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示】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已卷土重来

【警方提示】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已卷土重来

近日,多地警方连续接报冒充“公检法”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请大家加强防范。

典型案例

【警方提示】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已卷土重来

4月2日16时许,受害人刘女士报警称:其在家中接到来自“公安局”的电话称其涉嫌一起诈骗案,怀疑其协助洗黑钱,故要求其向“安全账号”转账,以证明其清白,其按要求转账被骗8000元。

【警方提示】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已卷土重来

4月2日21时许,受害人纪女士报警称:其在家中接到来自“公安局户政科”的电话称其护照被盗用,可能涉嫌洗钱活动,后其登录对方提供的网站进行查询时,按对方的要求向指定账号转账被骗78940元。

【警方提示】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已卷土重来

4月3日19时许,受害人阚女士报警称:其在家中接到来自“公安机关”的电话称其护照被他人盗用,现需证明非其本人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对方能准确说出其身份信息,故其信以为真,后按对方提供的“解决方案”操作时被告知其银行卡存在洗钱嫌疑,随即其糊里糊涂的向所谓“安全账号”转账19500元,后发现被骗。

骗子套路

冒充“公检法”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骗子往往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公民信息后,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身份联系受害人,在骗取其信任后,以其身份相关证件遭到他人盗用,涉嫌洗钱为由吓唬并诱骗受害人向指定的“安全账号”转账并提供相关证据以证明其清白。

该类案件的骗子普遍为专业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成员,拥有完善的一整套话术剧本,通过多人之间配合,先后以不同角色与被害人取得联系,在层层递进下将受害人诱入早已设置好的所谓“安全账号”陷阱,最终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而该类案件受害人在面对冒充“公检法”的骗子的吓唬时容易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赶紧把事情解决,不给自己和家人惹麻烦”的心理,从而受到骗子摆布,对其提出的“解决方案”言听计从,直至发现被骗时已造成一定损失。

【警方提示】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已卷土重来

1、凡是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的电话,提到安全账户、清查资金、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2、凡是自称某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帮你"转接电话至公检法的,都是诈骗!

3、凡是要求通电话内容绝对保密,或通过网络出示“通缉令”“警官证”“通缉令”的,都是诈骗!

4、凡是自称公安人员要求通过电话、QQ、微信做笔录的,都是诈骗!

5、凡是要求前往酒店、家里、网吧等隐蔽的环境接受调查或自证清白的,都是诈骗!

【警方提示】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已卷土重来

审核 | 白云飞

【警方提示】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已卷土重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