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解僱CEO,飛機就安全了?

週一(23日)上午波音公司宣佈,該公司首席執行官(CEO)丹尼斯·米倫伯格已被解僱,由現任董事會主席大衛·卡爾霍恩接任該職位,首席財務官格雷格·史密斯將出任臨時CEO,直到卡爾霍恩1月13日正式上任。


波音解僱CEO,飛機就安全了?


波音公司在官宣的聲明中表示:公司董事會一致認為,領導層的變化是為了公司努力修復與監管機構、客戶等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關係,恢復人們對波音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並且,波音將再次致力於與美國聯邦航空局、其他全球監管機構及客戶進行全透明、有效、積極主動的溝通。


這段聲明中,波音隻字未提米倫伯格過去的工作,包括在其任內,波音成為美國最值錢的工業企業。而是話裡話外將波音危機的責任推給了米倫伯格。


很明顯,解僱米倫伯格是波音公司面對持續發酵風波的一種“止損”方式,是波音高層出面負責的一種態度。而這一態度在目前看來,似乎是有效的:23日,解僱米倫伯格的公告剛一出來,波音股價在埃航空難後首次出現了回升,上漲了2.7%。


四面楚歌的境況下,波音企圖用更換CEO討好投資人和政府來盤活這盤死棋,積極成效肯定有;但“治標不治本”的操作,想要徹底醫好波音的頑疾似乎有點困難。


由“安全第一”淪為“利潤第一”的企業文化


作為全球最大的航天航空器製造商,20世紀的波音一直是美國航空航天業的的領袖公司,是美國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而波音也不負眾望,一直以優異的工程設計、生產和管理品質著稱。


但製造業先天利潤有限的短板,加上近些年美國金融、服務行業高利潤的衝擊、資本股東的壓力。波音開始將利潤放在了安全前面。1997年,波音總裁菲力普•康迪特引入外援,收購了以營銷著稱的麥道公司,而波音的文化也從“安全第一”轉變為了“利潤優先”。


但即便如此,波音依然有接近4萬名把“安全第一”掛在嘴邊的工程師,他們抵制上層削減成本、趕工出貨的錯誤決定。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困擾,波音2001年將總部由西雅圖搬到了1500英里外的芝加哥。徹底將製造飛機的技術問題和工程師們困在了西雅圖。


除了技術和決策的分離外,波音文化轉變的另一個標誌就是04年以後,總裁任命的新機型總監,由清一色的MBA出身代替了工程師出身。此次被解僱的米倫伯格雖然是工程師出身,但在鉅額利潤下,米倫伯格也顯然認同了這一文化。


這一點,從米倫伯格掌舵波音之後不久737MAX就首飛,並於2017年拿到適航許可就可以看出來了。而早在2016年的試飛過程中導致空難的737MAX MCAS問題,當時就有工程師發現並且反饋,然而石沉大海。哪怕身居高位貴為總裁的米倫伯格聲稱對此不知情,他必然得對試飛過程中隱瞞重大安全隱患負起領導責任。


而波音針對米倫伯格的解僱發出的聲明也可以看出,領導層的變化是為了公司努力修復與監管機構、客戶等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關係,恢復人們對波音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聲明當中也沒有出現任何與技術相關的解釋或說明。


所以,只要波音重利潤、輕技術、輕安全的文化一直傳承下去,解僱多少個“米倫伯格”都沒有用。沒有國家或個人會拿生命安全為波音利潤買單的。


失去政府支持,國內外信任危機難以修復


一直以來,波音帶來的經濟利潤和文化利潤,都讓波音成為了聯邦政府的寵兒。甚至鼎盛時期,波音可以越過美聯航,自己做認證。雖然有官商勾結的嫌疑,但也至少說明了波音的地位。


而隨著獅航610、埃航302空難發生、以中國為首的多國叫停波音事故機型後,這一切都變了。


迫於民主黨的壓力,以及對波音安全性的懷疑。2019年3月13日,波音的最大支持者特朗普簽署了總統令,要求停飛737MAX。隨後FAA(美聯航)接到特朗普的指示後,向各航空公司發出緊急通知,要求禁止該機型的運營和在本國領空內飛行。


相比聯邦政府此前對停飛的慎重態度,特朗普和美聯航的行動,也讓波音的信任危機從國外轉移到了國內。畢竟,如果美國人自己都不敢乘坐的飛機,又怎麼讓其它人放心乘坐呢。


即使在民航客機領域頻頻出錯,波音或許還可以靠著其軍事領域打個翻身仗。畢竟就國防工業暴力性質來說,波音公司在國防項目的盈利並不比民航少。


但隨著今年8月份,美國國防部宣佈因為資金以及技術上的問題,在投入了超過12億美元之後,停止了與波音公司合作的新一代導彈攔截系統。波音在政府內部的信任度再次打了折扣,這對波音未來的軍火訂單數勢必會產生影響。


在外部,波音將中國作為了扳回信任的突破口。作為波音公司的重要客戶,中國民航一共採購了96架737MAX飛機。但同時,中國也是是世界上首個宣佈停飛737MAX機型的國家。


所以,從8月份開始,波音陸續邀請了眾多中國航空公司的飛行員、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參加討論如何恢復737 MAX的正常運營的會議。同時8月份,波音還依次走訪了8家中國航空公司。


波音此舉,無非是希望中國民航可以相信737MAX系列的安全性。但顯然,中國不會因此就輕易做出復飛的決定。這關係的不僅僅是政府的信譽問題,更是不計其數波音乘客的生命安全問題。


中國出於責任的考量,也讓波音通過中國挽回信任的措施徹底宣告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