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村裡過年的“吊兒”正消失,懷念曾經的傳統

棲霞村裡過年的“吊兒”正消失,懷念曾經的傳統

“吊兒” 是老公說的,也是今年偶然看到村裡一戶掛起來才又想起。那還是第一年到老公家過年時,三十的頭一天,拿出了些彩紙,五張在一起,然後教給我剪。剪要錯開剪,猶如剪紙那樣,疊在一起,剪完後再放開,就成了圖中的樣子。這是第一次見,好奇於我的老家距離也不遠,我竟然從來沒見過此物,我們那裡是沒有的。也是因為好奇,也就印象深刻,知道了這叫“吊兒”,這樣吊在棍子上,插在門的兩邊,待除夕夜大家來拜年,都會順手拽拽吊兒,拽的越多就越好。 那時,也就注意到,村裡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插著兩個吊兒,有的插在外面大門,有的插在房門,拜年時會發現,人們也都會拽拽,地下就有許多的彩紙。那兩三年,剪吊兒的活兒我就很樂於做,當然,一不小心,也會剪錯,導致放開後就斷開了。很快地,就不再剪了,也就看不到了,十五六年的光景沒看到。也會偶爾閃過,“怎麼沒有了呢?”偶爾跟老公念起,因為我忘記了叫啥名,以至於當初給我介紹而講解的老公也不知道我說啥。

棲霞村裡過年的“吊兒”正消失,懷念曾經的傳統

很意外地看到了臨街一戶人家插的,遂說起,老公想起來名字。問起來歷,他竟然不記得跟我介紹的讓拜年的人拽拽的說法,又補充說是剪成的是錢的模樣。有老人想起,在文化大革命前這種吊兒是相當普遍,還有方的門吊,貼在門楣上,還會用麥稈插在草垛等處。文化大革命之後,許多村裡就丟棄了,該村就又拾起了門吊兒。

棲霞村裡過年的“吊兒”正消失,懷念曾經的傳統

有些事情在不知不覺中就相通起來。聯繫到了曾經在濰坊青州看到的如上圖門楣上貼的吊兒,就是方的。當時很是好奇,家家戶戶都貼著,包括臨街的橫杆上都是吊著這樣的剪紙樣的福字等,上面的圖案不盡相同。曾問一老奶奶,她說的是當地口音,不是聽得很明白,也說不清是怎麼回事,只說都貼。現在回憶,好象老奶奶是說叫“福吊”

上網查閱起資料來,有一資料覺得吻合。說是叫“門籤”、“掛千”、“掛錢”、“過門箋”、“門吊子”。起源於“春幡”,後來演變成掛門上。來歷還有一說是以五色來刺激“年”獸的眼目以達到驅逐的目的。現在多意味著來年發財了。龍口的同學說這兩種在龍口的農村裡都有。看來各地保留的習俗是不同的,青州是文化古城,保留的更完整一些。不同的地方,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或因有可替代的或因年輕的不去傳守等而漸漸地丟失了。老公的村子是周圍對傳統保留的比較多的,在其他的村莊或者沒有流傳或者早早丟失。

吊兒可以變遷,不變的是人們對美好日子幸福生活的嚮往,這是一種情結,會有不同的形式。不管如何變遷,只願能記起吊兒,傳承這種寓意美好向往幸福的文化,對傳統保持一種情結,一種眷戀,或者也是對故土的一種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