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娃不愛說話的5個真相,4個小技巧幫娃打開話匣子,建議收藏


揭開娃不愛說話的5個真相,4個小技巧幫娃打開話匣子,建議收藏

引子

不少父母經常遇到這樣的困惑,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孩子卻變得越來越“金口難開”。想要和孩子好好聊聊學習的事情、聊聊人生,可孩子卻像個悶葫蘆,常常不願開口說話,父母越是追問,孩子越是沉默不語,和平時的表現簡直是判若兩人。

父母如果發現孩子沉默不語,不愛說話,就要找出具體的成因。對不同成因,就要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這樣的問題。

01 孩子沉默不語、不愛說話的五個原因

通常來說,孩子沉默不語、不敢開口說話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孩子不願開口說

父母與孩子之間想不到一塊兒,也就是俗稱的出現了隔閡。比如孩子明明只是想和媽媽分享一點自己的快樂,可媽媽卻把這件事變成了對孩子的一場思想道德教育課。可想而知,這個時候孩子的內心深處該是多麼的崩潰和失望啊!孩子以後自然就不願意和父母說了。

揭開娃不愛說話的5個真相,4個小技巧幫娃打開話匣子,建議收藏

二是孩子無話可說

孩子沒話可說,這問題主要出在溝通上,簡單來說,就是父母所聊的話題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孩子沒有興趣,當然就很難打開話匣子,最後演變成“大眼瞪小眼”的尷尬局面。解決方法是要找到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尤其是孩子親身經歷過的事情,這樣就能避免孩子無話可說的現象。

三是孩子不敢開口說

要讓孩子開口說話,除了前面所說的有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這就是要滿足孩子的安全感,孩子缺乏安全感,自然就不敢開口說話了。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源頭一般來自於兩個方面:

  • 1.孩子受到他人的威脅,比如受到同學等的威脅,導致父母在詢問孩子的學校生活時,出於內心恐懼和害怕,只好顧左右而言他或乾脆不開口;
  • 2.有的父母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比如要求每次表達都必須要完美,這導致孩子產生害怕說不好而被父母批評的心理負擔。

四是孩子講話經常被父母隨意打斷

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也為數不少。具體表現在孩子在和父母溝通中,還沒有說上幾句,話就被父母隨意打斷了,而且都是因為被父母判定為講得不夠好才被打斷的。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失去開口說話的信心了。

揭開娃不愛說話的5個真相,4個小技巧幫娃打開話匣子,建議收藏

五是孩子感到父母是在敷衍自己的講話

如果父母每次聽孩子說話時,都能做到認真傾聽的話,孩子就會感到父母對自己很重視,他很自然就會期待著下一次能有機會再說給父母聽。反之,如果孩子覺得父母是在敷衍自己,自己開口說了半天,父母根本就沒有在認真傾聽,那麼,孩子就會對這樣的溝通失去了興趣,也就不會期待下一次說給父母聽,自然“墜入”了沉默不語的行列。

02 讓孩子開口說話的四個小技巧

當我們知道了孩子沉默不語的原因之後,除了在日常中要儘量避免這些原因之外,我們還可通過以下四個小技巧,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礙,讓孩子大膽開口說話。

1. 放下你的家長身份感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更願意和同齡小夥伴溝通交流,非親非故的小夥伴到底何德何能戰勝了具有血緣關係的孩子父母,原因就在於孩子和這些小夥伴至少在身份上是平等的,彼此之間是互相尊重的,有了這些前提,再加上雙方信任因素的加持,孩子當然更願意和小夥伴們溝通了。如果對這還不好理解的話,再舉一個例子,你是更願意和要好的同事還是大領導去分享自己的事情?答案不言而喻,因為領導和下屬之間身份懸殊的緣故,使得你產生種種顧慮,而無法放開去講。

揭開娃不愛說話的5個真相,4個小技巧幫娃打開話匣子,建議收藏

因此,我們在和孩子溝通交流時,最好放下家長的身份,不要以一副隨時準備說教的姿態展示在孩子面前,而是要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想法,不輕易評判,不隨意糾正,這樣可以打消孩子很多的顧慮,沒有了顧慮,孩子才能向你打開心門,最後自然也就不存在著什麼不敢開口說話的問題了。

2. 先關心孩子的感受再詢問事情細節

當孩子想要傾訴時,最合適的做法不是急於去了解所謂的細節,而是先從關心孩子的心情和感受開始,等到孩子的情緒穩定了,再接著去詢問具體的事情細節。從心理學上來說,父母這樣做,會讓孩子充滿著一種特有的安全感,會覺得自己的傾訴得到了父母的共鳴,這樣孩子就更加信任父母,也就更願意和父母溝通了。

3. 明確告訴孩子你會幫他保守秘密

我曾經見過一位親戚,孩子本來是衝著一種信任把自己尿床的事情偷偷告訴了媽媽,可沒過幾天,媽媽就在一次週末聚會時,當著眾多親朋好友的面把孩子的這件事給抖了出來,引來大家的笑聲,雖然笑聲並沒有任何惡意,但對孩子來說,卻感覺丟了面子,並對媽媽不能保守自己的秘密的行為感到失望,他於是決定以後當“啞巴”,再也不對媽媽分享任何關於自己的事情了。

揭開娃不愛說話的5個真相,4個小技巧幫娃打開話匣子,建議收藏

我們應該要理解孩子的這種感受,想象一下,如果你最好的朋友把你告訴TA的最隱秘的事傳給了其他人,你還能再淡定嗎?你肯定會很生氣,說不定下次就再也不和TA說知心話了。同理,如果父母有保守孩子秘密的義務時,卻食言了,孩子又怎能願意向父母敞開心扉呢?這樣孩子寡言少語是必然的。因此,父母要明確告訴孩子你會幫他保守秘密,以此贏得孩子的信任。

4. 給孩子誠實的讚許和獎勵

有時,孩子不說話或很少說話的原因是想刻意隱瞞自己的錯誤。面對孩子的錯誤,在孩子主動承認錯誤的時候,父母也要學會寬容,比如,孩子願意主動承認錯誤,就不要一直再追著他的問題不放手了,而應該先對孩子的誠實行為表示肯定和獎勵,然後再心平氣和、合情合理進行教育,這樣不僅容易讓孩子接受,還能讓孩子養成主動開口承認錯誤的好習慣。

揭開娃不愛說話的5個真相,4個小技巧幫娃打開話匣子,建議收藏

結語

說到底,孩子沉默不語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親子關係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成敗。那些沉默不語、不愛說話的孩子大多數是因為缺乏一定的安全感,或者是沒能和父母建立起高度信任的關係。

對這樣的孩子,父母只有花上更多的時間去陪伴他們,滿足了他們的安全感,這樣孩子反過來就會對父母產生一種信任感,當他們感覺到內心需要傾訴的時候,自然第一個就會想到自己可敬但更可親的父母,最終就會按捺不住想要向父母傾訴的衝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