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亞通,瘦身成功:十一哥讀年報之三十二


按照慣例,先拋2019年的年報結論:公司攤子鋪的太大了,2019年是瘦身年,效果顯著,但是架不住財務成本的高漲,業績不佳。


題外話:《琵琶行》寫到“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怡亞通在2015年是妖精一樣的存在,最低6.9元,最高36.19元,即使是在瘋狂的年代也是獨樹一幟,各路人馬追捧。然而2019年,怡亞通新換控股股東的第一年,業績不佳,討論怡亞通的帖子也非常少。


以下開始正文(僅供參考,不足之處,請多包涵):

目前市值85億,市盈率95倍。重點提下減值:今年的減值2.9個億,查了下去年的減值1個億,可以理解為管理層的有意為之,關於為什麼減值,減值的效果分析,可以看我前一篇文章《十一哥讀公告之五:豫金剛石業績修正背後的原因剖析》。


一、分紅

以 2,122,697,819 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派發現金紅利 0.1 元(含稅),送紅股 0 股(含稅),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

再來看前兩年的分紅情況:

2018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為:公司擬以2018年末的總股本2,122,697,819股為基數,實施現金股利每10股派發人民幣0.2元(含稅)。

2017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為:公司擬以2017年末的總股本2,122,697,819股為基數,實施現金股利每10股派發人民幣0.58元(含稅)。

股息率相對較低,每年保持在20%的水準。看了眼貨幣資金,87個億,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4200萬元,去年流出12.7億元。下面的現金流裡面會具體分析。


二、註冊地址

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興華路南側榮超濱海大廈 A 座 1713

個人偏愛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公司。。。


三、控股權

公司於 2018 年 12 月 27 日收到了公司第二大股東怡亞通控股出具的《放棄部分 表決權的承諾函》,作出關於“無條件且不可撤銷地放棄持有怡亞通的 212,269,782 股股份(佔怡亞通股份總數的 10%)對應的表決權”的承諾(具體 內容詳見公司於同日披露的《關於大股東放棄部分表決權的公告》)。根據此承 諾,怡亞通控股持有怡亞通股份表決權比例將由 17.85%下降至 7.85%。公司於 次日(2018 年 12 月 28 日)收到了公司第一大股東深圳投控出具的《取得深圳 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權的告知函》,深圳投控確認自怡亞通控股《放棄部分表決權的承諾函》出具之日起深圳投控將取得怡亞通的控制權,正式成為怡亞通的控股股東。

2019年,換了個爸爸,不過管理層沒有變,戰略可能會變,但是戰術不會變。


四、業績

1、業績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720.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9%;年度利潤總額為0.2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89.13%;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為0.9 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4.95%;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20.1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34%。

三年的收入基本上是原地踏步,而淨利潤從2017年的6個億,到2108年的2個億,2019年索性才9000萬,當然,這還不是最令人驚訝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今年虧損1.6億元。言下之意,非經常性損益應該在2.5億元,但是,這2.5億元也無法挽救公司的大幅度虧損,畢竟盈利1.7個億到虧損1.6個億。


2、每股收益和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

虧損那麼嚴重,這些指標便沒什麼好看的了。


五、分季度業績

一季度是旺季,淨利潤確認最多,每個季度依次下滑,到第四季則是鉅額的虧損。第四季度虧損2個億,全靠非經常性損益拉回到了2000萬。

一般來說,前三季度沒有調節利潤的動機,第四季度開始,基本可以預測全年的利潤了,然後管理層容易看菜吃飯。


六、非經常性損益

主要是兩塊,非流動性資產處置2.2個億,金融資產相關的4600萬元。今年處置了不少股權,關停並轉了幾十家公司。


七、主要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打造以廣度綜合商業服務平臺、380新流通服務平臺為核心的供應鏈服務載體,構建服務於各行業、各產業的全程供應鏈服務,幫助產業鏈上原材料供應商、品牌商、製造商、下游渠道商、銷售終端、大客戶、增值服務商等之間實現資源整合、信息連接、平臺共享,推動企業向整合型企業發展。


八、核心競爭力

1、專業的服務團隊

2、優質客戶資源

怡亞通與100餘家世界500強企業及26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關係。

在去年的年報裡面,寫的是與100餘家世界500強及2000多家國內外著名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關係,戰略合作的企業數量從2000多增加到2600家,雖然這個數字可能有點水分,但是也可以證明企業的發展能力。

3、全球化的服務網絡

4、高效的深度分銷服務平臺

5、健全的物流體系

怡亞通擁有六大區域集散中心,覆蓋全國30多個省級行政區的300多個城市的物流網絡,具備為客戶提供深入1-6線城市的B2B、B2C深度配送運作能力,24小時內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提供最優質的客戶體驗。

這點並沒有變化。

6、領先的信息系統


九、經營情況

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市場金融環境去槓桿,銀行等金融機構收縮放貸額度,導致公司財務成本大幅提升。

公司是一家極度依賴銀行放貸的企業。

(一)業務

1、廣度綜合商業服務平臺專注於非核心業務外包,

目前公司主要以成立合資公司和幫助企業運營業務兩種模式提供服務。

2、380新流通服務平臺

380新流通服務平臺整合“供應鏈+金融+營銷+物流+系統等”綜合服務能力為品牌方與合夥人打造平臺服務模式。

報告期內,380新流通服務平臺營業收入為327.1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9.58%;業務毛利為26.4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8.08%。主要是報告期減少項目併購,加強平臺精細化管理,主導“ 開源節流”工作,以提高人均產出、優化資源配置。

電商業務,不多說,基本常識,大家都懂。


十、前五大客戶和供應商

本集團向前五大客戶作出的銷售額合計人民幣20,241,965,764.00,佔本集團銷售總額的比例為 28.10%。

本集團向前五大供應商作出的採購金額合計為人民幣12,893,478,269.00,佔本集團本年度採購 總額的比例為20.22%。

客戶和供應商都相對分散,畢竟,大幾百億的銷售額。看不到具體的名稱,不好進一步分析。


十一、費用

銷售費用 減少17.51%,主要系人工費用減少所致

管理費用 減少13.37%,主要系人工費用減少所致

費用的減少比較的明顯。我們可以看具體的銷售費用的明細,人工從3.2個億減少到了2.3個億。再查看兩年的年報,銷售人員的人數,本期人數5,250人,2018年的報表顯示7,548人,人數減少了三分之一。此外,廣告宣傳費用從一個億減少到了6600萬元。下降幅度不可謂不大。

管理費用人工費用從1.58個億到1.36個億,下滑也是明顯,再查看兩年的年報,可以發現確實人數下滑厲害,但是有個一個非常詭異的現象,行政人員從去年的236人增加到了今年的1985人,不是統計有誤就是故意為之!


十二、研發

個人以為這種企業還是需要研發的,但是很遺憾,研發費用很少,而且從去年的2600萬元減少到了今年的1800萬元。


十三、現金流

今年公司的營業收入一般,淨利潤更是下滑,但是公司的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金額反而增加了60%,達到了26個億。原因描述如下: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變動主要系公司金控平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變動所致。

但是金控平臺本身收入也才1.4個億,十一哥當時看的時候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綜合前後文就會比較容易理解。在前面有一段話:

發放貸款及墊款減少 11.7 億元,主要是在國家大力去金融槓桿的大背景下,宇商金控平臺及時調整業務結構,收縮業務規模,控制業務風險所致。

總結:

現金流的好轉是因為金控平臺被迫收縮了規模。


十四、重點科目

貨幣資金、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應收賬款等9個科目都用來抵押或者質押借款了。證明銀根緊縮對於公司的影響確實比較大。


十五、募集資金投資項目

本次終止公司 2015 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深度分銷 380 整合平臺擴 建項目”是根據客觀實際情況發展變化審慎做出的,符合公司經營的實際情況,不會對公司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項目終止後剩餘募集資金及利息將全部用於永久補充流動資金,能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避免募集資金長期擱置,符合全體股東的利益。

耍流氓了。。。


十六、分子公司情況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取得的子公司7家,約40家公司轉讓或者註銷。

和商業模式有關,也是非經常性損益損益奇高的原因。個人比較反感這種操作模式,因為比較容易操作業績。

另外,對外擔保和對子公司的擔保也挺多的。


十六、2020計劃

2020年公司將繼續健康拓展廣度綜合商業及380新流通網絡建設。

變革一:廣度平臺轉型整合型供應鏈綜合運營服務商

變革二:380分銷轉型“三維一體”新流通

變革三:數字化轉型助推新運營體系搭建

變革四:引入戰略投資,推動生態鏈公司快速發展


十七、風險

1、市場競爭風險

2、管理風險

3、財務風險

4、匯率波動風險


十八、股權結構

一家國有企業。

2019年末股東106,052,2018年末110,676,持股趨於集中。。。


十九、管理層

雖然控股股東變了,但是董事長、副董事長等管理層都沒有變。


二十、人數

截至本年度末,本集團員工共13,264人,之前16,486 人,大幅度減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