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開學做準備--應急處置

如何做好防控應急措施

學校在制定應急預案並組織模擬演練的同時還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學校要準備好哪些應急處置必需物資?如果出現疑似病例,疑似病例的臨近座位要做怎樣的消毒處理?做了消毒後,學生多久後才能進入班級?密切者應該採取什麼處置辦法?如果是在家裡,家長髮現孩子有發燒乾咳的症狀,應該如何採取緊急措施呢?

第五期《如何做好防控應急措施》節目邀請了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後勤保障處副處長兼校醫院院長李磊、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所所長寇增強以及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康殿民,開學在即,校方和家長該如何規範防控措施呢?聽聽三位專家怎麼說。

開學之後,如何做好自我安全防護?

疫情期間,應急處置必須要有組織、有步驟開展,才能處理得當,防止疫情擴散、防止恐慌。特別是在校園內,學生人數較多,學習場所人員比較集中,如果在校期間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患者,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應急處置?應急處置時又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一起來看一下↓↓↓

一、返校前應急準備工作

返校前,各級、各類學校要對所有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健康信息再次進行全面摸排,摸清每個人的假期去向及身體健康狀況,精確建立健康臺賬,禁止有發熱、乾咳等症狀和未過隔離期的師生返校,堅決阻斷傳染病源向校園輸入的渠道。

(一)細化疫情應急方案

1. 學校應成立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機構,明確職責分工,責任到崗,任務到人。

2. 精準摸排師生健康狀況,學校對全體教職工提前進行疾病防控知識宣傳普及,開展全員疫情知識和防控技能培訓,制定應急預案並組織模擬演練。

3. 加強防控條件保障,學校對全體教職員工發放開學流程圖表,落實消毒防疫措施、疫情防控物資和經費,提前儲備日常防控和應急處置必需物資。

(二)設置臨時應急隔離空間

1. 學校應當設置與其師生規模相匹配的隔離觀察區,選址應遠離師生密集區,建築物相對獨立,易於管理。

2. 房間應當通風條件良好,具備獨立衛生間等設施,有取暖設備,避免使用中央空調。

3. 隔離觀察區內應當劃分清潔區和相對清潔區,並有明顯標識。清潔區為醫療、消殺、保潔等工作人員的工作場所,相對清潔區為密切接觸者居住活動場所。

4. 依託本校或校外醫療機構,配備適量的醫療專業人員。同時配備相應安保、保潔等工作人員。

二、開學後發熱事件的上報與應急響應

在校期間,學生如果出現發熱、乾咳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症狀,應主動向學校疫情防控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老師彙報。同時報告給班主任,班主任通知發熱同學立即做好自身防護,由班主任或應急小組老師(穿戴A類防護套裝)陪同,雙人間隔2米以上,到學校隔離室等候定點醫療機構接診。同時,電話聯繫學生家長,提前告知學生病情及有關情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及時通報病情進展。

若轉診患者排除新冠肺炎,應急組應及時通知現場登記的相關人員。被排除新冠感染的學生,回校後由校醫院專業人員進行動態健康觀察14天,早晚兩次體溫檢測,建立健康臺賬。非寄宿制、中小學學校由學校和監護人居家觀察14天,必要時進行核酸檢測排除。

若轉診患者一旦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學校應第一時間報告屬地疾控機構和省教育廳,並配合屬地疾控機構,對學校初步認定的密切接觸者進一步核實,確定密切接觸者名單,將密切接觸者一人一車轉運至集中隔離觀察場所進行隔離觀察。

三、如何處置密切接觸人員

密切接觸者主要包括:患者同宿舍居住人員、與患者發病前2天共同上課且在2米範圍內無防護人員以及其他有近距離接觸且無防護人員。學校要配合疾控部門對密切接觸人員進行排查,指定專人對密切接觸人群進行管控、動態觀察、信息報送、重點人群的生活學習保障等工作。

被管控人員以宿舍為單位進行集中管控,宿舍門口需設立明顯標識,人員僅限在本宿舍內活動,佩戴醫用防護口罩,儘量減少人員間肢體接觸,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非寄宿制、中小學的密切接觸者務必在學校或社區指定的場所進行集中隔離觀察,不能回家。

有條件的應固定專用廁所,每天消毒1次。房間要每天開窗通風2次,每次30分鐘,夜晚睡覺應將窗戶留有縫隙。所有生活用品實行專人專用,單獨洗滌消毒處理。每天對室內共用區域消毒,嚴禁外出和無關人員探訪。以宿舍為單位建立健康臺賬,進行動態健康觀察,早晚2次體溫檢測,上報所在院(系)。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者立即隔離送診。發熱病例排除新冠感染後,納入常態管理。

病癒或隔離期滿後的學生,須持醫院病癒返校證明或隔離解除證明到學校衛生機構複核確認登記,持有學校衛生機構出具的證明方可復課。患者出院後建議繼續做好隔離工作,進行14天自我健康狀況監測,並在出院後第2周、第4周做好隨訪、複診。

學校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時,患病學生應立即隔離,學校保健醫生立即上報屬地疾控中心,在疾控部門指導下確定密切接觸人員,並對相關環境實施消毒。

(一)隨時消毒

1. 消毒人員應在疾控部門指導下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消毒完成後及時清潔消毒雙手。

2. 根據疾控部門的指導確定消毒範圍,對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員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隨身物品、排洩物、嘔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糞便、膿液、痂皮等)等進行隨時消毒。

3. 疑似病例所在班級座位及其前後三排座位用有效氯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劑進行噴霧處理或2-3遍的擦拭消毒。

(二)終末消毒

發現疑似病例送至醫院治療後,學校環境應及時由屬地疾控機構按照《疫源地消毒總則》(GB 19193-2015)組織進行終末消毒。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再次提醒廣大師生和家長,遇到疫情突發情況,及時報,不恐慌,做好應急處置,主動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師生的身體健康。


來源 山東教育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