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我是老徐。

張文宏是誰?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我估計現在大部分中國人都知道了。

疫情期間幾大醫護人物,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等等幾乎成為了我們心目中英雄的樣子。

但,噴子們總是無孔不入。

這不,張文宏也成為了他們新的目標。


1。

關於張文宏教授的謠言,一開始還是比較溫和的。

僅限於造謠張教授 “說了哪些話”的方式來實現流量收割。

3月16日,微博某個大V將網絡文章中的幾句話,

斷章取義,隨意拼接然後冠上張教授的名號來造謠。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再然後,

你在網上看到的畫風是這樣的。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這些也沒啥,有些的確是張文宏說的。

有些是謠言的,不用他出手,網友就幫忙闢謠。

但是接下來的謠言就著實很噁心了。


4月6日,

一篇名為《張文宏醫生 一個乾淨的人 自爆收入和全家福》的文章,

突然在網絡傳播開來。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文章稱張文宏自曝年收入184萬。

並且強調他並不是公司企業的股東,以此來強調他的高工資。

還將張教授全家的照片一併貼到網上

我真的搞不懂,造謠就算了,還貼家人照片,

這心是有多黑?

文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網絡上開始對張文宏教授各種言論。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這些人不分青紅皂白的攻擊張文宏。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甚至拿婚姻問題來作證他的人格問題。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隨著輿論的昇華,

張文宏很快就從一個英雄變成一個高收入的有汙點的醫生教授。

但真的是這樣嗎?

就在同一天,張文宏接受媒體採訪正式闢謠。

如果網上談論的都是真的,我也沒什麼意見。


我可以負責任地講,外界對我財產和家庭隱私的一些傳說均為謠言。

本來想要冷處理的張教授,這次是真的頂不住這樣的網絡暴力了。

他解釋得越多,老徐就越覺得心酸。

什麼時候連這些做實事的老實人,都要忌憚這些莫須有的罪名。

這時候大家肯定會有個疑問,

為什麼他們不遺餘力地想要造謠張文宏呢?


2。

張文宏第一次出現在媒體的視野中,是源於2月22日。

張文宏在媒體面前指出:

“不要只欺負老實人,疫情當前就得黨員先上”。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一夜成名,張文宏成為敢說真話的代表。

走紅之後,張文宏不止在自己的崗位盡心盡力,

也一直在為國內疫情提供建議和解答。

2月28日,

張文宏就“口罩還需要戴多久”這個問題回答了媒體提問,

他認為還需要戴到1到2個月份,並且不可以聚集。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事實證明這個理論是對的。

直到目前,

疫情雖然已經到達轉折點,但是國家並未表明可以摘除口罩。

3月22日,

張文宏提出我國的疫情是否反撲,取決於三大原因:

是否有出院病例復發?


是否有無症狀患者?


境外輸入病例的數量?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目前我國疫情有反撲跡象,便是因後面兩個原因造成。

足見張文宏教授的專業性。

一直以來張文宏教授一直通過媒體渠道,建議人們如何做好防護,如何應對疫情。

但是依舊有人認為,張教授是想要出風頭。

有人拿他走紅的視頻,認為他是想紅而已。

覺得這個時候強調黨員先上是種諷刺,不尊重人權。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更有甚者,

因為之前美國疫情時,張文宏說美國確診人數多,是因為技術先進。

就有人開始說他跪舔美國,

甚至把他稱為「網紅」。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我就很納悶,因為美國技術先進所以檢測得到更多的患者。

這個邏輯好像沒什麼問題吧?

人紅是非多,

張文宏教授因而招來了很多莫須有的罪名,

什麼跪舔美國,強出頭,蹭熱度的標籤都往他身上貼。

這一次,更是直接用了最具殺傷力的武器,他的收入。

想用張文宏的收入來造謠攻擊他,

證明他是個有錢人,是個只會蹭熱度的人。

以此打垮張文宏。

而這一招,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使用了。


3。

早在張文宏教授被抹黑之前,鍾南山院士也遭遇了同樣的事情。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因為1200元的掛號費,鍾南山院士直接被罵。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有人認為既然是醫生,就應該免費行醫。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很多人更是以此用做文章,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說鍾南山也是個「貪財」之輩,徒有虛名。

不止如此,連他的家人也沒放過。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將他的兒子鍾帷德稱為“啃老,靠父上位的人。”

更因為喜歡愛馬仕的褲帶,

被貼上不樸素等的標籤。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無獨有偶。

李蘭娟院士用心研發抗疫藥物,卻被人撰文抹黑。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2月份開始,某自媒體突然發出這樣的一篇文章:

《李蘭娟院士重磅推薦新藥為其兒子名下公司出品,只經過體外細胞初步測試》

稱李蘭娟院士研製的藥物是為了給兒子的公司賺錢。

並且作者還陰陽怪氣的說了一句

“治死人了怎麼辦?”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之後李蘭娟院士不得不親自闢謠,

其實兒子的公司是人工智能公司,跟藥物根本扯不上關係。

不止是疫情期間,

早前我們的袁隆平爺爺,也遭遇了相同招數的打擊。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就因為買了個新手機,看了個車展就被無數人詬病。

甚至咒罵。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這樣的咒罵,觸目驚心。

且不說袁隆平對於中國人民的貢獻,他也是個老人了,

居然用這麼惡毒的言語咒罵他。

於心何忍?

而他們被無端指責的根本原因,

其實便在於大多數人的思想裡,

「他們是科學家,他們不可以有錢」


4。

對於這樣的想法,我真的覺得很可悲。

什麼時候科學家一定要跟貧窮掛鉤?

雖然被攻擊的這些科學家,很少現身回應。

但是這樣的做法,不會讓他們心寒嗎?

而我更想說的是,企業家可以有錢、明星可以有錢。

為什麼科學家一定要一貧如洗?

你們真的知道國外的科學家收入到底多高嗎?

果然,他們連張文宏也不放過

據調查,

2016年,僅僅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大學中任職的醫學研究者,

大部分人的工資收入就達到了100萬美元。

而在德國,

頂尖的科學家稅後工資4500歐元,約合人民幣3萬5千元。

並且還不包括各種補貼,退休後可以領最高工資72%的退休金。

俄羅斯的頂尖科學家。

每個月可以領到10萬盧布的補貼,並且這還不包含他們的工資。

外國可以給予科學家如此高的待遇,

為什麼我國的科學家,就不能享受一樣的待遇呢?


一個明星年收入幾個億,你覺得是正常。

一個企業家身價幾百億,你覺得這才對。

甚至是一個網紅年收入都可以幾千萬。

憑什麼科學家就得過得緊巴巴?

長期以往。

大家都去當網紅明星,或者去外國工作生活了。

誰願意當科學家,誰願意去苦心專研技術呢?


將心比心。

鍾南山、李蘭娟、袁隆平、張文宏這些人物放在國外,全世界都搶著要他們。

需要考慮錢的問題嗎?

今天有人拿著所謂的「高收入」打擊張文宏,明天我們就不可能出現下一個「張文宏」

因果循環。

最終要吃下惡果的,絕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

求求那些看到科學家高收入就跳起來的人醒醒。

你們的價值觀,真的很扭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