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閱讀1000本書,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你對讀書這件事的認知力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畢業10年有餘了。在這十年裡如果說有哪件事做得比較到位,值得表揚一下自己的,那一定是讀書了。

在這十年裡,差不多讀了近1000本書,也就是每年平均100本左右。


10年閱讀1000本書,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你對讀書這件事的認知力

讀書


每當身邊的人聊起這件事兒的時候,他們總是感到很驚訝,並且還總是這樣感嘆:“每年閱讀100本,一堅持就是10年,這得有多強的毅力才能堅持下來啊!”

每當聽到有人發出這樣的感嘆的時候,我就開始想:“這麼多年來看書是靠他們認為的毅力在堅持嗎?”

事實上,情況並非他們想象的那樣。回想起來,這些年看書真的不是靠毅力在堅持,也沒有多麼的困難和阻力。反倒是覺得看書學習是件很享受的事兒,不需要什麼毅力,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有時候倒覺得兩天不看書心裡空落落的。

能夠做到常年閱讀學習大量的書,既然不是靠的意志力,那靠的是什麼呢?我們不是總在講長期做好一件事情要靠毅力、自控力、自律力什麼的嗎?

答案是認知力,是你對讀書學習這件事的認知到不到位的問題,而不是靠意志力。

01 為什麼靠的是認知力而不是意志力

我們先來看戒菸的案例。

樊登講過一本書,叫《這本書能讓你戒菸》。這本書講到一個非常顛覆我們認知的道理,就是戒菸不是靠毅力,不是靠自律和堅持,而靠的是認知。


10年閱讀1000本書,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你對讀書這件事的認知力

戒菸


他講到:“如果你動用了毅力去戒菸,那麼證明你潛意識當中認為抽菸是一件好事,你只是抑制住自己不要抽。”靠毅力戒菸一般堅持的時間都不會太長,碰到任何抽菸的場景都會勾起你的抽菸慾望,很容易再次回到抽菸的習慣上去。

而真正戒掉煙靠的是認知。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必須徹底地認識到抽菸對自己的巨大危害,抽菸到底有多糟糕。尤其是抽菸對於一個人的心血管、肺和大腦的真實傷害,給身邊的人帶來的傷害等。只有你真正地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徹底地戒掉煙。

也就是要想戒掉煙,要做到認識上的改變才行,然後是知行合一。只靠毅力的話,我們總有毅力薄弱的時候。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戒不掉煙的原因。

戒掉抽菸的習慣我們靠認知上的改變,那麼反過來,形成常年讀書的習慣也要靠認知上徹底改變。

我們說,讀書習慣的養成,如果只靠打卡,靠毅力,能夠在短期內有效,但是拉長到三年五年,甚至是一輩子讀書就要靠你認知上的徹底改變才能做到。

比如,有的人為了考試、考證能夠堅持一陣子的讀書學習,但是過了考試之後,可能就不再繼續閱讀學習了。

而在認知上認識到人一輩子都需要不斷學習,不但完善自我,不斷探索新知,有一顆對知識和學習的好奇心,有著發在內心的求知慾。根本就不需要任何毅力,自然就能夠常年閱讀學習,讀書的習慣自然就成了。

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查理·芒格等人都是愛看書的頂級牛人。他們之所以一輩子都能夠讀書學習,也不是靠毅力在堅持,甚至都不能說是靠習慣的力量在堅持,而是認知上意識到讀書學習很重要,通過讀書不斷完善自己。

真正靠認知讀書的人,讀書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愉悅和享受的一件事。根本談不上有多強的毅力,付出了多少汗水,而是收穫了很多快樂。

因此說,只有徹底地意識到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對自己成長的價值,才會使讀書像吃飯一樣成為自己一輩子的事。

生活中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無法長期讀書,甚至不讀書。因為他們認為讀書無用,讀書無趣。認為讀書是浪費時間,讀書的人都是書呆子。有的人很難將讀書變成習慣。他們寧願把時間花在刷手機上,打遊戲上也不願意讀書學習,就是認知方面的原因。

還有的人也知道讀書學習很重要,但還是無法長期做到。說到底還是認知上不夠徹底,做不到知行合一。只是知道這個道理,落實不到行動上,這樣的知道只是假知道。

就像戒菸一樣,張嘴閉嘴也知道抽菸有害健康,但是內心深處卻仍然覺得抽菸是一件愉悅的事。

有時候能不能形成一個長期的習慣,不是取決於你堅持了多久,而是取決於你的認知有沒有改變和突破。過去我們總認為21天養成一個習慣,其實,認知不改變,堅持50天,100天有時候也形不成。

既然我們知道改變對讀書的認知很重要,那麼我又該如何改變對讀書的認知呢?

02 如何改變對讀書的認知

如何通過改變對讀書的認知,來形成長期讀書學習的習慣呢?

首先,要自己主動去尋找讀書的意義和價值。

關於讀書有沒有價值,只能靠自己去認知。別人怎麼說有用,如果你自己認識不到也白費。

通過觀察和了解歷史上取得高成就的人,看看他們是不是認同讀書學習的價值,觀察身邊有沒有通過讀書學習有所建樹的人。

還要進行自我深刻反思:“讀書到底有沒有用,我需不需要持續地進步,讀書都能帶來哪些好處?”

要想實現認知的改變,必須做深刻的理性思考。

其次,意識到讀書的重要後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事實上,讀書學習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的事。讀書不僅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我們的專業能力,還能夠讓我們變得更聰明和睿智,提升我們的格局和視野。

古語有云:“書中自有千鍾粟,

10年閱讀1000本書,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你對讀書這件事的認知力

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也是在強調讀書的好處。


其實,讀書的好處非常之多,讀書學習對於我們的成長和修行越來越重要。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建立終身成長和學習的理念,不斷投資自己,成長自己,不斷擴大自己的認知邊界,豐富自己的人生。

最後,要多與讀書高手交流,激勵自己改變對讀書的認知。

改變一個人對讀書的認知,榜樣的作用很重要。如果身邊的人都不愛讀書,你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們要主要去和那些閱讀學習的高手多交流,看看讀書給他們帶來了什麼價值?他們對讀書的認知是怎樣的?通過榜樣的作用刺激自己增強對讀書價值的認知。

互聯網上那些內容生產大V都是愛學習的高手,通過閱讀學習為自己的文章以及書籍提供源源不斷的養料,實現了知識變現。更重要的是讀書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03 結語

我經常說,當你還在動用毅力在堅持的時候,證明你還沒有形成習慣。形成習慣最好的方式就是改變對一件事情的認知,讀書也是一樣。

我們要由被動讀書變為主動讀書,讓讀書成為一件快樂的事、享受的事。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自我完善和進化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修行的過程,而讀書學習能夠給予最好的幫助。當你認識到這一點,一輩子讀書學習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兒了,無須再靠什麼毅力去堅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