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管理大家談」民豐特紙副總經理陶偉強:做好設備管理需修煉“內功”

「設備管理大家談」民豐特紙副總經理陶偉強:做好設備管理需修煉“內功”

「設備管理大家談」民豐特紙副總經理陶偉強:做好設備管理需修煉“內功”

設備管理是以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為依據,運用各種組織、技術和經濟措施,對設備的規劃、購置、安裝、使用、改造、更新直至報廢整個壽命週期進行全程管理,以提高設備綜合經濟效率。在科技迅猛發展的新時代,設備在企業生產活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設備的科學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何使用有限的設備創造出無限的價值,這是企業設備管理的終極目標。結合多年工作實踐,感到現代企業設備綜合管理模式的思想,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7個方面:

1設備管理需立足於企業全局

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而言,包括計劃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管理、質量管理、財務管理、物資管理、勞動管理以及設備管理等多方面內容,設備管理只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企業管理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

從系統工程的整體性原則出發,在開展設備管理的時候,必須首先立足本企業管理的全局,自覺堅持設備管理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為企業長遠發展服務。如果離開企業管理全局孤立地處理設備管理問題,就會失去設備管理的依據,難以得到企業的理解和支持,也就無法搞好設備管理工作。

2設備管理需要企業整體支持

企業管理系統中包含生產、質量、財務、設備等諸多管理子系統,按照系統工程的綜合性原則,企業管理系統的目標也應具有多樣性和綜合性。一方面,企業在追求產量、利潤的同時,必須講求質量、注重設備完好與技術水平的提高,保護和發展企業的生產力。另一方面,設備管理子系統與生產、技術、質量、財務等管理子系統密切相關,要搞好企業設備管理,需要按照系統工程的原理,對與設備管理工作關係密切的部門建立橫向聯繫,加強協調配合,開展綜合管理。

3設備管理是全壽命週期管理

從系統工程的時間整體性原則來看待設備管理,必須摒棄過去那種只把設備管理侷限在維修管理階段的狹隘觀念,應把設備管理的範圍擴展到從設計製造到使用報廢的全過程,確立把設備的一生(壽命週期)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綜合管理的新觀念,這是現代設備管理最基本的管理思想。

對設備實行全過程管理,需要從設計、製造階段抓起,“優育”先要“優生”,方可有效克服傳統管理中“兩個脫節”的弊端即設備前半生與後半生管理脫節,以及後半生各個環節之間脫節。設備的前半生與後半生是以設備實體的誕生為界來劃分的。從規劃、設計到製造完成屬於設備的前半生;從選型購置、安裝、調試、使用維修到改造、報廢屬後半生。傳統的設備管理形成設備研製單位只管設計製造,設備使用單位只管使用維修,兩者互相脫節。其結果,研製單位造出的設備並不完全符合使用要求,而使用單位改造革新設備的成功經驗也不能為研製單位吸取,以致使用單位的設備積壓浪費,研製單位依然維持原樣生產,技術水平停滯不前。從系統工程的觀點來考察,設備的前半生與後半生是設備管理系統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兩個子系統,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為了實現設備管理系統的總目標獲得經濟的壽命週期費用和最好的設備綜合效率,前半生與後半生管理這兩個子系統應當密切聯繫、協調配合。設備後半生的管理包括選型、購置、使用、維修、改造、報廢等諸多環節,它們之間同樣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內在聯繫。

4組織管理是實現設備管理目標的有效手段

對設備實行全過程管理,是設備管理系統時間整體性的客觀要求。設備是科學技術的載體,現代設備的新技術含量正日益增加。技術角度看,現代設備本身是機械、電子、電氣、儀表、化工等多門技術的綜合,技術管理是設備管理的基礎。從經濟角度看,設備是有形的固定資產,從設計製造、使用維修到改造更新,每一階段都有費用發生,涉及價值形態的管理。以經濟的壽命週期費用獲得最佳的設備綜合效率,是設備管理的核心。

對設備一生進行的技術、經濟管理,始終離不開人的參與,只有依靠有效的組織管理,才能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從而充分發揮設備效能,取得最好的設備投資效益。因此組織管理是實現設備管理目標的有效手段。這三個側面,從空間上構成了對於設備系統的整體性管理。

5對設備進行保值增值管理

設備管理不僅要關心設備的投入,更要重視設備的使用效益和回報。在設備使用上要由急功近利向長效回報型轉變。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對設備進行規範化管理,重視設備管理規範化建設。既抓設備實物形態的管理,又抓設備價值形態的管理。利用設備要素市場,開展設備的轉讓、租賃和資產評估,盤活存量設備資產,優化設備資源配置。設備資產是企業資產比例中分量最大的部分,建立良好的資金循環機制,必須使設備資產保持一定的收益率。企業中設立設備管理專門機構,實行合同化管理,建立資金結算中心等,使設備資產管理實現價值增長。

設備的保值增值,發現設備潛在價值,加大後期技改投入,在閒置設備再利用,降低設備運營成本上下功夫,從而達到設備保值增值的目標。

6對設備進行“綠色”管理

重視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經濟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的前提,也是企業在設備生產過程中需要重視的課題。

通過設備改造達到綠色可持續發展目的。企業進行設備改造主要是為提高設備的技術水平,以滿足生產要求,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必須注重社會效益。設備經過改造後,設備的技術性能得到改善,提高了精度減少了損耗,使能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節約了能源。以創新實現節能減排,不斷提升綠色智能製造水平,實現成本節約與綠色發展的雙贏。

7設備管理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發展像圍棋造勢,有勢氣吞山河,勢如破竹。無勢兵敗如山倒,樹倒猢猻散。企業設備管理既是生產力,又是無形資產。設備的綜合能力即企業的內功,就是內勢。設備輸入的是人工、能源、材料,而輸出會轉化為產量、質量、成本、安全與環保、交貨期和勞動情緒,這是一種廣義的輸出。這些輸出是企業的內勢。企業沒有內勢就無法生存,內勢不足就沒有後勁,就缺乏競爭能力。企業的外勢即企業信譽和企業形象。良好的設備管理可以從產品質量、交貨期準時、對環境保護等方面體現出來,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可以提高企業的信譽。清潔的設備、深層次的6S活動、優秀的定量化、規範化管理狀況,又可以使來訪者受到感染,體驗到企業管理的內在美,增加對產品的信心,樹立企業形象。

良好的設備管理離不開設備管理組織的修煉。所謂修煉,就是要求設備管理組織的成員主動積極改變傳統的心智模式,進入系統思考,搞好設備管理,最終實現企業的願景。顯然,設備管理組織的修煉過程也是企業文化形成過程。任何管理都以一定的文化內涵為背景。企業設備綜合管理的文化內涵,就是從不斷調動人的資源和潛力開始,達到團隊的合作精神。團隊的合作是一種氛圍,也是企業的文化基石,是人們追求的公司願景。

《中國設備工程》雜誌社

網 址:www.cpe86.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