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唱詞中的旖旎風光與愛恨離愁

平日聽戲看戲,

只顧欣賞獨特的唱腔優美的身段,

為大師們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的風采所迷,

為戲曲中動人的愛情、悽婉的身世、勵志的故事而或喜或悲。

偶然靜下心來,

細細品味這戲曲中的唱詞,

卻發現唱詞才是大美所在,

字字璣珠,萬般柔腸。

  1. 牡丹亭 湯顯祖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戲曲唱詞中的旖旎風光與愛恨離愁

未出閣的小姐杜麗娘,正值二八年華,卻養在深閨人未識。初見繁花似錦的好春光,看到鶯歌燕舞斑斕春色,驚愕不已。轉念,這美景自己竟不曾知曉,不被欣賞的美景又何談美景,正如自己的青春年華也在浪費。在這段詞中,以“良辰美景“對“賞心樂事”,用良辰美景反襯出杜麗娘的傷春情懷,是杜麗娘青春覺醒開端,和對外界世界自由自在的嚮往。

湯顯祖的《牡丹亭》,可謂千古絕唱,文字溫婉旖旎,如畫卷悠悠展開,美不勝收。在哲學上面,更是對統治思想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反抗,因而塑造了杜麗娘與柳夢梅這一對反抗封建的有情人,可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2. 西廂記 王實甫

碧雲天,

黃花地,

西風緊,

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

總是離人淚。

戲曲唱詞中的旖旎風光與愛恨離愁

碧雲天黃花地,本是秋高氣爽的美景,可無奈,在離別人眼中,便成了蕭索寂寥之景,西風勁吹,北雁遠飛。染紅楓葉的不再是秋霜,而是離人的血與淚。寥寥數語,未言離別,未道相思,卻已是心痛如許。

王實甫《西廂記》“天下奪魁”絕不是謬讚,無論是打破封建桎梏追求自由愛情的崔鶯鶯與張生,還是活潑可愛的紅娘,都是鮮明的形象,無不體現著對於封建的控訴,和對於自由的嚮往。

3. 長生殿 洪昇

【繡帶兒】這釵兒雙頭比並,這盒兒同心相映。

原指望兩情堅似雙星,又誰知飛來橫禍,

恨層層死生離別須臾頃,只為那一點痴情。

愛河沉未醒,拜天地,心至誠,

寬宥我重重罪孽深。

陳將軍哪,陳元禮!你且捫心自省,

為什麼威風不向那逆寇逞,苦苦地逼俺一命!

陛下!三郎!

祝願你康寧壽永,祝願你康寧壽永!

縱孤魂淒冷,拼向九泉待等待等!

戲曲唱詞中的旖旎風光與愛恨離愁

《長生殿 埋玉》這段唱詞描寫了楊玉環被逼自盡前的泣訴。一心向往天長地久無絕期,又怎料飛來橫禍生死隔,即使不甘心又怎樣,即使不懂“為什麼威風不向那逆寇逞”又如何,也只能以身赴死換取愛人的福壽安康。將楊玉環死前的不甘、絕望以及對於愛人的不捨表現的淋漓盡致。

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故事有過很多版本的演繹,白居易《長恨歌》中反思和批判了由於“漢皇重色思傾國”“從此君王不早朝”導致的這段愛情悲劇;白樸《梧桐雨》中描寫楊玉懷逝去,李隆基夢中相見被梧桐雨驚夢,所表現的是對於這段愛情的同情。而洪昇《長生殿》將“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纏綿悱惻的愛情表現的淋漓盡致,並最終為這段愛情譜寫了一個嶄新的結局,讓二者仙境相會永不分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