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個破產的國家 後用十年重回巔峰

2006年夏天,美國學者米什金正忙著撰寫冰島經濟報告,數據顯示,冰島三大銀行去年發行的債券,超過了全國GDP,但想到冰島貿易協會承諾的12萬4千美元稿酬,米什金在報告中寫下冰島的金融監管很有力,他對著經常賬戶的赤字皺了皺眉,心想,問過幾個冰島人,都對自家央行有信心,可能數據錯了吧。同年,美國評級機構宣城,冰島信用級別達到最高的3A。然而2008年底,冰島舉國破產。

全球第一個破產的國家  後用十年重回巔峰

曾經1990年,冰島的經濟支柱是漁業,在過渡捕撈導致漁業癱瘓之後,冰島開始利用地熱資源興建電解鋁廠,但在鋁業獨當一面之前,國家急需一項支柱產業,金融和房地產當選新的發展方向。

全球第一個破產的國家  後用十年重回巔峰

1994年,冰島開放了金融市場,高利率使國際資本蜂擁而至(年息10%-15%)。

1998年,時任首相戴維奧德森為了迅速賺錢,開始推進銀行私有化,毫無現代商業銀行管理經驗的人們接管了銀行,他們認為,冰島市場很小,必須向海外擴張才能實現繁榮,於是,銀行對外大舉發債,借錢吞併歐洲同行,對內,以寬鬆的條件貸款給富豪和企業,供他們買房置產,收購外企。

全球第一個破產的國家  後用十年重回巔峰

1997年-2005年,在加槓桿的過程中,房地產被炒熱,房價在8年間,上升3倍。

2006年,金融地產業經濟佔比達到了支柱水平,但是,與實體經濟脫鉤的金融業,永遠不可能成為國家支柱,虛擬經濟的流動性和國際性特徵,讓冰島的經濟命脈握在了國際投資者的手中。

2008年,冰島外債超過了1383億美元,是國內生產總值的7倍(全國GDP193.7億美元),無力抵抗任何風波,美國的次貸危機讓冰島一夜之間資不抵債,貨幣貶值,股市暴跌,三大銀行全部破產,之後,世界三大央行拒絕了冰島央行的求助(美聯儲、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

全球第一個破產的國家  後用十年重回巔峰

失業率劇增讓大批冰島人移民鄰國,火山也找準時機噴發,媒體戲稱,冰島從金融到領土全面崩盤,國際紛紛指責冰島政府,卻忘了曾宣稱冰島金融監管鐵板一塊的學者和機構,在米什金的簡歷上,文章《冰島的金融穩定性》,不知何時被改成了《冰島的金融不穩定性》,好在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讓冰島在危機過後迅速轉型(旅遊業--採礦業),十年後的今天,冰島還曾經的世外桃源,彷彿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全球第一個破產的國家  後用十年重回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