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多情才子元稹红颜不断的精彩人生

曾经沧海难为水——多情才子元稹红颜不断的精彩人生

元稹,字微之, 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少时即有才名。元稹诗文兼擅,《元稹集》存文三十多卷,诸体该备,时有佳作名篇,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创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

元稹政治生涯一波三折,虽一度官至宰相,但人生多数时间在被贬谪的路上,他多次严查宦官、冒死进谏、为名请命,但也有攀附权贵之嫌,关于他的人品,千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他的情感经历和红颜故事,更是备受后人争议,有人说他痴情,有人说他薄幸。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二月,元稹出生于东都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元家本为望族,但是元稹八岁那年父亲元宽因病去世,出生书香门第的母亲郑氏,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元稹上学的担子。

天资聪颖的元稹不负母亲厚望,15岁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实现两经擢第;23岁登吏部科,授校书郎;28岁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授左拾遗,职位为从8品。早年元稹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后人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贞元十五年(799年),20岁的元稹到蒲州任小职,与其母系远亲崔姓之少女名“双文”者(双文就是后来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崔莺莺)恋爱。崔莺莺才貌双全,而且家中富有,但毕竟没有权势,这与元稹理想中的婚姻存在很大距离。元稹于贞元十六年(800年)再度赴京应试,以其文才卓着,被新任京兆尹韦夏卿所赏识,元稹得以认识彼时正待字闺中的韦夏卿小女韦丛。

元稹彻底抛弃了远在蒲州的崔莺莺,这段始乱终弃的经历既折磨着元稹的良心,又让他难以忘怀,所以很多年以后,元稹就以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回顾初恋对他爱情生活挥之不去的巨大影响。

曾经沧海难为水——多情才子元稹红颜不断的精彩人生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年方二十的韦丛下嫁给二十四岁的诗人元稹。虽然这桩婚姻有很大的政治因素,但是二人婚后却是恩爱百般,感情极好。韦从不仅贤惠端庄、通晓诗文,而且不慕虚荣。当时正是元稹科举落第郁郁不得志之时,

韦丛温柔体贴、贤惠淑良,无怨无悔地伴着他过着清贫的生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和扶持丈夫。

但是好景不长,韦丛接连生下五个孩子,其中四个相继夭折,加上父亲去世,接二连三的打击,摧毁了韦丛的身体。二十七岁时,韦丛病逝,此时的元稹,已是监察御史,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回想韦丛陪伴他度过的凄苦岁月,元稹愧疚不已,哀伤之余,一口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字字血泪,句句扎心: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离思》,被称为历代悼亡诗第一,古往今来,赚足了世人的眼泪。

曾经沧海难为水——多情才子元稹红颜不断的精彩人生

元和四年,也就是元配韦丛去世的那一年,三十一岁的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前往蜀地履职,久闻蜀中诗人薛涛的芳名,薛涛,唐朝第一美女诗人,知音律,工诗词,才华横溢,名振四方红极一时,元稹自然十分仰慕,特地相约梓州见面。

才子佳人一见,薛涛当即为元稹的风流倜傥所倾倒,元稹也瞬间被薛涛的风雅美丽所征服。两人议诗论政,情谊渐深。接下来,元稹就上演了他一生中最负盛名的一场爱情,时年42岁的薛涛与31岁的元稹,开始了史上最著名的姐弟恋。

这对融化在爱的热流中的恋人“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在爱情的温柔乡里恣肆缠绵了三个多月,直到元稹被调离四川任职洛阳,二人从此关山远隔。

分手之后,俩人日日靠鸿雁传书寄托相思之苦。薛涛迷上了写诗的信笺,她喜欢写四言绝句,律诗也常常只写八句,因此经常嫌平时写诗的纸幅太大。于是她对当地造纸的工艺加以改造,将纸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窄笺,特别适合书写情书,人称“薛涛笺”。才子多情也花心,但薛涛对元稹的思念还是刻骨铭心。她朝思暮想,满怀的幽怨与渴盼,汇聚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望词》。

回京以后元稹头脑逐渐清醒,薛涛毕竟乐妓出身,对元稹的仕途毫无作用,自此元稹开始音讯全无。感伤之余,薛涛脱下了她极为喜爱的红裙,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浣花溪旁仍然车马喧嚣,人来人往,而她的内心已如灰烬。

曾经沧海难为水——多情才子元稹红颜不断的精彩人生

两年后,元稹因为得罪宦官,被贬江陵。三十三岁的元稹,疾病缠身,除了应付公务,还要照料幼女,处境十分窘迫。在好友李景俭的安排下,元稹纳其表妹安仙嫔为妾,安氏无论是姿色还是文采也相当不错。两人相互照应,生活才有了起色。但这次婚姻只维持了三年,元和九年秋,安仙嫔在江陵府给元稹留下一个孩子后病逝。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三十六岁的元稹再贬通州司马(今四川达州),在上司做媒关照下,续娶大家闺秀裴淑为妻。

裴淑是山南西道涪州刺史裴郧的女儿。在一次宴会上,和上次在川时遇见薛涛一样,元稹和裴淑也是一见钟情,顷刻倾心,并立即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三次婚姻。此后元稹以养病为名,在兴元府 “乐不思蜀”,直到他同裴淑的孩子元樊满了三个月后才动身返回通州。

元稹的这一任妻子,又是贤惠无比。勤劳,善良,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元稹,以及韦丛的女儿和安氏的儿子。尤其可贵的是,裴淑本就是“河东才女”,茶前饭后,还能与元稹诗文唱和,自娱自乐。元稹的后半生,起起落落,很是不顺。裴淑始终不离不弃,生活上照料,精神上鼓励,元稹倍感欣喜。

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元稹第三次被贬,任越州刺史,在这里,元稹开始了一生中最后一段浪漫情史——与江南著名女诗人、歌手刘采春相识相恋。

具有夜莺般嗓子,歌声能响遏行云的歌女子、著名女诗人刘采春,当时在大江之南、吴越一带红极一时,只要刘采春她的歌声响起,“闺妇、行人莫不涟泣”。作为当地最高行政长官、风流诗人,元稹当然要一睹刘采春的芳容。

很快,在一次特意安排的宴会上,元稹目睹了刘采春的惊人风采。时年二十五岁、风姿妙曼的刘采春立即让44岁的元稹为之倾倒。大诗人立即写了篇声情并茂的文章,毫不掩饰自己对刘采春的爱慕之情。

元稹见到刘采春时,她已为人妻。但这不影响他对她的爱慕,偏偏刘采春也芳心暗许,仰慕元稹已久。热恋的炙热让刘采春不管不顾,迅速投入元稹的怀抱。刘采春毅然然决然地离开了丈夫和元稹生活到了一起。

元稹和刘采春共同生活了七年,直到元稹升官回京,才找理由抛下刘采春,独自离去,心灰意冷的刘采春,无颜面对夫君,竟然投河自尽。

曾经沧海难为水——多情才子元稹红颜不断的精彩人生

大和四年(公元830年)元稹四贬武昌,任鄂州刺史。第二年七月二十二日暴病,一日后便在公馆去世,年仅五十三岁。只有在这一次短暂的贬谪中,他没有来得及偶遇新的红颜演绎新的恋情。

这么一位多情的中唐大才子,他对艺术和文学上的贡献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和白居易为好友,且在历史上以“元白”并肩,他们都配得上彼此。唯一有争议的就是他一生的多情。在元稹不长的生命中,有那么多色彩斑斓的女人形色匆匆走过,在一次次异于常态的、被贬流放的穷途中,也许,唯一能安慰他心灵,并激发他生活欲望的,就是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