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女帝王给自己立无字碑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从古城西安往西北方向行80千米,就到了乾县梁山,唐乾陵就在这座山上。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幕。乾陵墓道沿梁山脚逐级上升,两旁有真人大小的石雕群像。唐高宗墓碑与武则天碑并排而立,高6米。唐高宗碑由武则天撰文,洋洋洒洒8000余字,歌高宗文治武功,称“述圣碑”;而武则天的墓碑则不著一字,冷漠而又伟岸,人们称之为“无字碑”。乾陵由武则天亲自过问修建,她给自己立一块“无字碑”,用意究竟何在呢?

这位女帝王给自己立无字碑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武则天画像

1000多年来,文人墨客到此,无不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武则天在公元624年出生,14岁入宫,成了唐太宗后宫的一名“才人”。尽管她曾是先皇的才人,尽管大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联名反对,她仍然以她的才干、机敏,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之位。

这位女帝王给自己立无字碑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武则天无字碑

登上后位之后,她绝不宽恕自己的对手,褚遂良被贬爰州(今越南清化),老死于此;长孙无忌被诬企图谋反,先贬黜州,继而赐死。高宗多病,不大管事。66年开始,武后帮着批阅奏章,674年,正式参预政事。683年,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684年,武后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睿宗。690年9月,她宣布改唐为周,自称圣神皇帝。自此,她达到了权利的巅峰,她正式在位13年,主持朝政则达40年之久。

武则天是极富心计而又有几分霸气的女人,她在

这位女帝王给自己立无字碑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武则天墓

总结她一生功过的墓碑上为什么不著一字呢?或许是她傲气十足,认为她统治的几十年里,功德大得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或许她于垂暮之年,感到自己罪孽太深,无法下笔,也无颜为自己树碑立传?或许她聪明绝顶,深知她一生功过相杂,会引起后人议论,干脆留下一无字墓碑。

这位女帝王给自己立无字碑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从乾陵再往东南行3千米,就可看见几座陪葬墓,其中两座便是章怀太子李贤和水泰公主李仙蕙的。李贤是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在他哥哥李弘死后,他被武则天立为太子,称章怀太子。

这位女帝王给自己立无字碑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武则天有个宠臣叫明崇停,经常在武则天面前说:“太子不能承担国家大任。”而且就在这段时间内,宫闱之中有小道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说太子贤不是武后的儿子而是武后之姊韩国夫人所生。武则天疑心甚重,而且做事不择手段,因此,李贤心里也惴惴不安。时隔不久,明崇俨被暗杀,武则天就怀疑是李贤派人干的,借机把李贤废为庶人,流放巴州。684年,武则天又派人去巴州将李贤杀害。

这位女帝王给自己立无字碑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可是,大史学家郭沫若却反对武后杀子说,他赋诗道:“乾陵陪恩殊渥,母爱深浅莫漫猜。“他认为李贤死后葬乾陵是莫大恩典,因此不可能是武则天下令杀害了李贤。他还认为,武则天派人去巴州,实则是请李贤回京,而李贤之死,是死于中书令斐炎的篡位阴谋。李贤到底是被谁杀死的,至今没有准确答案。如果是武则天,或许这也是武则天立无字碑的一个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