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誰》是為了誰?

《為了誰》是為了誰?

編者的話:《為了誰》這首歌傳唱已久,耳熟能詳,歌詞的字面意思或許你有所瞭解,但歌曲所要講述的故事或許你就知道得不多,通過本文你可以知道得更多喲!

歌曲簡介:

《為了誰》是由鄒友開作詞,孟慶雲作曲,祖海演唱的歌曲,收錄在1999年8月1日祖海發行的同名專輯《為了誰》中。1999年10月,該曲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祖海簡介:

祖海,女,漢族,1976年5月10日出生於安徽,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文化部首屆青聯委員,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委員、全國青聯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全國預防艾滋病形象大使。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1998屆本科班和聲樂2008屆碩士研究生班。2003年入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舞團(現為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工作部歌舞團)獨唱演員,2009年轉業到中國音樂學院。2010年3月18日,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行“我家在中國——祖海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唱音樂會”;2012年01月04日,推出兩張全新專輯《中國海》和《恩愛》 ;2013年12月29日,出席金鐵霖香港音樂會,並演唱《為了誰》 ;2014年1月13日,出席中國公益節暨“因為愛”2013公益盛典,獻唱開場曲《中國好人》,並連續三屆被授予最佳公益精神獎(明星獎)。


《為了誰》是為了誰?

歌唱家祖海

歌曲創作背景:

1998年,因連日普降暴雨,長江流域發生了自1954年以來的最大洪水。而在抗洪救災的過程中,解放軍用自己的身軀抵擋在洪水面前。這次抗洪搶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抵禦自然災害動用兵力和裝備最多的一次行動。廣大部隊官兵充分展示了堅決聽從黨的指揮、視人民利益重於一切的高度的政治覺悟和英勇頑強、連續作戰、不怕犧牲的戰鬥作風。根據汛情險情,各級指揮員科學運籌,精心組織,及時集中兵力於重要方向和重點地段,官兵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擊不退、衝不垮的鐵壁銅牆,與人民群眾一起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的洪峰。《為了誰》的創作就是為了紀念和歌頌在1998年特大洪水中奮不顧身的英雄們而寫的,祖海等藝術家希望用這種獨特的方式向救災英雄表達自己發自內心的崇敬。


《為了誰》

作詞:鄒友開 作曲:孟慶雲 演唱:祖海

泥巴裹滿褲腿

  汗水溼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誰

  我卻知道你為了誰

  為了誰

  為了秋的收穫

  為了春回大雁歸

  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

  望斷天涯不知戰友何時回

你是誰

  為了誰

  我的戰友你何時回

  你是誰

  為了誰

  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淚

  誰最美

  誰最累

  我的鄉親 我的戰友

  我的兄弟姐妹

  泥巴裹滿褲腿

  汗水溼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誰

  我卻知道你為了誰

  為了誰

  為了秋的收穫

  為了春回大雁歸

  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

  望斷天涯不知戰友何時回

  你是誰

  為了誰

  我的戰友你何時回

  你是誰

  為了誰

  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淚

  誰最美

  誰最累

  我的鄉親 我的戰友

  我的兄弟姐妹

  姐妹。


延伸閱讀:

1998年長江發生了自1954年以來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從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陽湖連降暴雨、大暴雨使長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來水和潮汛共同影響,江蘇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線超過警戒水位。南京站高潮位7月6日達9.90m。沿江蘇南地區自6月24日入梅至7月6日出梅。由於沿江潮位高,內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內澇的嚴峻局面。秦淮河東山站最高水位10.28m,居歷史第三位;滁河曉橋站最高水位達11.29m,超出警戒水位1.79m。

7月下旬至9月中旬初,受長江上游幹流連續7次洪峰及中游支流匯流疊加影響,大通站流量8月2日最大達82300立方米/秒,僅次於1954年洪峰流量,為歷史第二位。南京站7月29日出現最高潮位10.14m,居歷史第二位,在10.0m以上持續17天之久。鎮江站8月24日出現8.37m的高潮位,僅比1954年低1cm,居歷史第三位。


《為了誰》是為了誰?

1998年8月8日,江西九江,長江主幹突然決堤,洪水肆虐。

1998年8月8日,江西九江,長江主幹突然決堤,洪水肆虐。萬餘名解放軍戰士從前一天的4點始,在堤壩上築起一道5米寬,4公里長的攔水壩。這些戰士為了保衛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已經連夜奮戰,終於築起了這最後一道防線,作為保衛九江的最後一道防線。

  • 英勇抗洪,奪取勝利
  • 1998年入汛以來,由於氣候異常,中國大部分地區降雨明顯偏多,特別是長江以南和東北北部地區出現持續性的強降雨,致使6~9月長江流域發生了繼1954年以來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先後出現了八次洪峰,嫩江、松花江出現了超過歷史紀錄的特大洪水。人口稠密、物產豐富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和遼闊的東北平原普遍發生洪水平堤、漫堤,多處發生滲透、管湧和潰堤決口,造成洪水氾濫,給人民群眾造成了深重災難,國家經濟遭受重大損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緊急動員起來,同心同德、團結奮戰,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同洪水展開了頑強的搏鬥,取得了抗洪搶險救災的全面勝利。

    在洪水到來之前,根據水文、氣象等方面的資料,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提早做出了可能發生特大洪水的判斷。1998年4月9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以下簡稱國家防總)總指揮溫家寶強調,“防汛形勢嚴峻,責任重於泰山,各地要抓早抓緊抓細抓實,全力以赴認真做好防汛抗旱的各項工作,確保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順利進行,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由於準備工作充分,爭取了防汛抗洪的主動。6月27日,嫩江發生第一次洪峰,30日,國家防總髮出《關於長江、淮河防汛抗洪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級領導切實負起防汛指揮的重任。根據中央確定的方針,各地始終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作為第一位的任務,在抗洪搶險極為複雜的情況下,黨和政府果斷決策、正確部署,使整個抗洪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進行。


    《為了誰》是為了誰?

    解放軍英勇抗洪,築起“人肉長城”,守護災區群眾。

    7月2日,長江上游出現第一次洪峰。在整個抗洪搶險中,黨和政府始終高度關注災區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做出了派解放軍參加抗洪搶險、軍民協同作戰的重大決策。7月18日,長江上游出現第二次洪峰。7月21~22日,武漢市降特大暴雨,創該市有雨量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7月22日,中央要求沿長江各省市特別是武漢市作好迎戰洪峰的準備,“嚴防死守,要做到三個確保:確保長江大堤安全,確保武漢等重要城市安全,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8月8日,中央軍委發出《關於進一步做好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的緊急指示》,要求部隊各級黨委堅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決定,必須始終保持高度的警覺和昂揚的鬥志,直至奪取抗洪鬥爭的全面勝利。

    《為了誰》是為了誰?

    這是解放軍濟南軍區某部官兵跳入洪水中在荊江大堤險段搶險(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8月13~14日,江澤民來到長江荊江大堤、洪湖大堤、武漢龍王廟、月亮灣等抗洪搶險第一線,指揮搶險,慰問軍民,並在武漢就長江抗洪搶險做出總動員,給抗洪軍民以極大的鼓舞。

    在長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發生嚴重洪災後,依照中共中央的決策和指示,軍委、總部緊急部署,組織指揮部隊火速奔赴災區。廣州、南京、濟南、瀋陽、北京軍區和空軍、海軍、第二炮兵、武警部隊及四總部直屬單位先後投入30餘萬兵力,出動飛機2200多架次,車輛12500餘臺,舟艇1170餘艘。抗洪部隊始終承擔著最艱鉅的任務,戰鬥在最艱險的地方,出現在最危急的關頭,成為抗擊長江、嫩江、松花江洪水,保衛武漢、岳陽、九江、大慶、哈爾濱等重要城市的中堅力量。


    《為了誰》是為了誰?

    這是解放軍南京軍區某部紅軍團戰士在長江大堤決口處用人堤堵住決口(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這次抗洪搶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抵禦自然災害動用兵力和裝備最多的一次行動。廣大部隊官兵充分展示了堅決聽從黨的指揮、視人民利益重於一切的高度的政治覺悟和英勇頑強、連續作戰、不怕犧牲的戰鬥作風。根據汛情險情,各級指揮員科學運籌,精心組織,及時集中兵力於重要方向和重點地段,官兵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擊不退、衝不垮的鐵壁銅牆,與人民群眾一起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的洪峰。

    《為了誰》是為了誰?

    軍民魚水情,湖北民眾歡送解放軍!

    1998年9月10日起,在長江抗洪一線奮鬥了一個多月的解放軍開始陸續撤離。首批撤離的解放軍濟南軍區某坦克師的官兵為了不驚動群眾,凌晨4時就開始集合,6時許從湖北省公安縣出發。但是從公安到長沙市幾十公里的路上仍有近20萬名群眾自發行動,早早地等待在路旁,歡送子弟兵,數十萬名群眾夾道歡送解放軍的情景。


    結語:

    • 正如歌曲裡面唱的: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溼透衣背……這正是1998年特大洪水,解放軍在前線搶險抗洪的真實、生動寫照。解放軍在這場抗洪搶險戰中,衝鋒在前,不畏犧牲,很好地完成了救災的任務,在完成任務撤離之時,災區人民自發夾道歡送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人民子弟兵!人民子弟兵為人民,人民愛人民子弟兵,在這裡充分體現。
    • 自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解放軍很少有機會上過真正的戰場,但他們在戰爭之外的“戰場”同樣展示出了強大的戰鬥力:解放軍在汶川大地震、玉樹地震、包括近期的抗擊非典型冠狀病毒等重大天災中,人民解放軍都充分展示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幫助中華民族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苦難,換得廣大老百姓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解放軍不愧是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國平和平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定海神針!(完)
    • (本文部分資料、圖片來自互聯網)

    喜歡本文的老鐵關注一波唄,謝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