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告訴你人的命運是憑自己掌握,這幾個道理讓你事半功倍!

《易經》又稱之為《周易》,"周"指週而復始,"易"指事物變化。作為五經之首,它是中華民族存在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發展與它密不可分。

"世歷三古,人更三聖",《周易》有三個階段,從上古時期的八卦,到中古時期的六十四卦階段,再到下古時期的《易傳》階段 。

《易經》告訴你人的命運是憑自己掌握,這幾個道理讓你事半功倍!

《易經》是中國古代思想中的自然哲學跟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中國民族智慧的結晶。內容非常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都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而到了現在,《周易》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經常會看到,但它的作用早已經不是卜問吉凶,而是教會我們怎麼去認知世界。

《易經》告訴你人的命運是憑自己掌握,這幾個道理讓你事半功倍!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大意:君子應該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應該不屈不撓;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就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

這句話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經常被我們當作人生的名言警句。這句話在民國的時候,被清華大學任教的梁啟超引用在《論君子》的演講當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後來清華人便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寫進清華的校規裡面,慢慢演變成了清華的校訓。其實簡單點來理解就是:我們應該像天一樣,自強不息,同時我們也應該像地一樣,可以對別人寬容厚道。

《易經》告訴你人的命運是憑自己掌握,這幾個道理讓你事半功倍!

2、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大意:當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只有發生變化,才會讓事物的發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的發展。

其實不管是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還是從我們身邊的一些小事來件,就會發現世間萬物變化都有一定的規律。比如一個朝代,當他達到發展的頂峰的時候,就開始會衰敗。比如古代中國的三大盛世,都沒能避免這種"盛極而衰"的結局。而能夠改變這種現象的只有改革,就像宋朝的時候,如果不是那場變法,估計宋朝早就被滅亡了。而日本在清朝時期,可以說跟當時的清政府很像,不過因為一次改革(明治維新)的成功,成為當時的亞洲的日不落國家。所以當我們面臨困境的時候,首先就是要改變,只有這樣才能成就的發展。

《易經》告訴你人的命運是憑自己掌握,這幾個道理讓你事半功倍!

3.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大意:君子始終勤奮努力,晚上戒懼反省;如此,即便碰到危險也能免於災難。

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勤奮努力,晚上的時候自我反省自己。這樣在我們遇到災禍的時候就能倖免於難。古人常說:吾日三省吾身,其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易經》告訴你人的命運是憑自己掌握,這幾個道理讓你事半功倍!

4.君子以正位凝命。

大意:君子應當擺正自已的位置,來面對自己的命運。

怎麼對自己的命運當家作主呢?首先就是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成為命中註定的奴隸。如果一個人走偏了,那麼位置肯定也不會穩,所以要想成為命運的主人,首先就是擺正自己的位置。

《易經》告訴你人的命運是憑自己掌握,這幾個道理讓你事半功倍!

5.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大意:從天上來保佑,吉利,沒有不利的事。

這是《易經》裡面出現最多的一句話,首先這裡的天應該指的不是天,上天是公平的,它不會保佑任何人。而指的是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老天才會幫助我們。所以在困難的時候,我們不要等待別人的幫助,要自己想辦法克服,只有自己挺過去。我們才能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易經》告訴你人的命運是憑自己掌握,這幾個道理讓你事半功倍!

因為理解有限,很多地方翻譯的並不是很正確。文章中大部分釋義來源於南懷瑾老師,還有少部分來源於網友的解釋,如有描述不準確,還請輕噴。

所以大家要讀,還是建議去讀帶有白話文譯文版的《易經》,最好還帶有配圖,這樣圖文並茂更便於理解《易經》。

目前我看的這本就是帶有白話文翻譯的圖解版易經,名叫《圖解易經》。它採用圖文解讀的方式,一一解讀了《易經》中的每一句話,將其深奧無比的智慧,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讓大家可以一探《易經》的古老智慧。

《易經》告訴你人的命運是憑自己掌握,這幾個道理讓你事半功倍!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只要56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卻可以學習到我國古人的偉大智慧,讓你受益終生!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就天亮了,足見其智慧的廣博;

馬雲更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易經》告訴你人的命運是憑自己掌握,這幾個道理讓你事半功倍!

想要學習的,點擊下方鏈接就可以購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