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王謝堂前燕,你知道王謝指的是什麼嗎

王謝,六朝望族琅琊王氏與陳郡謝氏之合稱,後成為顯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詞。晉永嘉之亂後,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族人,從北方南遷至金陵,後因王謝兩家之王導、謝安及其後繼者們於江左五朝的權傾朝野、文采風流、功業顯著 ,而彪炳於史冊,成就了後世家族無法企及的榮耀。為後人所嫉羨,故有“王謝”之合稱。兩晉南北朝那個時期中國士族如林,可是,幾乎沒有哪個世家大族堪與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比肩。“王謝”的並稱便是那樣昌盛繁榮,在中國歷史上,有些家族的譜系可能續的比王家還長,卻沒有王氏家族權位那樣高;有些家族可能曾經在權勢上勝過王家,卻沒有王氏蟬聯的那麼久。三百多年來,王、謝兩家族能人輩出,仕宦顯達,他們或引領一代之風尚,或執一朝之牛耳,從漢魏入兩晉歷南朝,一直繁盛、榮耀。雖然家族內部族系龐大,各個分支升降不一,時而此支顯貴,時而彼支榮達,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卻能互相幫助,保證家族始終能夠站在時代前沿。

舊時王謝堂前燕,你知道王謝指的是什麼嗎

琅琊王氏最輝煌的時期,則是在“王與馬,共天下”東晉朝時。馬是東晉開國皇帝、晉元帝司馬睿,王便是琅琊王氏一族最顯赫的人物王導。司馬睿最初受封琅琊王,得到王氏一族的鼎力支持。晉末喪亂,在王導的策劃下,又擁立司馬睿建立東晉政權。可以說,司馬睿的發跡,和琅琊王氏是分不開的。所以司馬睿在登基典禮上,讓王導與他一同坐在龍椅上,“王與馬,共天下”也傳為佳話。王導官居宰輔,共輔佐了元帝、明帝、成帝三任帝王,成為東晉初期,王朝的實際締造者和操縱者。王氏子孫及家族成員也多為朝中要員。

東晉時,王氏家族曾先後出過8個皇后,與皇室公主聯姻的有20多人。在軍事上又多掌握兵權,政治地位不可動搖,對整個東晉王朝影響至深。其堂兄王敦都督江、揚六州軍事,擁兵重鎮,後來一度叛亂,威脅晉室,也是王氏一族勢力強大的一個側面反映。在文化界,王氏一族也頗負盛名,有著名的書法大家王羲之和王獻之。劉禹錫那首膾炙人口的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便是指的琅琊王氏,以及陳留謝氏。

王氏顯貴,從“臥冰求鯉”的王祥、王覽兄弟開始,到王戎、王衍,家族子弟陸續登上歷史舞臺。尤其是經歷了永嘉之亂,五胡王敦、王導兄弟在南京重建晉室有功,使王家更是名重江東,有“王與馬,共天下”、“不以王為皇后,必以王為宰相”之說,有“舊時王謝堂前燕”的故事。隨後,又出了王羲之、王獻之、王徽之這樣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人物,使得王家不僅在政治上無人能敵,而且在文藝上更是奇葩一朵。在整個六朝時代,山東琅邪王氏家族,為官做到五品以上的,有161人。其中,做到一品官的,達15人。

舊時王謝堂前燕,你知道王謝指的是什麼嗎

舊時王謝堂前燕,你知道王謝指的是什麼嗎

陳留謝氏。又稱陳郡謝氏,出自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能與琅琊王氏比肩的,唯有陳郡謝氏。“山陰道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兩句流傳千古的詩,讓王謝二族當年的風光盡收眼底。謝氏的起步較晚,但是發展卻很快。謝氏一族最顯赫的人物,便是在淝水之戰中打敗前秦的謝安,而謝氏的發跡也是從謝安這一輩開始的,謝安的堂兄謝尚,弟弟謝萬出仕後,家族才開始興旺,到謝安任相時期達到頂峰。謝安讓侄子謝玄組建北府兵,對東晉朝有著深遠影響:淝水之戰打敗前秦,北府兵功勞甚大,後來也是北府兵的首領劉裕推翻了東晉,代之以宋。

六朝以後,世間多以“王謝”並稱,該稱呼成為中國古代世家大族的代名詞,但與王氏比起來,謝氏還是有差距。排在第二位的謝氏,一品官員僅出了4人。其代表人物謝安在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是取得“淝水之戰”的勝利。哥哥謝弈、弟弟謝萬、謝石、侄兒謝玄等都是中央和地方的大官。文學史上有名的謝靈運、謝眺也出自謝氏世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