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微言大義:人心的失望,就是從這些小事開始的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微言大義:人心的失望,就是從這些小事開始的

長安十二時辰裡,徐主事同李司丞有一段對話,那是在他研製竹紙的作坊裡,談及開元中期,藤紙告急,以致壓縮各地政府用紙,錄入吏雖瞭解到諸多民情疾苦,卻無紙可錄。徐主事說:人心的失望,就是從這些小事開始的。

基層小吏的瑣碎雜務,的確是小事,即使是他們的主官,也往往不會把這些放在眼裡,可大廈的每一塊磚都是有用的,只是其損傷並不會立即造成怎樣的影響。可這基層的方方面面,都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又全在眼前,百姓看在眼裡,感受在心裡,能否安居,可否樂業,如若不行,會作何感想,都是當權者要考量的。廟堂之上,若只有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勾心鬥角,隨後的安史之亂也就不足為怪了。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微言大義:人心的失望,就是從這些小事開始的

心的失望,是漸漸加重的。沒有希望,就無所謂失望,正是因為曾經高高舉起,才會有深深的失望,這種落差,有時是致命的。人心追隨朝廷,大唐的盛世才得以出現,載舟覆舟,太宗皇帝反覆告誡過,卻漸漸失去了色彩。

長安十二時辰裡,工部這個建設部門,為了修建樓堂館所,逢迎上峰,強行拆毀民居,甚至動用黑社會,最後鬧出人命,引發復仇和命案,引來長久的怨恨,這些,都是古今皆同的。記得開發商還在肆虐的年份,為了拆走釘子戶,僱來黑社會,開著運糞的車,直接隔窗往家裡灌大糞,半夜把人從床上拽出去,把房子推倒,最後不小心拆到了有背景的硬茬子,給一鍋端了。但這類沒長眼的“大快人心”事,既不是俠客所為,也非包老爺所幹,就有些讓人笑不出來了。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微言大義:人心的失望,就是從這些小事開始的

人心無從大快,其實也是好事,因為民心是漸漸贏得的,信任是漸漸積澱的。由大失所望,到大快人心,反而不是什麼好事。常常是官家要出資幹公共事業,卻引來質疑,真心想幹點好事,卻被各種懷疑,也是夠悲催了。曾經有某地,出錢為群眾幹事,卻寧願做雷鋒,以便前期順利入戶,一切妥當,才敢揭曉,也算是還債了。但如果信任稀薄到這份上,還真不是“一日之功”。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微言大義:人心的失望,就是從這些小事開始的

勿以事小而不為。事小事大,得看是不是給老百姓乾的,不是說過麼?給群眾乾的,再小也是大事,不是給群眾乾的,再大也不是事兒。京城百姓往日常常對不靠譜的發這樣的感慨:這算什麼事兒啊?!就是這麼個意思。長安十二時辰裡,徐主事官雖小,但心繫百姓,從小處著手,推演大案牘術,為大唐憂慮。這樣的小官,卻有大臣之風。反而是有些大官,一方長官,卻眼睛向上,從不看人間疾苦,看也是俯視,不知這傲氣底氣從何而來。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微言大義:人心的失望,就是從這些小事開始的

勿以事大而心迷。地方官尤其要謹防這一點,覺得上方重視,就是大任務,大事要死命落實,不管不顧,也要迅速見效。至於小民百姓,小官小吏,都得為大事服務,為大事讓路。這種執行力極強的官僚,不要也罷,但試看盛世之後的衰落,往往伴隨著這類人的扶搖直上。因為歷朝歷代,統治壓力越大,越需要有人平事,辦事,辦大事如果不得人心,就更需要強力推行,不加思考的執行力便是最需要的。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微言大義:人心的失望,就是從這些小事開始的

人心的失望,是在打造中一次次積累的。長安的繁華,離不開隋唐兩代的大手筆規劃,平地起新城,打造出一個輝煌的首都。但隨後就需要漸漸的生長,百姓的市井生活,不需要一廂情願的打造,更不需要肆意的改動調整,一個孩子可以任性的擺弄他的積木城堡,但成年人負有使命,還任性打造,以求政績,長安城不亂才怪,聞染家的香鋪,就是在這樣的打造中被毀,類似的打造,影響的卻是一個個家庭的生死。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微言大義:人心的失望,就是從這些小事開始的

人心其實是很容易滿足的,因為中華的百姓是最好的百姓。我們的百姓,在農耕中養成知足常樂的性情,千百年只求溫飽小康,只求安穩度日。只要對百姓的需求能有真誠的回應,以此換得擁戴,以此推進社會進步,以此穩定社會最根本的那張契約,豈不是一舉兩得的事情,這事情,是大事,也是小事。

只要關懷民心,只要平心靜氣,不那麼功利,不那麼過分,人心還是會漸漸的積澱出一個高度,推出又一個盛世,太平盛世,太平盛世,人心中有太平氣象,人間才會有盛世。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微言大義:人心的失望,就是從這些小事開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