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服饰系列:周代的弁服你了解吗?不同身份穿的弁服都有讲究

上次我们讲到了周朝的礼服冕服,这次我们再讲讲弁服。弁服也是周朝的礼服之一,它是仅此于冕服的礼服。

《周礼正义.春官.司服》中记载:

“凡服尊卑之次,系于冠,冕服为上,弁服次之,冠服为下。”

古代服饰系列:周代的弁服你了解吗?不同身份穿的弁服都有讲究

爵弁服

一、“弁”的组成

“弁”的形状犹如两手相合的样子。它是戴在头上的冠,与冕服中的冕一样。

据汉刘熙《释名.释首饰》:“弁,如两手相合扑时也。”

而“弁”由会、琪、邸、笄、纮构成。

“会”指的是弁冠的接缝,而“琪”便是“綦”,是接缝上按照一定规格顺序点缀上去的玉饰,这些玉饰看上去犹如群星,所以被形容成“会弁如星”。

古代服饰系列:周代的弁服你了解吗?不同身份穿的弁服都有讲究

二、弁和弁服的种类

1、爵弁和爵弁服

爵弁的形状很像冕,但是和冕不同的是爵弁并无旒,而且爵弁的前后是一样高,并没有前后前低后高之势。爵弁的颜色是红中带黑的,把爵弁的颜色叫做爵头色或者雀头色。佩戴爵弁时用笄穿过头发将爵弁固定住。

古代服饰系列:周代的弁服你了解吗?不同身份穿的弁服都有讲究

爵弁

爵弁与爵弁相匹配的服饰组成了爵弁服。爵弁服的服饰和冕服类似,丝衣纁色,但是爵弁服的服饰并没有纹章。

正如《仪礼·士冠礼》记载:"爵弁服,纁裳、纯衣、缁带、韎韐。"

爵弁服是仅次于冕服的礼服,可以用于祭祀,但是不同等级的人穿爵弁服的场合是不一样的。

大夫和士身份地位不同,自然也要从衣服上有所体现。

大夫的身份地位比士要高,所以在公祭的时候可以穿冕服,但是私祭的时候穿爵弁服。而当大夫在公祭是穿了冕服,士自然只有穿爵弁服的资格,私祭时只能穿玄冠服。所以,爵弁服是作为大夫的私祭所穿的礼服(比如祭家庙)和士公祭时穿的礼服。所以爵弁服算是士的最高礼服了。

古代服饰系列:周代的弁服你了解吗?不同身份穿的弁服都有讲究

除了祭祀,爵弁服根据《礼记》记载,爵弁服也是天子哭诸侯的礼服和诸侯招魂复魄的礼服。

爵弁服一直从周沿用到了宋。

2、皮弁和皮弁服

爵弁是用爵韦来做,而皮弁就是用鹿皮做成的弁。皮弁上有琪会,样子像覆杯,用很多块上面尖下面宽的皮缝合而成,缝合处用五彩玉进行装饰,一串串的五彩玉就是琪,不同身份等级有不同的数量的琪。天子最多十二琪,侯伯、子男、孤二、卿二、大夫分别是七琪、五琪、四琪、三琪、二琪。而士皮弁上并没有琪。

古代服饰系列:周代的弁服你了解吗?不同身份穿的弁服都有讲究

皮弁

皮弁的下边缘用象骨进行装饰,佩戴皮弁时也和爵弁一样要用笄穿过头发进行固定。

皮弁与皮弁相匹配的服饰合称皮弁服,皮弁服的材质是丝制的。

古代服饰系列:周代的弁服你了解吗?不同身份穿的弁服都有讲究

古代服饰系列:周代的弁服你了解吗?不同身份穿的弁服都有讲究

皮弁服一般用于视朝较多,也就是平时说的临朝听政。视朝时天子和诸侯都可以穿。除了视朝,天子效天和巡牲的时候也可以穿戴,诸侯在田猎时同样可以穿。

古代服饰系列:周代的弁服你了解吗?不同身份穿的弁服都有讲究

皮弁服

皮弁服除了视朝这个主要的场合之外,和爵弁服一样,皮弁服也可以作为祭服。

这点在《周礼正义.春官司服》引金鹗云:“祭服最重,天子诸侯祭服皆必丝衣。皮弁服非特用于视朝听朔,亦祭服也....皮并既为祭服,岂有不用丝而用麻哉!”

3、韦弁和韦弁服

韦弁是用韎韦做成的弁,叫做韦弁。这里重点要说下韎是什么意思。其实这里的韎是指一种颜色,是红色,也就是说韦弁服是指的朱裳。有时也说为赤弁、赤衣、赤裳。不管是朱还是赤都是红色。韦弁服一般作为兵事之服。

古代服饰系列:周代的弁服你了解吗?不同身份穿的弁服都有讲究

韦弁服

正如《周礼》记载:“凡兵事,韦弁服。”

如果是非兵事时候穿韦弁服,那么会对韦弁服的颜色做出修改,将裳改为素裳。因为韦弁服除了兵事也可以作为诸侯之间互相聘问时穿的礼服。

不过有的古文献中,会将我们所说的第二种皮弁服和韦弁服在特定的条件下当成是同样的服饰。

三、周代弁的涵义

弁服,突出的是一个弁字。弁作为戴于头顶的装饰,它有这自己的涵义。

我们以皮弁进行举例。

弁的戴和脱代表的是一种礼。

皮弁上文讲过国君和诸侯视朝可以同时穿戴。如果大臣对国君不满,大臣在与君王讲话时就会戴这皮弁。这是下对上不满,用带着皮弁来表达。而上对下则可以脱掉皮弁以示尊敬。

比如国君在接见臣下时摘掉皮弁就表示国君对臣下的尊敬。

古代服饰系列:周代的弁服你了解吗?不同身份穿的弁服都有讲究

所以,皮弁的戴和摘表示的是对对方的尊敬与否。

除此之外,弁也可以代表儿童长大成人,比如说“童子成人加冠”。

四、总结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在周朝弁已经有多种分类,而且不同分类有着不同的意义。不同的弁服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同时穿何弁服也是不同身份的体现。

弁服除了是礼服之外,同时也赋予了深刻的阶级内容和文化内涵,政治功能也逐渐显示出来,为后面的朝代奠定了基础,很多弁服后世都有沿用。

参考文献:

1、 李岩 赵玮彬《 周代的弁服制度》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J] 2015年11期

2、孔德明《中国服饰造型鉴赏图典》 [M] .上海:上海辞书,2007-12

3、 董进《图说明代宫廷服饰(二)——皇帝皮弁服和通天冠服》 紫禁城 [J] 2011年第6期

4、 赵连赏《 明代皮弁服 》 紫禁城 [J] 2005年第4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