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可用這3種“懲罰”方式,讓孩子束手就擒

文字/小白


俗話說的好,每家都有著一些難以解決的事情,而對於孩子的教育則是其中最難唸的一項。一個不聽話的孩子會給大人帶來很多麻煩,而此時,對於不聽話的孩子,管教則成了大人頭上的重擔。

一般來說,孩子不聽話的表現主要集中在對於家長的要求置若罔聞。就像是家長讓孩子去寫作業或者複習功課時,孩子總會拖延時間甚至採用對抗情緒拒絕家長的要求。

相信每一個家長都曾經面對過這樣一種場面,並且不同家長有著不同態度,有的是敗下陣來對孩子束手無策,有的則是用打罵等暴力行為來教育孩子。其實這些做法都是不合適的。

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可用這3種“懲罰”方式,讓孩子束手就擒

其實每件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因此,大人應該先去了解這件事情的起因,從而才可以對症下藥,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下面就和大家講述一些孩子們不聽話的原因。

一、每一個"不聽話"的孩子都是有因可循的

1、父母的命令口氣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父母應該將孩子當成朋友去看待,因為父母不是服侍孩子的僕人,也不是控制孩子的上帝。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理應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可是很多父母都會在無形中忽略對孩子的尊重,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命令孩子去做事情,讓孩子感覺不受到尊重。

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可用這3種“懲罰”方式,讓孩子束手就擒

2、父母過分的寵溺

現在,孩子不僅有父母的疼愛,還有爺爺奶奶的關愛。老人對於孩子的溺愛,相信大多數家庭都是有目共睹的,由此導致孩子對於自我太過於看重,從而養成了暴躁的脾氣,對於長輩不尊重。

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可用這3種“懲罰”方式,讓孩子束手就擒

瞭解了造成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家長也許會覺得無從下手,不知道該怎麼改善孩子不聽話的情況,下面這裡就和大家分享一些,

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可用的3種"懲罰"方式,讓孩子束手就擒。

二、父母的懲罰方式

1、在家裡制定一個獎懲制度

孩子再聰明也只是個孩子,他們仍舊保留著自己的那份天真和單純。因此為了解決他們的不聽話行為,家長可以樹立一個規則表,然後附上獎懲制度。

例如,孩子如果按時完成功課就可以吃自己喜歡的零食,如果孩子不認真學習,那麼就取消他看電視或者電腦的資格。

俗話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這樣的方式孩子比較容易接受,而且長此以往,對於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有幫助。

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可用這3種“懲罰”方式,讓孩子束手就擒

2、冷處理

對於孩子的暴躁行為,家長應該先穩定好自己的情緒。讓孩子自行吵鬧發洩,在保證孩子不影響到他人的情況下,任由他表現出不聽話的行為。

父母此時要耐心一些,對孩子的行為表現出不在意的狀態。等到孩子的情緒平復下來後,讓他自己承擔鬧過之後的後果。這種行為既可以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又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總結來說,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辦法。

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可用這3種“懲罰”方式,讓孩子束手就擒

3、面壁或者禁足懲罰

一個孩子不聽話,大多數原因是因為他們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正確的,甚至他們也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哪些危害。

因此要想讓孩子認識到錯誤,面壁和禁足是很好的辦法,一來可以讓孩子冷靜下來思考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二來也可以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是很嚴重的。

這種方法既避免了父母與孩子的爭執,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孩子的情緒,是很不錯的選擇。

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可用這3種“懲罰”方式,讓孩子束手就擒

對於孩子,父母很多時候是無奈的。他們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成為好友,不知道怎麼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所以在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時,他們不然就以一句不懂事將孩子的情緒忽略掉,不然就通過一些暴力行為,讓孩子屈服於自己。

這兩種選擇都會導致孩子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問題,不僅解決不了孩子不聽話的問題,還會激化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

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可用這3種“懲罰”方式,讓孩子束手就擒

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父母用一些理性的懲罰方式,會比直接情緒性的打罵更加有效,能讓孩子更加容易瞭解自己的問題的同時還能緩解孩子的情緒,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歸根結底還是需要父母在孩子身上多下點功夫,父母可以多花點時間在陪伴孩子上,和孩子成為朋友,拉近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心理距離,孩子的不聽話會從數量以及程度上減少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