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這話該怎麼理解?

農村人在親情上一直都比較重視,每年的節日到來前,親戚間的走動就會變得頻繁,相互致以節日的關懷和問候。就拿即將到來的中秋節來說,很多人也在積極的準備禮品,到了中秋節前夕送給親戚。

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這話該怎麼理解?

家裡有親友登門時,農村人會擺上一桌子好菜,將珍藏的美酒拿出來,讓親戚能夠喝的更痛快。在酒桌上,大家可以暢所欲言,情感可以得到很好的宣洩,彼此的關係會更近一些。農村人對不同的親戚有不一樣的接待態度,那些有血緣關係的往往會更重視,請上村民過來幫襯,顯示對親戚的尊重。如果是遠方親戚,平日裡的交流不多,感情上可能就會淡了很多,雖然也會擺上酒桌,但不會請上那麼多人。在農村就有一句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你知道這話該怎麼理解嗎?在親戚中,有一類人比較特殊,那就是親家,彼此本沒有任何的關係,卻因孩子的婚姻讓兩家成為親戚。

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這話該怎麼理解?

在過去,親家之間並不會有太多的交集,彼此沒有血緣關係,在一起總感覺怪怪的,可能多年來都沒有走動。通常來說,在兒女家裡有什麼喜事或婚姻出現了狀況,親家才會在一起見面。以前,女方的父母去男方家裡做客,一般是不會受到待見的。畢竟舊中國的男尊女卑觀念比較重,女方家人在婆家面前會矮上一頭,並不會好生招待,可能中午只准備稀飯鹹菜應付一番。還要知道的是,女方家人上門,如果不是為了孩子的婚姻而來的,多半是有事想要拜託親家。男方父母知道來意後,更不會給好臉色。

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這話該怎麼理解?

如今這句俗語就沒有什麼含義了,男女親家的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女方父母反而會更有話語權。在小輩訂婚時,彩禮錢通常是丈母孃說了算,男方父母聽了後還不能反駁,只能乖乖去湊錢。在結婚時,婚姻大事的日子也是女方父母定奪。之所以會這樣,還在於男女比例的失衡,女孩子的數量少了很多,因此她們在婚姻上更主動,會選擇那些條件更好的男性。在嫁到男方家裡後,公婆也要好生的伺候,不能讓兒媳婦累著了,因此婆婆會搶著幹家務活,就連帶孩子也包攬在身上。女方就算是做錯了什麼事情,公婆也不敢給臉色,生怕兒媳婦一生氣跑回孃家。

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這話該怎麼理解?

在閨女地位的提高下,女方父母自然也會被親家隆重招待,不敢有什麼怠慢。這就是時代的變化,農民朋友,你們有什麼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