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初登大寶,就遭遇了一場重大軍事危機——敵軍兵臨京都

唐朝建立初期,大隋政權雖然結束了,但王世充等七七八八的地方割據政權仍存在,威脅著剛剛誕生的李唐政權。同時,還有主要是來自東突厥的外在威脅。

一、事發突然,頡利突襲長安。

為了儘快一統域內,唐高祖李淵只好通過一些妥協的辦法,處理與東突厥的關係。這樣一來,東突厥逐漸做大,不斷侵擾唐朝邊境,嚴重地威脅著李唐王朝的安全。

他初登大寶,就遭遇了一場重大軍事危機——敵軍兵臨京都

李淵(劇照)

直到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清除敵對勢力,進而迫使李淵退居幕後,大唐也沒能解決好東突厥的問題。

公元626年,當東突厥的頡利可汗得知李淵已退位,李世民剛當了皇帝后,就率領十萬多兵馬,趁機長驅直入到了離長安只有四十里的渭水邊。並派使者面見李世民,揚言後續的一百萬突厥軍兵,馬上就到

他初登大寶,就遭遇了一場重大軍事危機——敵軍兵臨京都

突襲長安的頡利可汗(劇照)

這時的李世民剛剛承繼大統,朝政尚未就緒,一點準備都沒有,更來不及詔令長安以外的軍隊勤王。

二、從容應對,智退東突厥軍。

事發突然,怎麼辦?李世民知道,如果自己慌了神,朝廷就會散了架,現有的軍隊也會失去迎戰能力。

於是,李世民穩定心神,組織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商討研究應對方案。

他初登大寶,就遭遇了一場重大軍事危機——敵軍兵臨京都

李世民與大臣商討軍情(劇照)

李世民明白,突厥軍來勢雖然兇猛,但畢竟是孤軍深入。至於那一百萬軍隊,可能是給自己壯膽的"謊話"。但就眼前的這十幾萬敵軍,僅靠現有的武裝力量去抗擊,怕也得不了好。

李世民的皇位雖然還沒有坐穩當,但那也是久經沙場,見過陣仗的人。他不但沒有理會頡利可汗的威脅,而且把他的使者扣押了起來。隨之,調派、部署長安現有的軍隊。

然後,李世民親自帶領房玄齡等六名將領,來到了渭水邊的便橋,揚聲要與頡利可汗對話。

他初登大寶,就遭遇了一場重大軍事危機——敵軍兵臨京都

房玄齡(像)

之前,宰相蕭瑀等為安全起見,勸李世民不要見頡利可汗。可李世民卻說,頡利可汗誤以為我們內亂之後的政局不穩,才趁機而入。我若不見他們,他們就會以為我們忌憚他們,就會有恃無恐地擄掠。我若出城見他們,以示我們無所畏懼,反而能震懾他們。

頡利可汗先是聽說使者被扣,已經有點吃驚;現在又見李世民親自上陣,而且其身後的唐軍,氣勢威猛,軍容整齊,不禁有些緊張起來。但還是強硬著頭皮,出見了李世民。

他初登大寶,就遭遇了一場重大軍事危機——敵軍兵臨京都

駕臨渭水的李世民(劇照)

李世民隔著渭水,氣定神閒地對頡利可汗說,我們兩家早已訂立盟約,多年來也沒少給你們金帛,現在為什麼違背盟約進犯大唐?

頡利可汗,一見李世民的陣勢,先自弱了一層;又聽到李世民理直氣壯地責問,就又弱了一層。加之,雖說有十幾萬軍馬,但畢竟是孤軍深入,鞍馬勞頓;後援又是個幌子,就更是心慌神亂。於是,頡利可汗就借坡下驢,表示願意講和退兵。

三、痛定思痛,謀劃國之長遠。

突厥兵退走了。這次有驚無險的軍事危機,使大唐顏面有汙,國威受損。外部勢力,竟然能在短時間內威逼京都!

同時,李世民更強烈地意識到,大唐還面臨著許多潛在的內外憂患,隨即詔令加強軍備建設,強化軍事訓練。

而且,他跟將士們說,外敵進犯,這是可能的事,但並不可怕的事。可怕的是,邊境稍微安定,人主就貪圖安逸,忘記戰備,敵人來了就難以抵擋了。從現在起,我與你們一起,備戰抗敵。

有皇帝的以身垂範,親力親為,軍兵們自然鬥志昂揚,勤加訓練。隨之,部隊的戰鬥力不斷提升。一代雄主厲兵秣馬,以期有朝一日,洗雪"渭水之恥"。

四、抓住時機,洗雪"渭水之恥"。

唐貞觀三年(629年),東亞地區出現了大風雪天氣,突厥各部落的損失尤其慘重,十之八九的牛馬羊被凍死了。此種情況下,頡利可汗仍不斷欺壓其他部族,引發了各部族的反抗。

於是,頡利可汗派他的堂兄弟突利去鎮壓,結果被打敗。失敗的突利遭到了頡利可汗地責打。突利為此惱羞成怒,一氣之下便起兵反抗頡利可汗。不久,突利戰敗南下,向唐朝請求援助。

唐太宗一看機會來了,就與朝臣們商議著利用這個機會,徹底擊垮東突厥。朝臣們都同意李世民的看法。於是,李世民詔令李靖率軍出征,兵分六路,討伐頡利可汗。

他初登大寶,就遭遇了一場重大軍事危機——敵軍兵臨京都

唐軍出征頡利可汗(像)

當頡利可汗看到唐朝的軍隊蜂擁而來時,慌了神,亂了陣腳。他自覺難以抵抗,決定先避一避唐軍的鋒芒,就率軍向北逃竄。

李靖率領大軍緊追不捨,終於唐貞觀四年(630年)大破突厥的主力於定襄。

之後,李靖又長驅直入到陰山地區,俘虜大量突厥將士。接著,唐軍強攻突厥大本營,生擒頡利可汗,全勝而歸。

他初登大寶,就遭遇了一場重大軍事危機——敵軍兵臨京都

被俘的頡利可汗(劇照)

唐太宗李世民得到捷報後,立即詔令大赦天下,舉國歡慶五天,以慶祝這一洗雪了當年的"渭水之恥"的偉大勝利!

參考文獻:《新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