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來了,焦點訪談聚焦家政行業痛點,深度解讀“國36條”

近年來,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速,居家養老、康復護理、育嬰育幼、烹飪保潔等多樣化的家政服務需求出現了剛性增長,家政服務成為一個市場潛力巨大的行業,總規模近些年一直保持20%左右的增速,對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所產生的就業壓力,有著特別的意義。

但快速發展的同時這個行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國家開始加強政策支持和市場監管,未來可期。


家政行業三大痛點

8月10日央視《焦點訪談》聚焦家政行業三大痛點:“找不到”“不規範”“不滿意”。並且深度解說“家政36條”組合拳如何解決家政行業的痛點。

機遇來了,焦點訪談聚焦家政行業痛點,深度解讀“國36條”

痛點一、找不到

記者在某家政公司瞭解到,家政市場是供不應求,有經驗的阿姨都是香餑餑,尤其是照顧一老一小的,而但凡稍微有點經驗的阿姨也很搶手,根本不愁找工作。甚至有些僱主表示,只要人好,沒有經驗也可以接受。但依然供不應求。

痛點二、不規範

據瞭解,家政行業一些培訓機構種類繁多,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亂髮證的情況比較多,消費者無法鑑別。有的甚至花一些錢,培訓10天就取證,對於考核內容也沒有統一標準,僱主找到合適的服務人員全憑運氣。


痛點三、不滿意

目前家政行業成規模的企業很少,散亂,很難通過一家平臺就找到合適的,加上服務行業的特殊性,更多僱主看重的是服務人員的素質和性格態度等,而家政公司在這方面很難考慮到彼此的性格特點匹配到合適的服務人員,導致這個行業整體滿意度偏低。

國務院頒佈“36招”組合拳

焦點訪談深度解讀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該意見圍繞“擴容”“提質”“規範”這三個關鍵詞,提出36條具體措施,針對家政行業的痛點,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機遇來了,焦點訪談聚焦家政行業痛點,深度解讀“國36條”

關鍵詞一、“擴容”

《意見》要求,通過開展家政培訓提升行動,促進各地完善課程設置,完善培訓體系,吸引更多勞動者從事家政服務行業,並明確到2020年底累計培訓500萬人次,實現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的地級市家政培訓能力全覆蓋。


關鍵詞二、“提質”

《意見》要求原則上每個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職業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擴大招生規模。並著力培育100家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支持家政企業舉辦職業教育,從而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從源頭上提升服務質量。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說:“本科設置家政專業主要是培養一批從事家政領域的管理人才,職業教育更多是側重於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技能人才,技能的培訓更多是要解決現在廣大從事家政服務人員的職業技能。


關鍵詞三、“規範”

“家政36條”具體指出,要開展家政服務國家標準修訂工作。完善行業標準體系。研究制定家政電商、家政教育、家政培訓等新業態服務標準和規範。推進家政服務標準化試點專項行動。此外還要推廣使用家政服務合同示範文本,加快建立家政服務人員持證上門制度,開展家政服務質量第三方認證等等。

為了解決從業者在技能、態度、信用等等這些讓用戶“不滿意”的問題,“家政36條”聚焦監管,提出要建立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臺系統。優化家政服務信用信息服務。加大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力度,並且建立健全家政服務法律法規。


僱唄模式的組合拳

僱唄首先立足於用戶的角度,致力於研究僱主以及家政阿姨的痛點,搭建一個多元的個性化服務交易平臺。同時建立一套制度去規範服務和監督保障僱主與服務人員的雙方利益,讓互聯網智能發揮最大的作用,為家政行業賦能。

一、解決“找人難”

無中介化,方能規模化發展

僱唄模式徹底取締“經紀人”模式,節約大量的人力成本以及溝通成本,做到真正的“無中間商賺差價”,從而吸引大量優秀家政人員入駐,僱主不再被“中介過度包裝”忽悠,找人換人只需一個APP。

二、解決“不滿意”

智能匹配,自由選擇

通過僱唄系統大數據,結合僱主與服務人員的雙方需求特點,進行智能匹配,節約了僱主與服務人員的時間成本。僱主和阿姨在平臺可自由選擇,不滿意隨時撤單換人。

三、解決“不規範”

建立服務人員能力評估體系

家政服務人員入駐僱唄平臺,需要實名認證,並且提供規範化的證書資質認證。服務人員可通過用心服務去獲得更多僱主的好評與推薦,進而增加行業競爭力。

通過這個模式可以讓真正的“好阿姨”脫穎而出。僱主可以提前瞭解到全網最優秀的阿姨,通過阿姨的“檔期表”可進行提前預約,僱人用人搶先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