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呼和浩特:明年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有“硬約束”

教育新規

10月18日,呼和浩特市2020年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及“陽光分班”政策新聞發佈會在內蒙古國際會展中心召開。記者在會議中瞭解到,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制定了《呼和浩特市市區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招生工作方案》和《呼和浩特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陽光分班”工作實施意見》,並通過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第23次常務會議審核。

【政策解讀】呼和浩特:明年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有“硬約束”


政策出臺,將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入學原則,大力營造公平、公正、公開、規範的招生秩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規範民辦學校辦學行為,切實解決好社會關注的“擇校”“擇班”“擇師”問題。記者採訪發現,本次政策最核心的變化,是堵住了民辦學校用招生入學考試的方式進行“掐尖招生”的通道,在全市範圍內統一實行自願+電腦派位的原則。今年六年級的孩子,上哪所初中,將面臨更多選擇。

【政策解讀】呼和浩特:明年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有“硬約束”

人人可報電腦派位

和此前普遍預測的一樣,新的制度將在市區合法穩定居住和就業,能提供相應真實、準確信息材料且符合規定的非市區戶籍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也作為招生對象,納入了幼升小和小升初的電腦派位體系。

政策同時明確,選擇就讀市區民辦學校的學生,必須登錄“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試信息網”,完成民辦學校網上報名。報名學生要按照操作要求真實、準確完成個人基本信息採集,並根據招生計劃,在網上填報市區民辦學校志願。

為了防止未登錄“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試信息網”報名即進入民辦學校上學(通過考試)的情況出現,政策明確,民辦學校“小升初”招生過程中,通過“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試信息網”網上報名,按照網上錄取結果入學並在該學校連續就讀三年的學生,中考時具有“分招”資格。

這就意味著,無論你是本市戶籍內學生還是非市區戶籍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都必須登錄“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試信息網”報名;民辦學校招錄學生,100%的計劃都要通過電腦隨機錄取的方法進行錄取。“小升初”只有按照網上錄取結果入學並在該學校連續就讀三年的學生,中考時才具具有“分招”資格。

學生登錄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試信息網後,可根據自願選擇原則,選擇自己想要報的民辦學校,啟秀中學、啟秀中學東校區、秋實中學、敬業中學、農大附中等民辦學校,均在選擇序列。按照規定,民辦學校要向社會公佈學校的辦學情況、招生計劃、招生安排、錄取結果以及收費標準等相關信息。充分體現學生自願、家長自願的原則。

學生做出選擇後,報名人數超過當年招生計劃的學校,實行電腦隨機錄取,隨機錄取比例為當年招生計劃的100%;報名人數未超過學校當年招生計劃的,網上報名後直接錄取。各民辦學校電腦隨機錄取工作按照統一時間、統一程序和統一要求,由屬地教育局統一組織實施。

電腦隨機錄取工作要做到全程錄像,並邀請公證機構人員、紀檢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代表和學生家長代表全程監督。

所有流程中,錄取辦法是核心。採取電腦隨機錄取辦法,能不能上的了報名的學校,就具有了很大的偶然性。那麼,大家越扎堆報名某一民辦學校,每個人錄取的概率就會越低。這需要家長在填寫志願時,更加理性一些,如果幾個志願都填報了比較熱門的民辦學校,將有可能出現所報志願全部沒有“搖中”的情況。

【政策解讀】呼和浩特:明年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有“硬約束”

公辦民辦同時招生

和此前預測不一樣的是,呼和浩特市2020年義務教育招生將實施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原則。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學生報名幾所熱門的民辦學校,均沒有派位成功且不接受調劑的情況下,怎麼辦?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張猛告訴記者,義務教育階段,每個孩子都有學可上,這一原則不會變,這一問題將通過二次電腦派位來解決。

現實的問題是,在實際報名中,如果每個學校的報名人數和報名情況均不透明的情況下,一般被大家選擇在前幾個志願的學校都會報滿,剩下被用作二次電腦派位來兜底的學校,有可能都是大家不願報名、比較偏遠的學校。

而更為現實的問題是,民辦學校的招生範圍是市內四區,而公辦學校的招生範圍只有所屬行政區域。報名時,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能在一個系統內選擇嗎?是不是隻能公辦民辦二選一?對此,張猛表示,這一問題現在還無法回答,招生報名系統還在開發中,各旗縣區還將出臺具體的實施方案和實施細則。看來,要想知道答案,還得再等等。

可以明確的是,所有志願均落空且不接受調劑,進入二次電腦派位,應當是下下之選。

民辦小學不能跨區招生

值得注意的是,免試入學、自願選擇,這兩個原則,對於民辦小學同樣適用。政策同時規定,市區民辦小學可招收所屬行政區域(旗縣區)內的適齡兒童入學,不得跨區域招生。

這就意味著,受家長關注度較高的民辦小學,比如農大附小,只有具有賽罕區戶籍或在賽罕區穩定居住和就業,能提供相應真實、準確信息材料且符合規定的非市區戶籍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才能報名,且必須登錄“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試信息網”報名。按照政策,如果報名人數超過當年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實行電腦隨機錄取,隨機錄取比例為當年招生計劃的100%。

同樣不能確定的是,同一報名系統,能否把民辦小學和公辦小學放在同一個孩子的報名志願中?如果公辦民辦學校同時招生且只能二選一,報名民辦學校的孩子,將很難到公辦學校讀書。

三大禁令阻隔“三擇”

本次政策提出了三項禁令,對招生秩序進行規範。

首先是在免試原則中提出,嚴禁以考試或變相考試的方式擇優選拔新生。

第二是在招生範圍中明確,市區民辦初中可在市四區範圍內招生,不得去五個農業旗縣或跨盟市、跨省市招生。

第三,在全體均衡原則中提出,各旗縣區教育局以學校為單位把新生全部錄入分班軟件,保證新生全部參加“陽光分班”。分班要做到班級規模、學生性別、教師配備等各方面均衡組合。

電腦派位,分班軟件的出現,將以大數據的方式,阻隔“擇校”“擇班”“擇師”的社會問題,讓教育更加公平。

張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政策實施後,民辦學校的招生途徑只有一個,那就是電腦隨機派位。培訓機構代替民辦學校考試招生的,將受到從下整改通知書直至取消辦學資質的處罰;民辦學校組織學生入學考試的,將受到包括核減招生計劃、取消政府補貼甚至吊銷辦學許可的處罰。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相關新聞發言人表示,按照以上兩個文件的要求,各旗縣區還將出臺具體的實施方案和實施細則。所有關於招生工作的信息,以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試管理中心發佈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