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西進,當務之急仍在於破解中梁山的阻隔

重慶的發展過去二十年是“重慶向北”,而今“成渝雙城經濟圈”戰略定位確立,高新區換檔升級,科學城規劃打造,一系列政策疊加,“重慶西進”正在進行時,一系列規劃建設高歌猛進。

一、西部新城概況

西部新城在重慶主城西邊,中梁山和縉雲山兩山中間。這裡地勢平坦,街道規劃得井井有條,西部新城和內環核心山城相比,可以稱為“平原特點的重慶城區“,又因中梁山和縉雲山阻隔,其地理環境相對自成一體。


重慶西進,當務之急仍在於破解中梁山的阻隔

自從大學城板塊納入科學城,以及高新區換擋升級後,其未來發展讓不少人翹首期待。這裡需要普及一下幾個概念:西部新城包含高新區,高新區包含科學城,科學城包含大學城。簡而言之,西部新城泛指縉雲山和中梁山之間平原區域,包括高新區和沙坪壩、九龍坡、北碚和江津部分區域,而大學城是核心中的核心。為方便討論,本文主要立足於高新區進行講述。

重慶西進,當務之急仍在於破解中梁山的阻隔

不可否認,升級版的高新區以大學城板塊和西永組團為核心,儘管高新區管委會辦公地址在金鳳區域,但就高新區直管園而言,發展比較成熟而且基礎較好的唯有大學城和西永,也是近段時間發展的依賴。

重慶西進,當務之急仍在於破解中梁山的阻隔


二、高新區的交通展望

得益於“雙城經濟圈”定位規劃,高新區、科學城、渝新區、第二國際機場等系列規劃和政策疊加,高新區逐漸成為重慶主城拓展開發的主戰場,迎來了良好發展機遇。但由於中梁山的阻隔,在市民心目中長期存在心理距離,所以,如何破除中梁山屏障,是高新區實現快速發展和儘快融入成熟北區,與傳統核心城區一體化發展的關鍵。

重慶西進,當務之急仍在於破解中梁山的阻隔

目前政府正致力於一系列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和打造。軌道交通:現有地鐵1號線通往市中心,按照重慶市第四輪軌道交通規劃,未來幾年內將新增4至7條軌道線路。

重慶西進,當務之急仍在於破解中梁山的阻隔

公路方面致力於內暢外聯打造,作為高新區成立後首推三張王牌基建項目之一,科學大道已啟動設計招標。預計土主隧道明年通車。大學城複線隧道可望年底動工,並已啟動西山立交至璧山隧道連接道設計。

重慶西進,當務之急仍在於破解中梁山的阻隔

鐵路方面,成渝中線高鐵規劃在科學城附近選址設置高鐵站。重慶市政府網發佈消息稱,成渝中線高鐵重慶段被列為年內開工項目,正線長98公里,建設工期為2020-2025年。

三、急需解決的交通問題

大學城目前已經比較成熟,入住人口比較多,而且多數情況居住在大學城上班在北部新區或主城核心區,目前交通壓力巨大,尤其早、晚堵車嚴重。大學城與江北或財富中心之間通勤時間早、晚大約一個半小時,耗費時間太長,嚴重影響大學城區域的發展。

重慶西進,當務之急仍在於破解中梁山的阻隔

公共交通上,主要依賴地鐵1號線,一直人流量飽滿,尤其去年璧山站的開通也加大了人流量。大學城居住交通方式首選1號線,但只能通往沙坪壩和渝中方向,去往江北方向十分不方便。軌道規劃上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考慮從雙碑修一條地鐵支線直達江北或渝北財富中心方向,而環線與1號線在沙坪壩又不能站內互通,帶來通勤上的巨大問題。

重慶西進,當務之急仍在於破解中梁山的阻隔

從目前的交通壓力和擁堵現狀可以預測,等高新區發展起來堵車將更加嚴重,所以,快速解決穿越中梁山交通問題仍然是高新區首要的重任,交通問題不解決發展無從談起。過去的大學城是沙區的大學城,如今的高新區是重慶的高新區,所以,交通規劃上也應該換擋升級,前瞻性考慮!

重慶西進,當務之急仍在於破解中梁山的阻隔

大學城隧道、雙碑隧道、土主隧道還遠遠不夠,急需近期打通井口隧道和建設大竹林大橋等,做到與傳統城區互聯暢通。大學城的交通目前已經顯露比較大的壓力了,姑且不論僅靠大學城隧道和雙碑隧道與老城區的連接已經是極度吃力的現狀,在大學城內部區域,十字路口與紅綠燈又成了攔路虎。現在大學城還遠未填滿,但是人不少,一旦這裡達到想象中的開發程度,交通將會是一個極大的問題。

重慶西進,當務之急仍在於破解中梁山的阻隔

對於已規劃的渝蓉高速連接道項目,包括井口隧道、大竹林大橋控制性節點工程,連通渝蓉高速和大竹林片區,網友呼籲應儘快啟動實施。雙碑隧道已不堪重負,遠期規劃的西永隧道也應排上日程。

重慶西進,當務之急仍在於破解中梁山的阻隔

軌道交通方面,網友呼籲規劃1號線支線或4號線延伸線過嘉陵江實現雙碑與石馬河之間軌交連接,環線與1號線在沙坪壩儘快實現最後100米站內互通。為高新區的發展大計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