曲右膝,女子請安則曲雙膝。無論男女,對長輩、師長都倍加尊重。


清新的空氣,明麗的陽光,晶瑩的露水,給了他們純潔的心靈,蒼茫的原野,狂暴的風雪,嚴峻的天氣,給了他們粗獷和堅韌的性格。


四子王旗——蒙古族的打穀場節


在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土地上,滲透著阿爸的汗水,阿媽的奶汁,珍藏著蒙古族人民勤勞、樸實的靈魂,記述著一個馬背民族的古樸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