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孟南:从优等生到高考0分,只因读了韩寒

十年前,一位名叫徐孟南的安徽学生凭借高考故意得0分在网上火了一把。

十年后,这位曾经的翩翩少年在面对离婚后一人独自带娃。此时他默默无闻!

十年前的我还是刚刚踏入高中校园的学生。由于当时媒体不发达,徐孟南的故事我并不知道。直到最近一天我意外的看到了当年这位抨击高考制度的“勇士”,并且他的故事中时常出现著名作家韩寒,这才让我不禁联想起当年,遂写下此文。

徐孟南:从优等生到高考0分,只因读了韩寒

1989年徐孟南出生于安徽一偏僻的农村。像当年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湛蓝的天空下永远是破落不堪的小房子和淤泥遍布的河流。徐孟南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徐孟南的家中一共四个孩子,在他之上有位姐姐,在他之下还有两位小他两岁的弟弟。不论怎么说,徐孟南是这个家里的长子。很小的时候他就背负家里的重任,脏活累活他都做过,每每到了收获的季节,他还要帮家人去田里干活。用当时还是褒义的话说——这是一位善良淳朴的农村孩子。

徐孟南:从优等生到高考0分,只因读了韩寒

长大后,徐孟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重点中学。这在徐父眼里算不得意外,因为儿子从小学习成绩就不错,但作为父亲的他在听到儿子喜讯后依然笑得像个孩子。只不过这样难得的笑容,在父亲脸上没挂多久便消失了。

徐孟南:从优等生到高考0分,只因读了韩寒

来到中学校园后的徐孟南一直是个不起眼的孩子。他生性腼腆,像大多数农村走出的孩子一样,性格极其敏感。外加上他不善言辞,在众人中像团消失的空气,所以没人对他有过太多了解。唯独由于学习成绩尚可,老师总能记得他的模样。

到了高二以后,徐孟南学业一落千丈,成了班里名副其实的差生。老师对他进行过多次的反复劝导,但徐孟南像着魔似的并不理会,后来老师也渐渐忘了这个人的存在。直到第二年高考成绩出来后,徐孟南重回老师视野,同时也惊动了整个学校。

徐孟南:从优等生到高考0分,只因读了韩寒

2008年,徐孟南的高考成绩出炉——160分。这样的成绩不出所有人的意外,因为他已将近两年没有学习,但是试卷上关于“教育理念”的字眼格外的引人注目,这也是他轰动全校乃至全社会的原因——在印刷字体和白纸组成的试卷上,除了少数按照格式回答问题的笔迹外,整张试卷都写满了徐孟南对于“中国教育”的控诉和提议。

至于他为何会选在高考这么重要的场合做如此让人意外的事,徐孟南给出的答案是:他想出名。出名为了什么?为了让更多人聆听他的心声——关于教育问题的心声。

徐孟南:从优等生到高考0分,只因读了韩寒

日后徐孟南回忆起当年为何自己会大变,想起的总是韩寒的那篇《穿着棉袄洗澡》。这篇文章中,韩寒以自己年幼成名的例子为论据,阐述了中国教育是如何的不堪,并且毫不掩饰的告诫年幼的读者必须成为专长型人才,而不必全科都读。

正是在懵懂无知的时候被一篇“邪文”蛊惑后,徐孟南开始了对于中国教育的思考。此后他又在网上看到多个同类的文章,更加坚定了他日后要走的路。

徐孟南:从优等生到高考0分,只因读了韩寒

高考结束后,徐孟南火了一阵,引发了不少媒体争相报道。但过了没多久,他的名字逐渐消失殆尽。4年后,徐孟南依然不忘初心,在网上创办了一个名为“高考0分声”的网站,势必要将他的教育心声让更多的人听到,只可惜他依然未能成功。

2018年,徐孟南再战高考,29岁的他考入了一所大专院校。6年前他结婚成家,但此时的他只是一位孩子的父亲,身边并没有妻子的陪伴。

徐孟南:从优等生到高考0分,只因读了韩寒

有关徐孟南事件,这不是一个个例。我曾见过很多人在读完韩寒、郭敬明等人的文章后开始堕落,原本端正的价值观开始扭曲。现在回想起来,除了这些外还有什么“比尔盖茨的成功是因为他母亲是IBM董事长”等一类妖言惑众的鸡汤。

这些鸡汤有错吗?我想并没有。因为其背后写文的个人或组织也需要生存,也需要糊口。但如果将这些鸡汤灌入世界观尚未成形的青年口中,那就是有错,而且大错特错。尤其是作为公众人物的韩寒之流,如果为了谋利将这种有了馊味的鸡汤强行上架,那将祸害更多中国青年。

最后,我只希望那位曾经热血的“勇士”徐孟南,闲来无事可以多捧几本书去阅读。

唯独知识的积累才是你不受这个社会纷扰的最佳选择。


有关更多徐孟南事件,可在头条APP搜索“徐孟南”获取更多信息。

徐孟南:从优等生到高考0分,只因读了韩寒


徐孟南:从优等生到高考0分,只因读了韩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