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漠北之唐滅東突厥汗國(十)謀逆未遂


征服漠北之唐滅東突厥汗國(十)謀逆未遂

大唐盛景圖

唐代確是中國歷史上,民族關係最為和睦、融洽的一個時期。可就此認為唐太宗的洪恩懷柔,已然徹底馴服了東突厥這頭草原狼,那就大錯特錯了!胡人同漢人之間頻繁不斷的戰爭,根源實為漠北遊牧文明和內地農耕文明在不斷接觸、碰撞、交融期間,所無法避免的相斥與衝突。出於文明的不同,漠北遊牧民族同漢族在意識形態上相異甚遠。起碼在明清兩朝以前,這種意識形態上的鴻溝是難以消弭得。既如此在古代社會,對於任何一個漠北遊牧民族,漢人若不能通過武力將其徹底消滅,就只剩下經濟拉攏和文明同化,這兩種方法可行了。


征服漠北之唐滅東突厥汗國(十)謀逆未遂

唐代民族融合

其中,通過輸送經濟利益,確可起到對漠北遊牧民族的拉攏作用。但在短期內,只能暫時緩解遊牧民族內心對外嗜掠、侵奪的狼性。這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絕非長久之策。若要通過文明的同化,來徹底消除敵對的遊牧民族。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即便將其舉族遷往內地,文燻儒染,族際通婚。起碼也需要一兩代人的時間,才能完全同化,融為一體。


征服漠北之唐滅東突厥汗國(十)謀逆未遂

突厥兵

筆者要強調,中華民族自古多元一體。漠北、東北、西域、青藏、雲貴等邊疆地區,最終要與內地融合成不可分割的整體。這是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也是五千年浩浩湯湯的中華歷史,永不改變的主旋律。但這場雄渾磅礴的融合進程,需要漫長的時間演變。需要長期密切、穩固的的經濟聯繫、政治往來。逐漸民眾交往、血脈相融,最後才能達成共同的心理認同,合為一家。只是在隋唐時期,漠北遊牧民族對內地的經濟依賴,以及文化上的認同,還遠不能同後世的明清時期相比。所以,無論唐朝如何古道熱腸、款曲周至。只要這些內遷的東突厥部眾還沒被徹底漢化,大部分保持傳統意識形態的突厥人是不可能認同唐朝,更別說將其視為母邦了。真正由衷擁護大唐王朝的,只是部分上層的原東突厥汗國貴族。因為在歸附唐朝後,就屬這些上層突厥貴族們受益是最大的,因而其政治立場也最容易倒向唐朝。


征服漠北之唐滅東突厥汗國(十)謀逆未遂

突厥石碑

當時,最能表現歸降唐朝的東突厥部眾真實心態的典型例證,就是十九世紀,發掘於呼舒柴達木湖畔的突厥石碑。石碑上,被唐朝擄至內地的東突厥亡國遺民們,不無悲憤地寫道:“貴族子弟,陷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唐婢。突厥之匐,棄其突厥名稱,承用唐官之唐名,遂服從唐皇,臣事之者五十年。為之東征向日出之方,西征遠至鐵門。彼等之克國除暴,皆為唐皇。出力也”。碑文中的字裡行間,所充斥的盡是東突厥遺民對亡國、遭虜的無盡哀痛、悲憤和屈辱。絲毫沒有對唐朝優待、禮遇的點點感恩,更不曾將唐朝視為自己的母邦。


征服漠北之唐滅東突厥汗國(十)謀逆未遂

突厥石碑

當然了,面對唐朝的強盛國力、強悍軍力,戰敗的東突厥遺民就算心中再不願意,也不得不強作歡顏。可他們內心中不滅的,卻是對唐朝的濃濃敵視,以及對故國的無盡追思,更有對復國無限的渴望。還是在柴達木突厥石碑中,後世突厥人總結其終能復國的原因時,如此說道:“皆為唐皇出力的突厥公眾則說:我固自有己國之部族;吾國今安在哉?我固自有其可汗之民眾;吾可汗安在哉?彼等說。彼等既如此說,遂起而抗唐皇”。縱使面對唐朝“吾人毋寧殺突厥人而絕其根株”的恐嚇威脅,始終秉承復國思想的東突厥遺民前赴後繼,毫不退縮。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由降附的東突厥遺民策劃,一場刺殺唐太宗的未遂事件突然發生。

唐朝為了彰顯對降附東突厥部眾的優待和信任,各部落的大小貴族在歸附唐朝後,皆被委以重任。部分突厥貴族甚至還被分配到,守衛皇宮等機要中樞部門。唐太宗對此的解釋是,孔子曰:“有教無類”,故此,應給予歸附的突厥人生業,教授以禮儀。那些酋長被選拔進長安,擔任皇宮宿衛,便可畏威懷德。說白了唐太宗就是想把這些突厥人同化掉,就像南北朝時期,被漢化的鮮卑人一樣。被同化的突厥人會死心塌地站在漢人一邊,會甘心情願地聽候大唐調遣。只可惜同化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就給了心存異志的突厥貴族機會。

貞觀十三年(639年),唐太宗駕臨九成宮,半夜,突利可汗的弟弟,被唐朝任命為中郎將的阿史那結社率,召集所部突厥人馬,並聯絡突利可汗之子賀羅鶻。陰謀突襲皇帝寢宮,一舉弒殺或劫持唐太宗。一旦成功,這即是唐朝版的“侯景之亂”。只是唐太宗李世民不是梁武帝蕭衍,而如旭日般東昇的唐朝亦不是日暮西山、危機四伏的南梁。在唐太宗御營侍衛的英勇奮戰下,阿史那結社率的謀逆行動徹底失敗。而參與叛變的突厥人也被雲集過來的唐軍消滅乾淨,所有涉事人員全部被捕殺(《貞觀政要》記載,(貞觀)十三年,太宗幸九成宮。突利可汗弟中郎將阿史那結社率陰結所部,並擁突利子賀羅鶻夜犯御營,事敗,皆捕斬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