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又是2019元宵佳節,兒時我們那裡從不點燈只放火

我要從南走到北,我還要從白走到黑。

我要人們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誰。


明天又是2019元宵佳節,兒時我們那裡從不點燈只放火


印象中,元宵節從未點過燈,只放過火。

當然,這是小時候的事了。稍懂事後,連火都不放了,雖然那時還點不起燈,也看不上燈。元宵節這一天,只在家裡吃幾個元宵,算是過節了。元宵節放火,其實是老猿誇張了說的,它原是有一個好聽的名聲叫“點點財”。

據說,這一天夜裡,只要拿著草把,點燃後在自家的每一個田角落裡繞一圈,同時,嘴裡念“炭炭田角落,今年收成九石六”,就預示今年就能有好收成。

明天又是2019元宵佳節,兒時我們那裡從不點燈只放火


在大人眼裡,一過了元宵,就過完了年。之前,該走的親戚走遍了,該訪的友也訪完了。元宵入肚,過年的心得收好,順便再在夜裡去田裡放一把火,接下來便忙著春墾。

這應該是錦溪農民一種春墾開始的儀式。作為魚米之鄉,錦溪的農民有理由會舉辦一些敬畏地,敬畏天的農墾儀式的。

遺憾的是查閱相關資料,均未查閱到系統的記載,只有一些年齡大的農民口中,還能零星地說出一些這一天怎麼去田裡“點點財”。

還記得,父輩們對於“點點財”十分重視的。那用於點火的草把,一定是秋收時,沒有淋過雨的稻草,還得挑去雜草,紮成一把大小。遇上晴天,放在屋頂上曬。曬透後的草把青青白白,堆在客堂裡,還散發出清香。

等元宵節那天天黑,大人們便會一起,來到田裡,在田岸上把草把點燃,分別去每個田角落裡用火炭一下。

明天又是2019元宵佳節,兒時我們那裡從不點燈只放火


按理,那時的地已歸集體,可,對於靠種田為生的農民,從來把地當作自家看待。倒是,承包後卻少有人去“點點財”了。也許,承包後的他們,主要收入已經不在這幾畝地上了。尤其是年輕的一代農民,更看不上這地的收入,也就再也不看見這天滿田野點火的場面了。

小時候,我們去田裡放火,自然只覺得好玩。一過年,就盼著元宵節快快到來。

在那個連煙火都買不到的年代,這天夜裡的一把火,自然成了我們一年的心心念念。也只有這一天,大人們才肯帶著自家的小孩子,去田裡放火。且,一定還會把親自點燃的草把交給孩子手裡,讓他奔跑著去每個田角落燒一把火。

明天又是2019元宵佳節,兒時我們那裡從不點燈只放火


農村孩子,冬天玩火,夏天玩水,兩大愛好。元宵節這把火,算是把孩子們玩火的心也燃了起來。接下來幾天,小伴們一到夜裡,就偷偷去拿著沒有燃盡的草把,堆在一起,再次點燃。

還記得,與小伴們在地裡放完火回家。老媽半夜只聞到一陣燒糊的味道,四處尋找,發現我脫下的棉褲還在冒煙。老媽拎著就往廚房裡跑,一勺水下去,半條褲腿已廢,害我第二天,只能窩在被窩裡,等著奶奶重新縫製。

直到有一夜,有小伴點燃了攀在生產隊工棚上的南瓜枯藤,最終引燃了整個工棚,從此,再也沒有,也不敢去田裡玩火。直到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