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與鷹的較量

鶴與鷹的較量

  • 陳傳席 著
  • 中華書局2019年11月北京第1版
  • 字數:300千字
  • 印數:1-5000冊
  • 定價:46.00元

前一段,集中時間讀了陳傳席先生的《鶴與鷹:中西文化的大碰撞》。這期間,陸續通過微頭條和“一起讀書吧”圈子進行了一些分享。

這本書,是陳傳席先生近年來關於中西文化比較研究的結晶。陳先生認為:近代以來,在一段時期內,中華文化雖然處於劣勢狀態,但是,幾千年來中華文化所倡導的和平、仁愛、兼容等思想,具有不容置疑的優越性和世界性,必將在解決當今和未來世界重大問題上發揮巨大的作用。中國的哲學,能夠使世界更美好、更安寧。

鶴與鷹的較量

通讀全書,陳先生正是基於以上對中西文化差異性的基本認識,從而圍繞信仰、生態、道德、軍事、藝術、醫學等領域進行深入比較分析,入手在細微處,娓娓道來,洞察地卻是中西文化差異的本質所在。本書通篇少有深奧的理論陳述,多是依事實說話,採用的事例來源於日常,而且理論分析淺顯易懂。所以,這本書讀起來,沒有通常比較研究類圖書的晦澀之感,反而讓人覺得十分輕鬆。

從簡單的例證看中西文化的差異

陳先生通過對中國歷史的研究發現,我們的祖先雖然在世界上最早發明了火藥,但是,直到12世紀火藥經阿拉伯國家傳入歐洲,才被歐洲人運用到製造槍炮子彈上。一直以來,我們主要用火藥製作“鞭炮”“煙花”等,其目的僅僅是娛樂。總之,西方人使用火藥是為了殺更多的人,中國人是為了娛樂。

類似這樣的例證,書中還列舉了很多,比如:中國人喜歡仙鶴,它是長壽、高雅、吉祥的象徵;美國人喜歡禿鷹,它是力量、勇氣、征服的代表。中國的畫家畫牛,牛背上通常騎著一個兒童,或吹笛,或放風箏,顯得非常地溫和;美國人欣賞的是華爾街牛,透著兇猛和力量。獅子是百獸之王,十分兇猛,中外建築都有擺放獅子雕像的傳統。然而,法國、意大利等西方國家古建築的獅子,兇猛而有力;中國的獅子雕像卻憨態可掬。

鶴與鷹的較量

俗話說的好,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中西文化的差異,決定著中外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異同。反過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是本國文化的直接反映。

學習西方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們

陳先生在書中講到,西方人以狼為祖先,崇拜獅子、禿鷹等兇猛殘忍有攻擊性的動物,有好鬥、好強的本性,所以兩次世界大戰都起源於西方。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學習的是中國文化,是一個非常謙卑、溫順而又講究禮儀的民族。然而,自明治維新開始,改學西方文化,不久,就併吞、侵略了很多國家。我們不會忘記,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來,日本軍國主義的全面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沉痛災難。

鶴與鷹的較量

為了不讓“落後捱打”的歷史重演,面對西方人的狼性、獅性、鷹性,中國人也應該培養狼性、獅性、鷹性,否則便會受到狼、獅、鷹的攻擊。但是,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去除狼、獅、鷹的好鬥和侵略性,而學習中國的傳統哲學思想,講究“文質彬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溫、良、恭、儉、讓”,那麼,世界該多麼的美好呀!

傳承發展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在幾千年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思想理念、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和精神標識。通過閱讀《鶴與鷹: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一書,能夠幫助我們認清中西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性,看到我們的優勢在哪裡,劣勢是什麼,更加有利於我們在實踐中發展好和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比如,在書中,陳先生用大量篇幅對西醫與中醫進行比較和分析。他講到,西醫是技術,中醫是文化。有的優秀的文學家、大學者,後來成為著名中醫;有的著名中醫,後來也成為優秀的文學家、大學者。中醫是一門學問,也是醫術,醫術包括在學問之中。中醫的治病,可以同病異治,也可以異病同治。這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春節以來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在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鶴與鷹的較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體現在方方面面。正如,陳傳席先生在本書《緒論》中講的,“我的最大願望便是恢復傳統文化的地位。沒有自己獨立文化的國家,算不上真正的大國,正確地對待傳統文化,也正確的對待西方文化,倘能如此,則吾國幸也,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推薦加入“一起讀書吧”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