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之不去的記憶(13):嶺東煤礦——黑龍江雙鴨山礦務局百年紀實

10、改革前進

(1)整頓企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黨的工作重點開始逐步由政治統帥一切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轉變。中共中央、國務院於1982年下發《關於國營工業進行全面整頓的決定》。同年9月,嶺東煤礦根據雙鴨山礦務局黨委和雙鴨山礦務局的統一部署,開始對煤礦企業進行全面整頓。這次企業整頓的內容是,整頓領導班子實現“革命化、年青化、知識化、專業化”,制定落實各崗位(工種)經濟責任制,從根本上強化企業管理。同時,對勞動組織、勞動紀律、安全工作、財務管理、物資供應等進行全面整頓。

企業整頓先後經歷調查摸底、學習提高,制定規劃、發動群眾,全面鋪開、分項治理,總結提高、制定創“六好”企業規劃,對照標準、搞好驗收五個階段。為加強這項工作的領導,礦級領導幹部明確分工,成立整頓企業辦公室,配各專職人員,並結合本礦實際,確定了“以整頓礦井(科)兩級領導班子和職工隊伍為重點以提高企業素質和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安全工作為突破口,以健全完善各項制度和崗位經濟責任制為目的”的指導思想。此項工作未在全礦鋪開之前,首先在一井試點,掌握工作經驗。

經過10個月的整頓,礦級領導班子由整頓前10人減為6人

平均年齡由原來的48.9歲降至46.7歲,專業人員比例佔礦級領導班子成員總數的66.7%,比整頓前提高26.7%。井(科)級領導班子的平均年齡由整頓前的44.8歲降低到43.2歲,其中專業技術人員由32人增加到49人,平均文化程度亦有所提高。礦屬各單位共計建立崗位經濟責任制1667條,並制訂出《企業管理辦法》。1983年6月,礦務局組成檢查驗收團,對嶺東煤礦企業整頓工作進行檢查驗收,並頒發合格證。1984年3月,東煤公司整頓企業驗收團對嶺東煤礦企業整頓進行復查驗收,並代表煤炭部頒發了《企業全面整頓驗收合格證》。

(2)多種經營

在嶺東煤礦的歷史上,通常被人民所關心的主要是出煤多少,而忽視經濟效益,所以,生產規模曾有較大發展,卻連年虧損。1973年虧損額最高,達到11.199千元。1978年以後,全礦經濟形勢逐步好轉。進入八十年代,嶺東煤礦從宏觀控制入手,增加產出搞活銷售,注重經濟效益,加強對人財物的管理,由單一生產、單一產品向以煤為主,多種經營方向發展。企業全面整頓,進行整編定員以後,到1985年全礦裁減富餘人員1065名。為解決這些人員的就業問題,嶺東煤礦廣開生產門路,相繼開辦商店、照相、土建、飲料、旅遊等項目。煤炭品種也由原來單一原煤出售改為煤塊、煤末分別出售,初步確立經營思想。

嶺東煤礦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面對邁向衰老的礦井,嶺東煤礦從1985年開始,便已經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如何提高經濟效益和減少虧損上了。

1985年後,嶺東煤礦每年都有從單位裁減下來的富餘職工,為解決這些富餘人員的工作和生活問題,又相繼開辦了雪糕廠、碎石場等,並拓寬了商店的銷售渠道,把原來單一銷售改為批發零售,使商店的年銷售額達到了80萬元。1985年秋,嶺東礦又在八井增設了選塊設施,擴大了塊煤和煤泥的產銷量,僅塊煤銷售一項,6年間全礦就增收近500萬元。

揮之不去的記憶(13):嶺東煤礦——黑龍江雙鴨山礦務局百年紀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