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 打麦场

秋收时节,$$村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由于机械化程度还很低,没有脱粒机,秋收采用繁重的手工作业流程。农民拿镰刀割麦子、割稻子,割苏子,搬玉米棒子,麦子和稻子由于量大,占地方,收粒需要专门的脱粒机,所以会集中堆在广场上等待脱粒、扬场、晒干、收仓。

中秋节前后,是秋收农忙时节。街坊邻居们都忙了起来,像蚂蚁一样热闹、有序的忙碌着。我家也不例外,周末大清早,我就被干农活的爸妈吵醒,说今天要去麦田里割麦子,三亩地,估计要两三天才能割完。我们一人一把弯月状镰刀,明晃晃的,刀刃透着青幽的寒光。提了一篮子灌满水的水瓶,还拎了一个大西瓜,走出本巷子,右转过了几个巷道,就到了田野边缘。在阳光的照射下,前面是一望无际的金灿灿的麦田,中间套种着一行行的绿油油的玉米杆杆,中间是一条又宽又长的黄土路伸向田野深处。土路前方有几个

庄稼汉手拿镰刀,拎着水壶,带着草帽,向前走着,偶然听见咚咚咚的手扶拖拉机或四轮拖拉机车,拉着满满一车麦剁子开往队上的麦场里。左转右转,走着走着,就到了自家田里,这一块最大,有一亩,其他处还有几块小点的。我们脱掉外套,只穿一件衬衫,拿着镰刀就下了田,左手朝着麦穗颈部揽了一把沉甸甸的麦子,右手挥动镰刀朝麦秆根部割断,左手顺势把麦子整齐放倒在田里,排成一排晾晒水分。如此反复,一片、两片,更多片,麦子乖顺的躺在了地上;半行,一行,更多行,麦子排成一列倒在了玉米间的田里。开始,我能干的热火朝天,动作越来越熟练,速度也越来越快,有时遇到麦子灰尘大的地方,我们就像沙尘里的鱼儿,自由穿梭,当然不可避免的要吸入一些灰尘。个把小时过后,我们每人已经割了约宽两米,长五十米的两行麦子,坐在玉米杆杆阴凉下歇息,擦汗,喝水,吃瓜,聊天,身边偶有有微风吹过,很凉爽。衬衫汗湿了又干,留下一圈圈白纹,鼻涕里都是黑色的灰尘,脸上和脖子的汗痕一溜溜的,皮肤被碱汗和灰尘浸染的有点发红,也有可能是对灰尘过敏。歇息完了,我们又继续割麦,快到中午时,整块麦田都被我们割倒了,我们完成了既定的任务,轻松的回家了。中午十分炎热,身上还有很多麦灰,有些发痒,我就直奔七星渠,脱了衣服痛快的逆流冲浪和各种游泳。然后回家吃饭睡午觉了。下午出发又割了一块麦子,几天之内,自家几亩麦子已经全部收割完成。剩下的就是隔两三天去把倒在田上的麦铺子,翻起另一面,继续晾晒,以防以后堆成大麦堆发霉变质。晾干之后,就用编好的草绳捆成直径半米多的麦垛子,扛到路边车子上,然后拉往队里的麦场里堆好,等待脱粒机脱粒。脱粒机十分笨重,需要三五个人一起推才能移动到合适地点。由于有好几亩的麦穗需要脱粒,工作量大,邻居往往相互协作,彼此帮忙,需要六七个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大麦堆上,往下扔,下面有个人解开绳索,脱粒机入口皮带旁有个人往里推麦子,脱粒机底下有个人往旁边掏麦粒,和入口相对的另一边喷出的大量麦秆需要有个人用四股叉挑远,远处的麦秆有个人扎起来,再堆好,等着卖给造纸厂之类的。

一天,邻居商量好开始打场了,我们早上准备已毕,拉着车子,带着工具,就向队里麦场进发,麦场上机器声动天地,脱粒机,大风扇们都在不停的工作。排队先是隔壁刘家开始,我帮忙挑柴,累了轮换捆麦杆,其他各司其职,几个小时过去了,第一家完了,然后第二家,第三家,我早干不动了,就找个麦秆堆里睡着了。不知不觉,我被吵闹声吵醒了,天已经黑了,麦场四周亮起了明亮的灯光,一个个大麦堆像是巍峨的小土山一样,矗立不懂,留下一个个大黑影子。我绕过动力线电杆、电闸、电线,问还在打场的妈妈,轮到我家了没,妈妈说快了。过了又不知道多久,终于轮到我家了,我立马精神了起来,使劲干起来,不知过了多久,我家用的脱粒机的轰隆声停了,我家是今天最后一家,我想活终于干完了,地上堆了一大堆的麦粒。但是妈妈说,还要用大风扇把麦粒里的麦秆,灰土等杂质扬走,于是远处电闸往上一推,又开动了大风扇哗哗哗的开始扬场了。我干了不知道多久,累了,躺在麦秆旁边歇息,满天的星星忽闪忽闪的,有的在动,有的不动,夜晚的微风凉飕飕的。又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感觉天都快亮了,我们拉着车子,载着一袋袋麦粒,回到了家里,感觉家里太好了,太温暖了,太舒服了,我爬到炕上,不一会就睡着了。


秋收 打麦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