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很努力却被称王炸?印度战胜病毒或有经验,自身具备三大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续蔓延,截止到4月12日,欧洲、南美洲所有国家全部存在病例,

仅有亚洲3个国家,非洲4个国家,北美洲的圣巴泰勒米岛(法)以及大洋洲的15个岛国未报告病例。

美国以日增3万的速度继续领跑世界,意大利、西班牙逐渐趋于缓和,而德国、法国、英国等还处在持续高峰阶段,

南亚的印度,在过去的一天里新增将近1000例确诊病例,累计总数已经突破了8000例,发展形势令人担忧。

防疫很努力却被称王炸?印度战胜病毒或有经验,自身具备三大优势

众所周知,印度的国土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有13.7亿,人口密度相当大,加上该国的卫生条件差、医疗资源匮乏,一旦爆发后果不敢想象。

虽然欧美目前疫情形势相当严峻,但是世卫组织还是认为,印度才是决定人类战胜病毒的成败所在。

世界卫生组织的担心也是全球各国的担心所在,假如这个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国真的失控,那必将是人类的灾难,更是一场世间悲剧,受其影响任何一个国家和个人也将被波及。

不少人士,甚至包括印度本国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在推测爆发后的情形,众多媒体更是在报道中用到了“王炸”、“定时炸弹”、“点燃导火索的炸药包”等词汇,来形容印度的疫情走势,无形中增添了很多悲观成分。美国学者甚至建模推测印度或将有10%的人将会感染病毒,死亡人数可能达到1000万人。

防疫很努力却被称王炸?印度战胜病毒或有经验,自身具备三大优势

纵观印度的疫情发展形势,不难看出全球疫情持续这么久,印度的确诊病例及病亡人数并不算高,有学者认为印度检测能力有限,数据不实。但是至少目前,印度的医院还未出现挤兑现象。

可以肯定的是,一直以慢热型、行动迟缓型著称的印度政府,在第一阶段的抗疫过程中,还是很给力的。在1月、2月份里,印度面临的疫情国单一,他们积极切断了与疫情国之间的航班,并且禁止办理签证等。

给印度带来麻烦的是意大利的一个旅行团,多名团员在该国旅行时感染了病毒,造成了一定规模的传播。紧接着,世界多国开始出现疫情,特别是欧洲疫情、美国疫情的肆虐,让印度的一下面临了多方面的压力,最终应接不暇。

印度从简单的一防一,变成了一防多,那时候国内防疫的重点依然是防止输入型。关键时刻,印度总理莫迪力挽狂澜,发现苗头不对后在3月25日,紧急实行了“全国封闭”政策,有着167年运行史的火车停运,商铺关门经济停摆,付出的代价可谓极大。莫迪说,封闭21天是为了不让国家倒退21年,他很明白疫情在印度爆发意味着什么,他也很清楚薄弱的医疗系统在应对海啸般的疫情时会是怎样……

防疫很努力却被称王炸?印度战胜病毒或有经验,自身具备三大优势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全国封闭”令确实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他的初衷是好的,这也是印度这个国家积极抗疫中别无选择的路。但是,印度有其特殊性,那就是流动人口太多了,由于经济比较落后,全国无组织部门的就业人员在83%,工作中没有合同的工人占据92.4%,在城市大约有1亿人是打工者,他们几乎没有积蓄。突然的封闭,经济突然停摆,让这些人没了保障,加之人口众多,印度政府根本没有能力为每一个人送食物。

在染病与饥饿之间,印度农民工最实际的选择就是找一个可以吃饭的地方,无疑那就是返乡回老家去。这就造成了一个奇观,由于火车停运,高速公路封闭,缺少交通工具,农民工们结伴而行,不管再远的路,也要徒步回家。

尽管有警察设置路卡,尽管有揪耳朵、打屁股、蛙跳等体罚措施,依然挡不住大家的回家意愿,因为这是唯一活下去的出路。考虑到实际问题,印度政府出动了1000余辆公交车运送农民工回家,瞬间车站爆满,看到画面,无不让观者捏一把冷汗。

防疫很努力却被称王炸?印度战胜病毒或有经验,自身具备三大优势

百密一疏终有一漏。进入4月,印度国内疫情已经发生转变,特别是塔拉维贫民窟在4月1日出现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患者在确诊当天夜间在转院过程中死亡。紧接着这里接连出现了确诊者,到4月11日晚,塔拉维贫民窟出现第4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贫民窟内的确诊病例数达到了28例。这标志着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进入第三阶段,社区传播已成事实。

印度政府积极补救,立即将贫民窟附近一处足球场改造成了隔离点,并启动了紧急预案。自11日起,印度开始对孟买塔拉维贫民窟居民进行体温排查,共有150名医生被派往该区域执行任务。

塔拉维贫民窟是印度最大的贫民窟。这里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00万人居住,卫生条件极差,人口密度拥挤,据介绍这里平均一个厕所供1440人使用,15个居民共同使用每天只来2小时的自来水,仅印度首都就有120个贫民窟。

人口密度大、清洁设施匮乏、人员行动轨迹难以追踪成为印度防疫的难点,贫民窟被印度媒体称为“定时炸弹”。其实,不仅仅在贫民窟有着人口密度大的短板,即使在富人区,20%富人居住面积也只有平均12.5平米。在新德里、孟买等大城市,贫民窟也成为了潜在的爆发地。

截至11日下午,印度仅剩下5个邦或属地还未报告确诊病例。当天,总理莫迪与各邦首席部长进行了5个多小时的视频会议,会议一致同意将全国封锁措施继续延长。

防疫很努力却被称王炸?印度战胜病毒或有经验,自身具备三大优势

除了人口密度,薄弱的医疗系统也是印度的又一短板,基础设置、人员配置都不好。有媒体预测,最晚5月底印度医院将不堪重负。

在印度,公立医院是不被看好的,全国80%是私立医院。有数据统计显示,公立医院就诊的患者仅占30.1%,在私立医院就诊的患者占65.8%,剩下还有4.1%的患者前往慈善医院和非正规医疗机构。在印度每千人仅仅拥有1.31张病床,ICU的病床更是少之又少。

印度共有1154万名注册医生,每10万人拥有86.32名医生,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50.5名。印度各邦情况也不一样,拥有近2亿人口的最大邦北方邦,每10万人仅拥有38名医生,贾坎德邦每10万人仅拥有13名医生。另外,印度目前保有呼吸机存量大约有4万台,而根据比例他们至少需要70万甚至100万台呼吸机。

医生的防护设备也极其紧缺,有的医院甚至只能用摩托车头盔和雨衣来代替。“即使有发烧、咳嗽的患者前来就医,我们也要在没有安全防护设备的情况下与他们接触,我们都只能听天由命。”一位加尔各答的医生说。

为了应对疫情,印度一直在积极备战,医疗资源不足他们也想尽办法,目前铁路部门已经完成了5000节车厢的改装工作,可以提供4万张隔离病床。火车可以移动,行驶到想去的地方,第一批改装好的移动病房已经交到医疗部门手上。

改造好的火车病房每个车厢可容纳12-16名病人、一个护士站、医生房,车厢两头设了卫生间和淋浴房。流动隔离病房一切就绪,但是缺点就是没有空调,面对40℃的高温天气,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不敢想象封闭的车厢里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会是什么样的工作状态。

防疫很努力却被称王炸?印度战胜病毒或有经验,自身具备三大优势

在世界上都不太看好印度疫情的时候,印度国内有专家很有信心,表示就目前的疫情统计数据来看,印度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控制得好。

也有信息资料显示,在2014年埃博拉病毒袭击西非时,印度建立了一些很好的检测中心和检测方案。当2018年尼帕病毒袭击喀拉拉邦时,虽然有十几人死亡,但是人传人的情况得到了控制,这就是很好的佐证。

印度在应对疫情时还有两大优势,其一是印度人的平均年龄很年轻,全国有8亿人是青壮年,这对于容易侵袭造成病亡的老年人来讲,年轻人的抵抗能力更强,在印度目前被感染的患者平均年龄是27岁,65岁以上的感染者仅占 6.39%,此外印度老年人的活动半径很小,感染几率很低。其二,印度地处热带,一到雨季经常有比如登革热等恶性病毒侵袭,常年遭受病毒侵袭的他们免疫力比一般国家的人能力更强。其三,印度民众向来有信仰,能够听从政府的安排,从历史不难看出,印度的示威和游行一般都是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温和方式,很少有冲突,这也便于防疫工作的开展。

与遏制病毒相比,目前印度最棘手的是经济问题,和民众的吃饭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