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執意保管兒媳的婚戒錢和孃家禮金,兒媳回孃家後,婆婆被打臉

趙傑也是。不過,趙傑憨厚老實,不像有的同事那麼能撩,他只是點一杯咖啡,默默地坐到一邊,默默地看寧寧工作。只要看到她,越傑的心情就會很好。

寧寧知道自己長得漂亮,但她沒有恃美而驕,相反,對於那些感情過於外露的男人,寧寧有一種天然的排斥,倒是對在一旁默默關注自己的趙傑有了好感。

她發現,只要她上晚班,趙傑也鐵定是在加班;而她下班的時候,趙傑也會遠遠地跟著她,直到她回了家才離開。這樣的次數多了,寧寧就想知道趙傑到底是怎麼想的。

那天晚上,趙傑依然遠遠地跟著。寧寧心裡一樂,轉身直接向趙傑走過去。只見趙傑呆呆地杵在原地,傻乎乎地手足無措。

“你為什麼一直跟著我?”

“太晚了,怕你一個女孩子不安全。”趙傑說。

“那你對我就不危險了嗎?”寧寧有心跟他開玩笑。

“不不不,我,我是怕——你有,有危險。我可——可以保護你。”趙傑結巴了。

寧寧笑笑說:“我做你女朋友,怎麼樣?”

這句話成功地把趙傑釘在原地不能動彈。寧寧接著說:“明天我休息,後天正常班。你後天早上8點半來接我。”

寧寧看出來了,按趙傑的性格,這層窗戶紙不知什麼時候才能被突破,既然喜歡,那就自己也稍稍主動一點。

兩人交往後,趙傑對寧寧真是很好,凡事都把寧寧放在第一位,一直很寵寧寧,直到他們結婚。

婆婆執意保管兒媳的婚戒錢和孃家禮金,兒媳回孃家後,婆婆被打臉


說起結婚,是趙傑母親先提出來的,她說既然趙傑喜歡了,那就結婚吧,別再拖了。反正自己家房子已經準備好了,只要辦個婚禮,寧寧就可以住進來了。

寧寧家提到了彩禮,趙傑母親說,既然兩個孩子兩情相悅,錢不錢的就在其次了。你們家不用給陪嫁,因為我們家買了那套房子後,實在是拿不出彩禮錢了。在這一點上,可能是要虧待寧寧了。不過,嫁過來就成了一家人,我們家的不都是你的了嗎?

寧寧家倒也通情達理,實在沒錢,彩禮不要也行,不能因為孩子結婚讓親家背上債務。既然是一家人,就相互體諒一下。畢竟,好好過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但結了婚之後,婆婆一系列的魔幻操作,還有趙傑事事聽母親,事事順從的媽寶樣,讓寧寧氣不打一處來。這樁婚姻給她一種特別不舒服的感覺,不僅是婆婆,就連趙傑,她也是越來越看不順眼了。

讓寧寧特別不爽的事有這樣幾件事情。

婆婆執意保管兒媳的婚戒錢和孃家禮金,兒媳回孃家後,婆婆被打臉


第一件,寧寧是在婚後才知道,原本承諾給他們的婚房,婆婆在他們結婚前已經做了婚前財產公證,明確了是趙傑的婚前財產。這件事也讓趙傑丈母孃非常不滿,直呼“善良的人總是被欺負”。

其實當時,寧寧家也沒有對趙傑那套房子有什麼想法,他們還想著婚後兩家湊錢再給孩子們買一套房子。但在談婚論嫁時,趙傑母親明確說過,那套房子就是給孩子們的。

而現在卻聽說,婆婆居然還去做婚前財產公證,心裡難免會不舒服。

寧寧母親非常不滿地說,有的人家不等女方家提出來,自己就主動在房產證上加了女生的名字,那是因為人家是把媳婦當成一家人看待。而自家女兒還沒嫁進去,婆婆就已經把她當了外人,生怕被佔了便宜去。

婆婆執意保管兒媳的婚戒錢和孃家禮金,兒媳回孃家後,婆婆被打臉


第二件事,結婚的時候,兩家是合在一起辦的酒席,各家收各家的禮。等結算清楚之後,寧寧孃家把親友的禮金全部給了寧寧,讓她自己保管,以備不時之需。

但婚禮後沒幾天,婆婆就讓寧寧把孃家收到的禮金都交給她,她來幫他們倆存起來。

寧寧當然不願意,自己就能存,幹嘛還要假婆婆的手。婆婆氣哼哼地說寧寧不識好人心,自己不過是怕他們亂花錢,替他們保管一下,又不是讓寧寧把錢給她用,就沒見過這麼小氣的兒媳婦。

第三件事,婆婆在寧寧他們結完婚之後,和公公一起報了一個海外遊旅行團,出國旅遊去了。

出國旅遊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寧寧看來,公婆出去旅遊就是不正常的。

因為從他們婚前開始,婆婆就一直強調自己家沒錢,彩禮都沒有給。結婚之後,三天兩頭說窮,手頭沒錢,今天吃什麼明天吃什麼,都要算著過日子,時不時還要向寧寧要點菜錢。

而且結婚時,他們家到底收了多少禮金,寧寧一點都不知道,問趙傑,趙傑也說不知道,錢都在婆婆手裡。

寧寧說,既然說沒錢,哪裡來的幾萬塊錢出國遊呢?這不就是明擺著故意哭窮嗎?

婆婆執意保管兒媳的婚戒錢和孃家禮金,兒媳回孃家後,婆婆被打臉


還有第四件事,說起來更是奇葩。

在他們結婚後,婆婆居然向趙傑要買婚戒的錢。寧寧對這件事特別不能理解。婚戒是自己孃家買的,為什麼婆婆一定要折算成錢,讓趙傑給她?而且,趙傑和寧寧的錢一直是放在寧寧那裡,也就是說,婆婆向趙傑要錢,那不就是向寧寧要錢嗎?憑什麼呀?真是迷一樣的操作。

而這些事發生時,趙傑一直站在婆婆一邊,讓寧寧體諒這是婆婆的關心,讓寧寧順從婆婆。

寧寧思前想後,越想越生氣,她跑回了孃家,向趙傑提出了離婚。母親聽了寧寧的講述,也氣得不行,她支持女兒離婚。

“沒有哪一個母親願意女兒離婚的,但像趙傑家這種情況,婆婆太貪財太強勢,趙傑又是個扶不起的‘阿斗’,我女兒受欺負的日子還在後頭。趁現在還沒有孩子,抓緊離,逃出那個火坑。”

婆婆執意保管兒媳的婚戒錢和孃家禮金,兒媳回孃家後,婆婆被打臉


為什麼在中國家庭中,總是有父母包辦孩子的事情,而孩子自己還意識不到那本應該是自己的責任呢?

那是因為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尤其是母親從小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過多地包辦代替,養成了孩子事事依賴父母,事事都有父母替自己作主,自己也懶得再負起責任。就算是婚姻這樣的大事,也是一味地聽父母的,成為了地道的媽寶。

而父母在孩子成長中也養成了事事要為孩子操心的習慣,也連孩子的婚姻也不放過。

本來要以夫妻為主的婚姻,一旦被父母沒有界限地攪和進來,怨懟、矛盾就由此產生,夫妻之愛也就變了顏色,不再是絢麗多彩,而成了陰鬱的色調。

塞繆爾曾說,婚姻的成功取決於兩個人,而一個人就可以使它失敗。

何況,界限不分的婚姻中摻雜了那麼多與愛情無關的人,註定這就是一段提前謝幕的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