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好孩子》:三歲女童被母親暴打,家暴背後原因令人痛心

每個孩子從出生就是一張白紙,他的父母就是繪畫師,父母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就會如何對待這個世界。

《你是好孩子》是2015年在日本上映的一部影片,整部影片以小孩為主線,講述了家庭成長環境帶給他們的影響,影片全程以不緊不慢的方式展現,故事脈絡清晰,將黑暗與治癒系完美結合。

每一個被家暴的孩子背後都有一段讓人心痛的故事。

《你是好孩子》:三歲女童被母親暴打,家暴背後原因令人痛心

1、原生家庭的痛

水木雅美是一個帶著女兒獨居的母親,丈夫常年在海外工作,雅美的女兒彩音只有三歲,她的身上滿是淤青。

雅美對女兒要求很嚴格,只要彩音做錯一點事就會遭到雅美的一頓暴打。雅美帶女兒去公園和朋友聚會,別的小孩都快樂的一起玩耍,只有彩音一個人怯懦的待在一邊,鄰居好友陽子的兒子小光主動邀請彩音一起玩,很快兩人玩成一片,彩音看到小光的媽媽推著嬰兒車,也想推,小光看到也要過來搶,導致嬰兒受驚哭泣。回到家的雅美便對彩音拳腳相加,一邊打一邊說她為什麼要做多餘的事,彩音不斷的說對不起,蜷縮著身體保護自己,可是媽媽仍然不放過她,直到打的彩音無法動彈。

然而打完後的雅美又把自己關在廁所裡不斷的自責和後悔。

《你是好孩子》:三歲女童被母親暴打,家暴背後原因令人痛心

雅美會經常趴在鄰居陽子的門上聽裡面的動靜,她想知道陽子會不會打孩子,可是裡面從來都是歡聲笑語,沒有孩子被打的哭喊。

和別的寶媽在公園聚會,她也會格外留意別人是如何對待犯錯了的孩子,比如孩子搶餅乾導致餅乾灑了一地,可是孩子也只是被教訓,並沒有被打。

在一次去陽子家做客時,彩音玩蹦床跳得太熱,脫掉了打底褲,腿上的淤青漏了出來,雅美很慌張,她怕陽子看到。而陽子卻一直在回憶孕育孩子的艱辛。

彩音玩的太高興,不小心打碎了茶杯,雅美頓時怒火中燒,彩音立刻條件反射抱頭痛哭並說對不起,正當雅美要打彩音時,陽子緊緊抱住了她,原來陽子和雅美一樣,在童年時被自己的父母家暴,雅美現在不受控制地將自己童年時的痛苦施加在孩子身上,而陽子小時候因為有鄰居婆婆的呵護,內心才有了光明,意識到家暴的危害,才對自己的孩子倍加呵護。

《你是好孩子》:三歲女童被母親暴打,家暴背後原因令人痛心

雅美的內心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她因為受原生家庭的家暴影響,不知道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沒有親近孩子,甚至連孩子的頭都沒摸過。陽子對彩音說:“我家有蹦床,還有很多玩具,你要不做我的孩子吧!”彩音毫不猶豫地回答:“不要,我要媽媽!”並緊緊得抱住媽媽。

阿德勒說: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

想想孕育孩子的過程,經歷了懷孕的各種苦,到生產時撕心裂肺的痛,才得到一個聰明可愛的寶貝,父母又有什麼理由不去愛他呢?

當父母以為孩子好的名義對孩子發脾氣,甚至打罵孩子時,孩子們毫無抵抗能力,可是孩子們從來沒有怨恨過父母,即使別人的父母再好,也不曾背叛父母,在這世上,他們永遠都最愛自己的父母。

《你是好孩子》:三歲女童被母親暴打,家暴背後原因令人痛心

2、你是壞孩子

相比內心深愛自己的孩子卻因為受原生家庭影響而家暴的父母,有一種家暴更可怕,那就是對子女沒有愛。

岡野匡是櫻丘小學四年級的班主任,班上有個學生叫神田裕太,因為上課不敢和老師打報告上廁所而尿了褲子,同學們都嘲笑他,他總是一個人待在操場的角落。

通過岡野和神田的交流可以知道,神田的媽媽是護士,整日忙於工作,他和繼父在家,繼父每天不是睡覺就是賭博,繼父每天只給神田吃一頓晚飯,還是麵包,讓他每天五點以後再回家。神田的媽媽和繼父都不喜歡他,說他是壞孩子,神田問班主任岡野,怎樣做一個好孩子。

岡野送神田回家,想問問神田的吃飯情況,卻被神田繼父咆哮多管閒事,岡野灰只得溜溜的離開,轉身神田就被繼父拖進家裡暴打。

《你是好孩子》:三歲女童被母親暴打,家暴背後原因令人痛心

岡野想通過學校幫助神田,但神田卻閉口否認被繼父打的事情,岡野又氣憤又無奈。

岡野因無法管控班級學生和女友劈腿而傷心,待在家裡情緒很失落,姐姐卻讓侄子去抱抱他,當侄子摟著岡野說加油的那一刻,他突然就被治癒了,於是他給學生們佈置了一個作業:被家裡人擁抱。

交作業的時候,他問孩子們被擁抱是什麼感受,孩子們說很舒服,很不可思議的感覺,不可否認,孩子們都喜歡被擁抱,而神田卻沒有來上課,很顯然,他是不可能得到父母擁抱的。

放學後,岡野突然意識到,他或許可以給神田擁抱,於是他向神田家狂奔而去。

生而不養,是父母的罪過,在沒有愛的家庭裡,孩子的世界是黑暗的,就算他做得再好,也依然被貼上“你是壞孩子”的標籤。

當我們遇到這種在沒有愛的家庭裡成長的孩子,作為外人的我們或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救他們,哪怕是給他一個擁抱,也可以給他幼小的心靈帶來溫暖。

《你是好孩子》:三歲女童被母親暴打,家暴背後原因令人痛心

3、總是做錯事

家庭暴力不僅是拳腳上的暴力,語言暴力也會毀了一個孩子。

弘也是岡野隔壁班的學生,患有自閉症,生活在單親家庭,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是超市理貨員。

佐佐木明子是個獨居老人,她的父母和弟弟都在戰爭中死去,她是孤獨的,沒有人關心她,但弘也每天上學放學都會和她打招呼,雖然只是說你好、謝謝、再見,但她也會覺得溫暖。

一次弘也弄丟了家裡的鑰匙,明子邀請他到自己家做客,弘也的母親趕來後不停地說對不起,因為自己的孩子患有自閉症,所以總是會被人當做另類,被嘲笑,所以每次都需要無數次的跟別人道歉。

但是明子卻表揚弘也是個好孩子,懂禮貌,樂於助人,弘也母親流下了眼淚,從來沒有人表揚過弘也,從此明子也和弘也他們成為了一家人。

不要嫌棄孩子麻煩,尤其是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他們需要更多的鼓勵與誇讚,而不是惡語中傷,特別是父母,多一點鼓勵,多一點平等對待,孩子就會更明朗,病症才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你是好孩子》:三歲女童被母親暴打,家暴背後原因令人痛心

這世上做什麼都要持證上崗,教師有教師證,護士有護士證,唯獨做父母不需要,誰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也許焦慮,也許彷徨,但請溫柔的對待孩子。

岡野匡的姐姐說:“我對那孩子溫柔,那孩子就會對別人溫柔,疼愛孩子,世界才會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