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菜品

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菜品


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菜品

一,尖椒回鍋肉

回鍋肉是川菜的代表之一,是一道以五花肉、尖椒、香乾為主要材料製作的菜品。香噴噴的肉菜,為食肉族們所喜愛。含脂肪較多,有增肥的功效。

做法:

食材準備

主料:豬肋條肉(五花肉)500克

輔料:香乾150克,辣椒(青,尖)35克,辣椒(紅,尖)35克

調料:江米酒15克,鹽8克,大蔥10克,姜10克,甜麵醬15克,豆瓣辣醬15克,醬油15克,白砂糖15克,白酒15克,大蒜(白皮)15克,豬油(煉製)15克

做法步驟

1. 五花肉整塊抹上米酒(15克)、鹽(8克)、蔥段、薑片;

2. 加蓋或封上保鮮膜入微波爐高火加熱4分鐘,取出待涼,切薄片;

3. 豆乾切片;青紅尖椒切段;

4. 放油熱鍋,爆香蒜蓉,依次放入尖椒、豆乾、肉片、甜麵醬(15克)、辣豆瓣醬(15克)、醬油(15克)、糖(15克)、酒(15克)、水(15克),翻炒幾下出鍋。


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菜品

二,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是粵菜代表之一

梅菜扣肉是漢族傳統名菜,屬客家名菜。製作材料有五花肉、梅菜乾、蔥白、薑片等。成菜後,肉爛味香,吃起來鹹中略帶甜味,肥而不膩。

做法:

食材:

燒肉、梅菜乾、姜米、花生油、 汁、酒、蠔油、冰糖、胡椒粉、老抽。

做法

1.梅菜乾用水浸泡半小時,洗乾淨藏在裡面的泥沙,瀝乾水切碎。

2.燒熱炒鍋,乾鍋倒入梅菜乾粒,用中小火慢慢逼炒出裡面的水分。

3.梅菜乾炒至完全乾身後,下 汁和糖調味,盛起。

4.重新燒熱炒鍋,倒入適量花生油,油熱後倒入切成薄片的燒肉炒香。

5.在鍋邊倒入大量姜米和蒜蓉,炒香後倒入末過燒肉的水,用冰糖、蠔油、胡椒粉調味,用老抽調色後,盛起。

6.將扣肉夾著梅菜層層疊起,倒放進深碗裡,每一層都要壓緊實。

7.將肉汁淋在梅菜扣肉上,蒸約45分鐘左右。

8.蒸透蒸入味後,將碟子扣在大碗上,翻轉過來,揭開大碗。


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菜品

三,松鼠桂魚

松鼠桂魚是蘇菜代表之一,松鼠桂魚其實就是一道用魚做的菜。但是它的外形非常考究。把魚做成了松鼠的樣子。頭部,尾巴和身子活靈活現,宛如一隻正要一躍而起的小松鼠,活潑可愛。

做法:

食材:

桂魚200克,料酒2克,松子10克,胡椒粉少許,番茄醬10克,植物油500克,溼澱粉40克,食鹽適量,食醋15克。

步驟

1.將魚去鱗、鰓、鰭、內臟、皮衣並洗淨,魚頭斬下,攤開、拍扁。

2.用刀把魚背部的魚骨切掉(不要把魚腹切破),在尾巴處留少許脊骨。

3.魚去骨後,皮朝下攤開,用斜刀切成花刀,刀深達肉的4/5,不要切破魚皮,在尾巴處開一個口,將尾巴從刀口中拉出。

4.將魚身撒上食鹽、胡椒粉、料酒、溼澱粉塗勻。

5.炒鍋上火,燒熱後倒入植物油,油熱至七成,將魚蘸少許澱粉,放油鍋中炸數分鐘,再將魚頭蘸上澱粉,放入油鍋中炸,炸至呈金黃色撈出,將有花刀的一面朝上擺在魚盤中,裝上魚頭。

6.將松子放在油鍋中,待熟後撈出,放小碗中。

7.炒鍋中留少許油,放入少許清湯,加食鹽、糖、番茄醬、食醋,燒沸後,用溼澱粉勾芡,加入熱油少許推勻,出鍋澆在魚肉上,撒上松子即可

四,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是魯菜代表之一,原名為紅燒大腸,是山東省濟南市傳統名菜。清朝光緒初年,由濟南九華樓酒樓店主首創。將豬大腸經水焯後油炸,再灌入十多種作料,用微火炮製而成。成菜後,酸、甜、香、辣、鹹五味俱全,色澤紅潤,質地軟嫩。

做法:

食材:豬大腸3條,油500克,蔥末5克,蒜末5克,薑末2.5克,醋54克,醬油25克,白糖100克,清湯、精鹽各適量,紹酒10克,胡椒麵、肉桂面、砂仁面各少許,花椒油15克,香菜末1.5克。

步驟

1.豬大腸在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瀝乾。

2.炒鍋內倒油,至七成熱時,將豬大腸下鍋炸,直至金黃微紅時撈出。

3.鍋內留些油,放入蔥末、薑末、蒜末炸出香味,烹入醋,再加入醬油、白糖、清湯、精鹽、紹酒。

4.放入豬大腸翻炒,微火燒至湯汁收時,放胡椒麵、肉桂面、砂仁面,淋上花椒油翻炒均勻,裝盤,再撒點香菜末即可。


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菜品

五,蓮藕排骨湯

蓮藕排骨湯是一道傳統名菜,屬於鄂菜系,製作原料主要有豬排骨、蓮藕、鹽等。是千湖之省、水鄉澤國和蓮藕之鄉的湖北名菜。

在湖北,素有“無湯不成席”的說法,舉凡筵宴,壓軸戲必然是一罐鮮醇香美的湯。

湖北人愛喝湯,也很會做湯,蓮藕排骨湯、瓦罐雞湯、魚圓湯均為湯中佳品,待客上選。

尤其是用被譽為“水中之寶”的洪湖蓮藕做出來的“蓮藕排骨湯”,更是極具地域特色,濃縮了荊楚美食文化的精華。

做法:

食材:排骨300克,蓮藕300克,香蔥2棵,生薑1塊,

調料:料酒1大匙,胡椒粉1小匙,精鹽2小匙,味精1小匙,

製作流程

1。排骨洗淨,砍成3釐米長的節,

2。刮盡蓮藕表面的粗皮,切成塊,洗淨,

3。生薑洗淨切成兩半,

4。鍋內放適量水,放入半塊生薑、香蔥、料酒,燒沸後,下入排骨,氽水後撈出待用,

5。炒鍋置火上,加水,下入排骨、半塊生薑、香蔥,用大火燒沸,去盡浮沫後改用小火,燉約20分鐘,

6。把蓮藕、排骨及湯汁一起倒進砂鍋,再燉30分鐘,揀出生薑、香蔥不用,放精鹽、胡椒、味精即可。

特點

湯汁鮮美,藕香軟糯。

廚師一點通:

燉藕時不宜用鐵鍋,否則湯色會變黑。


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菜品

六,東坡肉

東坡肉,又名滾肉、東坡燜肉,江浙地區特色傳統名菜。

東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嚐嚐,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做法:

食材:精五花肉600克,大棗6個,小香蔥300克,姜20克,黃酒500ml,冰糖20克,白糖10克,紅燒醬油100ml,鹽3克。

步驟:

1.將姜洗淨切成大片,小香蔥洗淨。

2.五花肉切成 4釐米左右見方、大小均勻的小塊。用線繩把每一塊肉綁起來。

3.將五花肉焯水後瀝乾水分。

4.在砂鍋的底部鋪上竹篦子,在竹篦子上鋪上一層小香蔥。

5.把焯水的五花肉,皮朝下碼放在砂鍋中。

6.把薑片均勻的碼在肉上。再鋪上一層小香蔥。加入冰糖和大棗。

7.在加入鹽、白糖、紅燒醬油和黃酒,湯汁要和肉齊平。

8.蓋好蓋子,中火燒開,轉微火燉至2小時。

9.將砂鍋打開,去掉多餘的小香蔥。

10.再將肉,輕輕的取出,放入蒸碗中,再澆上點燉肉的湯汁。

11.入蒸鍋,隔水蒸制1小時。

12.出鍋,即可食用。


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菜品

七,剁椒魚頭

剁椒魚頭是湖南湘潭以及湘贛交界地方的一道漢族傳統名菜,屬湘菜系。以魚頭的“味鮮”和剁辣椒的“辣”為一體,風味獨具一格。

做法:

食材:胖頭魚魚頭1個、剁椒適量、高度白酒1大匙、胡椒粉少許、料酒1大匙、蒸魚豉油1大匙、油適量、鹽適量、姜適量、蔥適量。

1.將魚頭洗淨,從魚唇正中剖開,在魚頭下面魚肉較厚的部分斜劃幾刀。

2.將料酒、胡椒粉、鹽撒在魚頭上,抹勻,醃製約20分鐘。

3.將高度白酒倒入剁椒中,拌勻備用。

4.在醃製好的魚頭表面淋上少許油,抹勻。

5.將薑切片、蔥切段,鋪在碗底。

6.再放上處理好的魚頭。

7.然後將步驟3的剁椒鋪在魚頭上。

8.蒸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燒開,然後擺入魚頭,蓋蓋,大火隔水足汽蒸約10分鐘。

9.將蒸好後的魚頭取出,倒去碗內多餘的湯汁,撒上蔥花,淋入蒸魚豉油,然後將適量的油燒熱,潑在上面即可。


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菜品

八,臭鱖魚

又稱臭桂魚、桶鮮魚、桶魚,醃鮮魚,是一道漢族傳統名菜,徽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區(徽州即今安徽省黃山市一帶)所謂醃鮮,在徽州本地土話中有臭的意思。這“風味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肉質鮮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俗名臭鱖魚。製法獨特,食而得異香。

製法:

1 桂魚宰殺後治淨,將頭尾用精鹽醃漬片刻,然後用木桶壓制,讓桂魚自然發酵變臭,一般夏天三天,冬季為一個星期。

2臭豆腐切成一字條;野山椒去蒂剁細,臭豆腐燒好放在鍋底,

3 炒鍋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把淹漬好的桂魚下入鍋中浸炸至色呈金黃且熟時,撈出瀝油。

4 鍋留底油,投入薑片、蒜片、馬耳朵蔥,黑貓豬丁,徽州筍丁、野山椒和辣椒醬炒香出色,摻入鮮湯,待燒出味後打去料渣不用,下入炸好的臭桂魚,調入白糖、醬油和味精,燒入味後用溼生粉勾薄芡,起鍋整齊地擺在盤中間,再將炒好的黑毛豬丁,徽州筍丁蓋在臭桂魚上面,最後用香蔥稍加點綴即成。


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菜品

九,佛跳牆

做為閩菜系代表作之一,佛跳牆首當其衝,作為最出名的宮廷菜,當然要排在第一位,其間幾乎囊括人間美食,如雞鴨、羊肘、豬肚、蹄尖、蹄筋、火腿、雞鴨肫;如魚唇、魚翅、海參、鮑魚、乾貝、魚高肚;如鴿蛋、香菇、筍尖、竹蟶。三十多種原料與輔料分別加工調製後,分層裝進壇中,就好像一部野心勃勃的賀歲片,大腕薈萃自然不同凡響。

製做方法:

佛跳牆原料

主料:水發魚翅500克、淨鴨肫6個、水發刺參250克、鴿蛋12個、淨肥母雞1只、水發花冬菇200克、水發豬蹄筋250克、豬肥膘肉95克、大個豬肚1個、羊肘500克、淨火腿腱肉150克

調料:薑片75克、蔥段95克、桂皮10克、炊發乾貝125 克、紹酒2500克、淨冬筍500克、味精10克、水發魚唇250克、冰糖75克、魴肚125克、上等醬油75克、金錢鮑1000克、豬骨湯1000克、豬蹄尖1000克、熟豬油1000克、淨鴨1只

烹飪步驟

1、將水發魚翅去沙,剔整排在竹箅上,放進沸水鍋中加蔥段30克、薑片15克 、紹酒100克煮10分鐘,支其腥味取出,揀去蔥、姜,汁不用,將箅拿出放進碗裡,魚翅上擺放豬肥膘肉,加紹酒50克,上籠屜用旺火蒸2小時取出,揀去肥膘肉,潷去蒸汁。

2、魚唇切成長2釐米、寬4.5釐米的塊,放進沸水鍋中,加蔥段30克、紹酒100克、薑片15克煮10分鐘去腥撈出,揀去蔥、姜。

3、金錢鮑放進籠屜,用旺火蒸取爛取出,洗淨後每個片成兩片,剞上十字花刀,盛 入小盆,加骨湯250克、紹酒15克,放進籠屜旺火蒸30分鐘取出,潷去蒸汁。鴿蛋煮熟,去殼。

4、雞、鴨分別剁去頭、頸、腳。豬蹄尖剔殼,拔淨毛,洗淨。羊肘刮洗乾淨。以上四料各切12塊,與淨鴨肫一併下沸水鍋氽一下,去掉血水撈起。豬肚裡外翻洗乾淨,用沸水氽兩次,去掉濁味後,切成12塊,下鍋中,加同有湯250克燒沸,加紹酒85克氽一下撈起,湯汁不用。

5、將水發刺參洗淨,每隻切為兩片。水發豬蹄筋洗淨,切成2寸長的段。淨火腿腱肉加清水150克,上籠屜用旺火蒸30分鐘取出,潷去蒸汁,切成厚約1釐米的片。冬筍放沸水鍋中氽熟撈出,每條直切成四塊,用力輕輕拍扁。鍋置旺 火上,熟豬油放鍋中燒至七成熱時,將鴿蛋、冬筍塊下鍋炸約2分鐘撈起。隨後,將魚高魚肚下鍋,炸至手可折斷時,倒進漏勺瀝去油,然後放入清水中浸透取出,切成長4.5釐米、寬2.5釐米的塊。

6、鍋中留餘油50克,用旺火燒至七成熱時,將蔥段35克、薑片45克下鍋炒出香味 後,放入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豬肚塊炒幾下,加入醬油75克、味精10克、冰糖75克、紹酒2150克、骨湯500克、桂皮,加蓋煮20分鐘後,揀去蔥、姜、桂皮,起鍋撈出各料盛於盆,湯汁待用。

7、取一個福建老酒罈洗淨,加入清水500克,放在微火上燒熱,倒淨壇中水,壇底放 一個小竹箅,先將煮過的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豬肚塊及花冬菇、冬筍塊放入,再把魚翅、火腿片、乾貝、鮑魚片用紗布包成長方形,擺在雞、鴨等料上,然後倒入煮雞、鴨等料的湯汁,用荷葉在壇口上封蓋著,並倒扣壓上一隻小碗。裝好後,將酒罈置於木炭爐上,用小火煨2小時後啟蓋,速將刺參、蹄筋、魚唇、魚高肚放入壇內,即刻封好壇口,再煨一小時取出,上菜時,將壇口菜胡倒在大盆內,紗布包打開,鴿蛋放在最上面。同時,跟上蓑衣蘿蔔一碟、火腿拌豆芽一碟、冬菇炒豆苗一碟、油辣芥一碟以及銀絲捲、芝麻燒餅佐食。

要點提示

1、泡發乾貝: 將乾貝洗淨,裝入碗內,加少許高湯和蔥、姜,放入籠屜蒸爛即可。

2、花冬菇:即可末春初所產的香菇,面有菊花紋。

3、魚肚要用油泡發,泡刺參時,刺參不能沾油。


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菜品

十,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起源於中國南北朝時期,《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在當時是宮廷食品。

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裡嫩。

北京烤鴨分為兩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鴨店也即是兩派的代表。它以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

製法:

菜名 :北京填鴨

所屬菜系: 京菜

原料:光鴨(約四斤)、京蔥或蔥段(兩棵)、甜麵醬(兩湯匙)、薄餅(適量)、青瓜(切條)(半個)、配料:鹽(兩茶匙)、酒(一湯匙)、淋鴨皮料:麥芽糖(兩湯匙)、清水(三杯)

製作過程

1、鴨於翼底外開一孔,取出腸臟(可請鴨檔代勞),洗淨,以配料塗勻鴨腔。

2、用三寸長木條納入鴨腔內,橫擋於兩翅骨間,插一支管在鴨頭部,吹氣使鴨全向澎漲。

3、用滾水淋鴨外皮至起凸點,煮溶淋鴨皮料,塗勻鴨皮掛在當風處吹乾。

4、用叉撐著鴨放在火爐上燒,須反覆轉動及多次塗油,燒至皮脆及呈金紅色上碟。

5、若用爐烤,鴨以錫紙包著烤至八成熟,除去錫紙再烤至鴨皮呈金黃色取出,用滾油淋鴨皮至脆上碟。

6、趁熱將鴨片皮,伴以京蔥、青瓜、甜麵醬及薄餅同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